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2009-09-14 02:22焦永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6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民族

焦永生

提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并没有凸显优势,青少年对外来文化趋之若鹜,令人担忧,中学美术教学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把握,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民族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民族文化理解认同热爱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然而,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文化实力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并不具备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文化产品贸易也长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从长远来看,我们的中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出现缺失,文化价值观的迷茫,当面对汹涌而来的“韩流”、“日流”或是其他什么“流”的时候,容易失掉辨别能力,只有盲目地跟着“哈”了。因此,我们的美术鉴赏课应不单是视觉艺术课,更应是人文教育课、精神熏陶课,特别应在美术课堂中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品味、欣赏中国的民族文化,以滋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于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方面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探索与实践:

一、理解认同,引导学生深切体会民族性

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地认同,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国家有民族有文化归属感的人;才可能深入地体会他人的“民族文化”,才可能真切地体会他人的“民族感”,从而,才可能自觉地尊重他人民族,才可能真正在世界的多元文化中立足。

在《美在民间一中国民间艺术》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民间美术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觉得其土、粗、俗,并导致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误把民间美术看成了“落伍”的艺术,觉得民间美术与现代社会脱节,在今天的生活中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如何强化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知,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怎样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为此,笔者与学生们展开了“寻根”行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还有民间美术的影子吗?

通过师生共同查阅资料和网络大搜索,我们发现:奥运福娃的形象中,福娃妮妮的形象就是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的外形;苏州世界遗产大会吉祥物,借鉴桃花坞年画中的经典形象“一团和气”;APEc会议中领导人穿着的唐装图案的设计来源于民间剪纸艺术“团花”;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喜相逢”图形;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民间“八宝”之一“盘长”纹样……通过讨论和研究,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民间美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泉之一,只要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不变,民间美术就永远是最美的。不管科技如何发达,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更不管你穿什么服装、吃什么快餐、听什么音乐、说什么语言。只要你是中国人,只要你的血管里流着的是炎黄的血,你就会自然而然的认同我们的民族文化。因为她是我们民族的身份标志!

为了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比较和讨论,认识各地艺术风格和民风之间的联系。比如:山西民间玩具是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它反应的是陕西人热情、泼辣、粗犷的个性;桃花坞年画雕刻细腻,做工精美,喜用槐黄等植物色,既具鲜明对比的效果。又令人感觉柔和典雅。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阿样是剪纸,关中地区的剪纸就比较朴素,气息浓郁,更为大胆。作品更具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们初步认识到民间美术反映和折射的是中国人最普通、最朴素的美学观念和艺术追寻,是广大劳动者个性特点、真情实感、生存状态、理想追求最本原的自然流露和表达。很多同学说,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民间美术原来这么可爱,这么美。

二、古为今用,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问题,那么我们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就会和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首先意识到: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不是要抹杀它的文化传统,造成清一色的世界文化,而是要求依据现代化的新要求,给它的文化传统不断地灌注以时代性的内容,达到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

在学习《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一课时,虽然我们都能强烈意识到,水墨画在中国的发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水墨淋漓、情趣动人,它注重“气韵生动”,它以智慧的、哲学的方式宣扬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它对于今天的中学生到底有多少吸引力?不少学生表示:古代中国画与当代社会有太大的距离;以梅兰竹菊等为题材,这些主题被画家一再地重复,让大家觉得缺乏新鲜感;很多古代画家太强调自我,由于时代变迁,现代人很难产生真正的共鸣等等。针对这些现状,在本课的鉴赏学习过程中,我增加了这样一些环节:①、欣赏水墨动画经典作品《牧笛》、《鹿铃》等,更生动直观地领略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体会水和墨的渲染效果。②、本课学习时,正好接近元旦,指导学生用画信工具(宣纸贺卡、毛笔、墨汁等)为自己的亲朋画贺年卡,通过水墨实践获得对中国水墨画的一些真实的体验和感受。③、每个同学用红颜料把自己的姓名画成50×50厘米的篆书印章,然后全班同学把这些“印章”以任意方向拼挂在教室墙上,构成前卫、新颖的装置艺术。这些用最传统的、最中国的、最熟悉的传统文化的材料所设计的艺术活动,既贴近生活又切合了学生的兴趣点,大受学生欢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产生了新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中国画的审美意识以及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

三、学科整合,深入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

美术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美术常常与其他学科,如音乐、文学、历史等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注意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整合起来,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处于多元文化中的美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鉴赏《韩熙载夜宴图》过程中。注重与音乐、历史学科的整合,让学生明确该画所产生的历史环境,并在欣赏时播放琵琶曲,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人画画的博大精深。比如在鉴赏古代玉器这部分内容时,整合了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玉石的天然性质;整合了文学知识,引学生从古诗词角度了解玉器在古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整体了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玉器发展脉络……学生最终能认识的玉器的形象是更加立体的、多面的,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玉器艺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所以在美术鉴定中,注意与相关学科的合理整合,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到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精神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一个人只有意识中存在民族感情,只有血液中流淌着民族基因,只有骨髓里渗透着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萌生起由衷地爱国主义情怀并为此忠贞不渝。民族文化教育重在探索与坚持。只要我们教育者自身加强“民族文化”的意识,就一定能够在“民族文化”教育工作中不断拓宽教育方式,并获得越来越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日出版王军,董艳主编;

[2]、《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1日出版缪家福著;

[3]、《中学教育整合模式——教学模式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1日出版林华玉著;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民族
我们的民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多元民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