尊重原著,拒绝曲解

2009-09-16 04:45邱孟辉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戏说哈姆雷特个性化

邱孟辉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人们的言论越来越自由,对文学再创造的能力越来越强,手机短信、视频、网络文章,甚至电影、电视剧,“戏说”“大话”“恶搞”“无厘头”之风呈泛滥之势。戏说皇帝,戏说历史,戏说古人。当戏说不足于构成新的感官刺激,于是恶搞便应运而生,移花接木,随意编造。一些红色经典遭到“恶搞”,许多为人们所熟知景仰的历史英雄人物,千千万万青年的精神偶像被一再丑化调侃,传统、主流的文化被推向浅薄和粗鄙。如《红色娘子军》中党代表洪常青成了一个滥情的男人等等。

更有甚者,恶搞之风也吹向文学名著,《水煮红楼》《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和《大话西游》《嘻游记》《三国痣》《王熙凤执掌红楼36招》等等,原著中的故事早已被恶搞得面目全非:贾宝玉摇身一变,成了“文革”中的造反派;关公红脸,都是因为好色害羞;“桃园结义”三兄弟化身营销高手;甚至唐僧也卷入“三角恋”,观音和唐僧接吻拥抱……

《沙家浜》中“洪常青”“阿庆嫂”“郭建光”这三个人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了勇敢和正义的化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把正义果敢的“阿庆嫂”描写成风流成性的“潘金莲”,把抗日军人“郭建光”描写成“奸夫”,这极大地践踏了为绝大多数人心理认同的民族精神。“水煮”“情蒸”名著过后,一些人们所熟悉的人物却被来了一个彻底的颠覆,人们无法判断哪一个人物才是原作者真正要创作的人物,哪个主题才是原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这便与原著基本精神大相径庭。

“恶搞”、“无厘头”之风,导致权威被解构、庄严被嘲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丧失,对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是一种巨大的消解,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历史观产生消极影响,使历史真理、社会信念和优秀文化传统遭受践踏。难以想象,文学形象没有了尊严,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了严肃,一切都可以成为戏说恶搞的对象,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怎能产生引发人民深思的力量,去传承和发扬民族的文化传统?更为让人不安的是,这股戏说恶搞风渐渐地蔓延到校园里来,并且渗透到学生的阅读之中,用恶搞的心理来解读作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警惕。

学生把恶搞当成了一种时尚,会恶搞的人获得了学生的崇拜和拥护,他们的所谓个性阅读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他们在文本的解读中,偏偏不按正常的观点来解读,只想着怎样出风头,引起其他同学的羡慕,把错误当成个性的体现。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也希望通过“恶搞”、“无厘头”获得快感、释放压力;游戏化和无主体化的倾向,对真善美持一种调侃和嘲弄的立场,以搞笑的方式掩盖对严肃问题的思考。反映在价值观上,就是一种“什么都行”的态度。个性化的阅读变成了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了,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完全忽略了文本的价值底线,而把高雅的文化庸俗化、低级化。

于是便出现了在文本的阅读上另一种“个性化”的解读: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饮酒》中反复强调了自己要归隐田园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做不了大官才故意这么说,说穿了其实就是酸葡萄定理;屈原在《离骚》中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戴着高高的帽子,用荷叶做上衣,用荷花做下裳,佩戴着用鲜花缀成的项链,把自己打扮成女人,有人妖的倾向;《背影》里的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对面的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应对他处以罚款;《孟子·尽心上》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恶搞成“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等等。这些个性化的解读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甚至还获得了一部分同学的认可,发表意见的同学脸上带着得意的表情,他们觉得这种解释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如果任由这个“恶搞”现象在语文个性化阅读中蔓延,学生的是非观念和对文本真正的解读就会成了一个梦想,而且还会让学生形成了一切都无所谓的想法,甚至进行错误的解读,文学形象的尊严的缺失,很容易导致高雅文化的缺失、阅读品位降低、理想信念教育苍白无力。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新课程标准主张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改理念的精髓所在。

不可否认,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确实改变了以往教师把文本嚼烂了以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状况。以往学生完全处在一种被动阅读的状态中,没有办法读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只能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阅读久而久之,只能削弱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确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甚至能超出老师所能估计范围,体现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理解了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戴望舒的《雨巷》学生从冷漠、凄清、愁怨的“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读出了这是一首爱情诗;从“丁香”是美好事物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中,读出了这又可以是一首哲理诗;联系写作背景,从“我”的苦闷、彷徨中,则又读出了这是一首政治诗……个性化阅读把学生被压抑良久的思维潜能释放了出来,收到惊人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确实让人欣慰。可是我们一部分教师为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管学生的答案是什么,都带着微笑和鼓励,学生说的明显不对,也不敢轻易地加以否定,关键在于一个“怕”字,生怕一不留神就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想象力,遭到指责。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只要能想到,不管切不切合文本旨意,都是有道理的。教师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让学生的恶搞心理合理化了

语文的阅读确实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但是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审美情趣、性格、文化修养、期待视野、经历等的不同,获得的阅读感受与审美关注就会不同,不能正确理解文本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投射到文本上的错误的解读是难免的。但是如果学生出自恶搞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识与评价,甚至对文本进行歪曲的理解,那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让学生明白他的理解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的理解。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心为形体所役使,在官海中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对田园生活的惦念和向往,让他决然归隐田园,在他身上,儒家的思想让他出仕,而道家思想的影响,则又让他归隐,并不是因为做不了大官而不去做。屈原为什么要用荷叶荷花、香花香草来装扮自己?为什么他让自己那么与众不同?经过对《离骚》的充分解读,明白屈原亲近美好事物,远离腥臊,是要借此来表达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谁还能认为他是人妖呢?《背影》中的父亲对儿子那深深的爱都已饱含在那用力攀越月台的举动中,而这种爱让所有的读者感动,从而获得心灵的熏陶。孟子的观点,表示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如果得志,我要造福百姓,即使不得志,我也要洁身自好,绝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当然教师在阅读中只是起着主导的作用,不要用自己的阅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或是把积极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阅读中相互探讨、相互启迪,在对文本理解之上,让学生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个性化的解读。

个性化的阅读并不是凭空想象,必须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思想、主张等方面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错,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读者头脑中凭空自生的,必须要了解哈姆雷特的时代背景,才能对哈姆雷特有一个能经得起推敲的说法,学生通过阅读,一次次探寻文本的意义来提高阅读能力,最终的探寻则要体现“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罗密欧”或是“夏洛克”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有共性的,这个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要引导学生在探寻文本意义的同时,体现个性化阅读,而不是随心所欲,曲解恶搞。

此外,教师还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学品位。在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漫画文化盛行的时代以及升学的压力下,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但是,快餐吃多了,就会营养不良。钱理群呼吁:“要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课本中选自经典名著的文章也不少,《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百年孤独》等等,节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读全篇,对人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抓住其中的一些方面加以讨论、交流、共享……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品读作品,把握主旨,真正地学会自主探究,而不是偏离方向的胡乱解读,戏说或是恶搞。

个性化阅读必须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解读作品,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用心去品味,真正地读出个人心得,在作品中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而不是带着一种恶搞心理,在肤浅的阅读状态中,让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逐渐消逝。不要让这恶搞式的阅读,成为一个人的悲哀、一代人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还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尊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戏说哈姆雷特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Different Thoughts on Performing Hamlet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戏说山姆
戏说老公
寻差异平争论 “戏说”牛顿第一定律
汉字戏说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意义
同桌宝贝
哈姆雷特(中)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