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批示 追忆薄老

2009-09-15 09:08闫振国
百年潮 2009年9期
关键词:议事会内参村民

闫振国

2007年1月15日,全党敬重的薄一波同志与世长辞。悲痛之余,薄老的音容笑貌再浮眼前,写点东西追忆薄老的念头油然而生。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薄老有过两次会面,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对一组内参的批示。

1992年1月17日,我采写了以北京郊区农村党支部建设为主题的三篇内参,题目分别是《新创造,新进展》《新困难,新问题》《新出路,新建议》。这组内参刊出的第二天,薄老便边看内参,边作批示,总计批示11条近400字。时间过去近20年之后,重温薄老的批示,重看薄老勾画圈点过的内参原件,感触良多。

一是总揽全局的大局意识。

在内参的总标题上薄老批示说:“给吕枫打个电话,我觉得此三件可组织几个人研究一下,有些意义。抓住这个麻雀,解剖一下,进一步了解全国(有与京郊支部有大体相同条件的地方)农村党建情况。”当时正值全国正在进行党组织的整顿工作,农村党组织更是在加强建设中。薄老抓住这个典型,要求中央组织部组织人员进一步调查,并作为“麻雀”来解剖。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无疑是薄老十分关注的。我写这组内参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引起中央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薄老以其高度的大局意识,适时地作出了这一重要批示。

当薄老读到内参中列举的京郊农村党支部建设五条“新创造、新进展”一段时,提笔批示:“北京郊区农村党支部建设总结的五条是好的。此经验有推广之必要。”当内参写到因农村干部文化素质低,到上级开会连记录也做不了,全靠心记,很难全面贯彻执行中央精神的情况时,薄老在批示中一针见血地阐明解决的办法。薄老批示说:“这是我国文化低的普遍现象。不从小学教育、义务教育直到大学教育着重培养,不但农村支部文化素质低的问题解决不了,而且整个国家人材、技术也上不去,经济也会落后。在这方面执牛耳的第一是日本,第二是美国。要急起直追。”

二是明察秋毫的洞察能力。

内参中详细叙述了农村党支部的民主监督有了新办法。不少农村实施了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制度,实行了决策民主,调动了党员和村民参政、议政积极性,并由于党内实行了民主,有效制约了一些干部的胡作非为。薄老看到这一段时,欣然提笔批示道:“好!应好好总结经验,写出一篇文章。可推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仿行!”薄老批示的“好”字大而有力,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内实行民主、希望更多党员、村民参与基层管理的期盼。根据薄老的指示,我数次到开展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先走一步的大兴县调研,并写出了相关报道,获得各界好评。

内参中也揭露了部分农村党支部成员以权谋私、损害党群关系的情况。郊区某村党支部书记在位10年,只顾个人发家,不管村民死活。村民气愤地说:“只顾自己发家的党支部书记,有他不如没有他!”看到这里,薄老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气愤地批示道:“这跟天津大邱庄的书记(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情况一样,是恶霸,哪里是党员?!” 薄老这里指的天津大邱庄的书记,就是后来被判以重刑的禹作敏。薄老批示时禹作敏的问题还没有暴露,只有一些风言风语。大概薄老深知内情,看出了禹作敏胡作非为、败坏党纪的严重问题。此时,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之情,在内参上首次透露了出来。读了批示不难看出,薄老爱憎是多么分明,忧党忧国之心是多重,把党内的少数败类称作“恶霸”还不满足,在批示的末尾还用了“?!”两个标点来警示全党。

而对那些有益于农民、有益于党建的做法,薄老获悉后又是那么地欣慰和愉悦。当内参介绍到北京郊区实行村民委员会,党支部、经济合作组织实行交叉兼职。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党支部对全村工作有效而统一的领导,而且还能减少干部人数,减轻农民负担。薄老显然心情很痛快。他批示到:“听起来就顺,在理!”当讲到不少党支部把带领群众致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中心工作时,薄老更是大加赞扬:“这条更对头。”当我在文中写到党支部必须下功夫发展集体经济这一层意思时,薄老在旁边批注道:“也不要忘记个体的积极性,要两个积极性并举。”

三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当我再次把薄老批示、阅读过的内参原件展现在写字台上时,我真不敢相信当时薄老已是84岁高龄的老人了。在这组内参上,薄老不仅做了多达11段的亲笔批示,而且还在超过全文70%的文字下面打了横杠,有数十处又在横杠上画上一个又一个圆圈。我粗略数了数圆圈,总数不下170个。为了使每一段的层次看得更清楚,薄老还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出来。这篇内参薄老到底看了几遍,我没有敢问,但肯定不只看了一遍。薄老身边的工作人员电话告诉我说:“薄老看这组内参可认真了,用了很长时间。他希望你们记者多写这类内参。他还说你这篇内参写得不错。” 对内参中反映的一些重大问题,薄老都注意到了,对内参写的一些细节问题他也不放过。当在文中分析到党员年龄结构时,我只讲了老年多、青年少的具体数据,没有写中年是多大比例。薄老在文旁批示问道:“没有写明35岁到50岁的党员是多少!”当文中说到“一些理论、党务工作者提出建议”时,薄老又在文旁批示道:“理论、党务工作者系指什么层的研究人员?”当文中说到“尽快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时,薄老又批示问道:“尽快是多少时间?”如此等等。

薄老日理万机,每天要处理大量文件,阅读各方面的大量信息,对新华社的一篇内参如此一字一句阅读,一段一节研究,真不容易。特别是作为一个耄耋老人,工作如此一丝不苟,真叫我们这些晚辈自叹不如。

如今,薄老已驾鹤西去了,但薄老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世长存。谨以此文作为对薄老的缅怀。

(责任编辑李树泉)

猜你喜欢
议事会内参村民
家门口的“议事会”美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内参报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出圈”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浦江镇村居代表议事会制度研究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2013 年《三农内参》订阅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