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快
一般认为,林则徐禁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是为了合法地销售鸦片。但是,历史实际并非如此简单。英国发动战争,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
当时英国国内舆论对这场战争持谴责态度的声音很大。据1840年颁布的英国蓝皮书统计,该年3月至8月,有关鸦片战争的请愿书有43份,其中支持政府发动战争的仅有两份。一切都似乎说明,这场战争并不是必然要发动的。但战争最终能否发动起来,关键不是主战派的叫嚣,而是议员们的态度。所以,主战派必须提出能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动听理由。
那么,能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动听理由是什么呢?
首先必须明确,这个理由不是中国政府禁烟。英国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是外交大臣巴麦尊,他在1838年到1838年之间给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信中,多次提到类似“女王陛下政府绝不怀疑中国政府有权禁止将鸦片输入中国,并且有权查获和没收那些外国人或中国臣民不顾适当制订的禁令而输入中国领土内的任何鸦片”的话。因此,中国政府禁烟不会成为巴麦尊说服议员支持战争的理由,而是林则徐在禁烟中的一个做法,成了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理由。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抵达广州。3月18日发布禁烟文告,责令外国鸦片贩子3日内必须呈缴鸦片并签署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贩卖鸦片,若有再贩,“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由于鸦片贩子不配合,3月2 1日林则徐派兵封锁商馆,断绝饮食供应,迫其就范。
林则徐围困商馆、断绝饮食的做法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1839年11月4日,巴麦尊在给义律的信中附送了一封写给海军部的信件的副本,里面说到中国政府“对所有居住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和女王陛下监督采取强暴手段,那些英国商人中有许多是与鸦片贸易无关的”。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在《致中国皇帝钦命大臣函》中指责:钦差大臣“违反国际法,完全无视他应给予一位英国钦命官员的尊重”,并称义律被迫答应交出鸦片,是“为了拯救他那些被监禁的本国同胞的生命”。
林则徐不会明白,他的这一做法触动了英国人敏感的神经。围困商馆、断绝饮食、威胁生命安全,这在英国人看来是侵犯其人身权,是不能容忍的。英国人从1215年签署《自由大宪章》起,就确立起未经审判,任何人不受拘留、监禁等处罚的原则。这种人身权,与同时确立的财产权,成为英国走向现代文明的基石。它们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因而也是最能打动议员的。巴麦尊在议会中与反战派辩论时,正是以英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没有保障,政府必须出面保护为理由的。
林则徐是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他那个时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所谓“夷情”的了解还是肤浅的。作为大清帝国的官员,他对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予保障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也就不会意识到地位比天朝子民更低的“夷人”对此会如此看重。因此,如果说林则徐的爱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度,那么时至今日,爱国则需要超越林则徐的高度。爱国之义,首在建设国家使之富强。而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切实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也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英国人正是从13世纪开始就慢慢确立起这两项权利,才有了后来的民主政治和强盛国势。
编辑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