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发展要讲求科学灵动

2009-09-11 08:25万小初
声屏世界 2009年7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广播发展

万小初

发展是自然和生命的律动。

中国广播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发展更演绎着从相对简单粗放走向科学成熟的灵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充满信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广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特别是广播界内部发展不平衡,广播与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之间呈现一种不对称竞争的激烈态势,直接影响着中国广播未来的走势。在这种情形下,广播人应当更加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更加讲求科学的思维,追求灵动的发展。

高度重视

前瞻性思维和理论研究

2008年5月12日突发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当前仍在蔓延的世界金融危机给我们广播人很多经验教训和宝贵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提高广播人的预见、应变和抗风险能力。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前瞻性思维和理论研究。

几十年来,中国广播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也有一些周期性和阶段性的问题,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隐忧。近年来,有的广播电台缺少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不利于提升大家的眼界和信心,也不利于保持发展的势头和连续性;有的电台在体制和机制上改革滞后,严重影响人的积极性;有的电台在频率专业化浪潮中处理不妥,出现多个频率发展很不平衡,有的频率甚至难以为继;有的电台为了完成创收任务,广告时段竟占全部播出时间的60%—70%,甚至违规播出涉性节目和广告以及带欺骗性的短信猜谜博彩节目。如此种种问题,已经影响并且可能将制约广播事业今后的发展。这些问题起因复杂,有的问题积累时间长,所以解决起来会相当复杂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高度重视加强对广播的前瞻性思维和理论研究,历史地审视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和掌握广播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大增强预见力、纠错力、应变力和抗风险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加强和改善广播的前瞻性思维和理论研究时,我们要放开眼界,重视科学地借鉴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有益经验,总结我国广播事业的有益经验,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引导中国广播今后健康持续地发展。

高度重视创意开发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好的创意往往是广播某方面工作的开拓性起点。

如今广播人都熟谙开门开放办广播的一系列办法和好处,这是广播在几十年艰难发展过程逐渐摸索出的成果,其中包含着广播界许多前辈的宝贵创新和艰苦开拓。1985年,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部几经商讨,终于拿出了很好的创意和妥善的宣传报道方案。在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中共江西省顾委、省党史资料征集委、省老干局、省民政厅共同举办《红军之路》采访宣传活动,在全国各地听众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现在看来,无论当年这项采访宣传活动在全国广播界的历史地位如何,它的那种“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联合各方、集中力量、壮大声势”的创意和策划无疑是先进的,具有开创性意义。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后来举办的许多大型宣传活动都传承和发展着这种创意,从而创造了诸如2007年联合全国十省市电台举办《纪念八一起义80周年》大型直播,2008年联合全省十一个设区市电台共同推出10小时大型直播节目《冲破与跨越》,以及联合全省各地连续七年推出“高考爱心车队活动”并全程直播等富有创意、颇具声势的好节目好活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意是广播创新创优工作的核心。广播电台大量的日常宣传报道只是“常品”(常态化产品),而创新创优追求的则是“新品”“优品”“精品”。创意则为“新品”“优品”“精品”提供一种“灵魂”和“意念”,为特定的宣传报道和活动提出一种独特和新颖的新思想规范,为创新创优工作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所以说,创意既是创新创优的起点和先行环节,又是后者的核心。

如今听众对新闻的要求高了,往往不满意于报现象、连串数字、见物不见人的那些短消息、长消息,以及空泛无益的评论,还有老套的新闻专题。这种新闻缺乏新思想新理念,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常常抓不住本质,看不清长远,体现不了全局,也打动不了听众。从历年来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的优秀获奖作品中,我们总能领略到那种揭示社会趋势、引领时代潮流的一种新思想新理念。比如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消息《铜鼓县砍掉2亿元香菇产业,保住30万方天然阔叶林》,报道了江西省铜鼓县为保护天然阔叶林不遭破坏而退出香菇产业的做法,体现了当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虽然用时只有2分30秒,但它采用了六段生动的音响,充分展示了广播消息精炼叙事的魅力,更显示出让科学发展、重视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活起来、立起来的高度创意能力。

没有独有的创意,广播作品就不可能成为精品优品。一些同志平时常常感到创新创优无处下手,比较迷惑。造成这种情况,除了缺乏信息和知识,主要就是缺乏创意能力,缺乏选择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定见,也缺乏驾驭节目的变通能力。只有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不断学习和琢磨创意的方法和途径,不断结合生活实际和新闻工作实际挖掘和研发独特甚至奇绝的创意,才能使创新创优保持正确的方向,才会让各种新闻产品保持较高思想品位。

更加重视平民理念

最近网络上关于湖南邵东县的大学生罗彩霞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极其吸引眼球,再次显示了网络的强大力量,也给广播电台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改善机制,改进工作,让平民更多地参与广播这样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广播多年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贯彻落实“三贴近”要求,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改进宣传报道的方式方法和节目形态。近些年通过利用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广播大大加强了与听众的交流互动,“民生新闻”“社区新闻”的兴起,也使广播进一步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不过,这离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办好平民化广播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当前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缩短差距。一是更加关切民间疾苦,乐于为普通老百姓提供言语平台,善于为他们讲真话说真事提供平等的机会。二是更加重视加强与普通民众的交流互动。我国广播互动参与性节目大约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进入新世纪后听众短信参与广播节目发展很快。比如在2008年南方抗冰救灾期间,江西交通广播全天24小时播出的直播热线特别节目,平均每小时能接到各地听众咨询电话几十个、短信几百条,显示广播互动节目巨大的影响力。不过,和互联网所拥有的强大的互动参与性相比,广播有很大差距。人们在互联网上交流的面更宽,单位时间所获信息更多,参与技术手段相对方便,个人隐私可获较好保护,而且更快捷,这使许多普通人特别是年青人更喜欢在互联网上交友、谈心、评议。我们应当正视这种差距,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包括网络、手机在内的各种先进工具和手段,创建新的交流途径和方式,使广播节目大大地和更好地增进和普通民众的互动性。

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理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广播也大踏步迈入现代高科技的门槛。可我们难以忘记广播曾经的那些缺乏资金、设备,科技水平较低的简陋和艰辛的岁月。

有幸成为广播工作者,是自1984年始。因为年轻,面对电台的简陋和艰苦,我当时更多的是体味工作的光荣,同时也时不时考虑广播生存与发展的一些问题。1987年,我到南丰县农村调研采访。在一路颠簸着的吉普车上,我突发奇想:“将来会不会出现一种既可以听广播又可以看电视的‘机子?如果会,那广播和电视会不会合二而一呢?”虽然这个想法遭到同行人的否定,但我把这个想法长存心间,以后屡次讨教于人。如今大家都了解,互联网(电脑)和3G手机都能同时传输和接收音频和视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一些大城市试验开通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其接收终端也是一种既可以听广播,又可以看电视,还可以上网通讯的便携式小“机子”。目前CMMB正在我国更多大城市试验推广。据报道,这种“机子”很受群众欢迎。

当然这些情况并不等于广播同新媒体真的会融合或已经开始融合。科技和逻辑偏爱简约,而经济和社会生活却非常复杂,犹如滔滔江水本可直泻奔涌入海,却总因地势阻滞而迂回曲折。按理,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三网融合肯定能节省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益,而实际离“融合”却可能遥远。今后比较现实的局面可能是广播、电视、互联网、电信适度分立和多元发展。

即使如此,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定会深刻影响和改变广播的未来。传统的广播媒体是依靠特定的电波(一定的频率、一定的能量)传输有效信息的媒体,依赖于特殊的加工转换、持续传输、专门接收等专门技术和设备,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消费链,其中任何一个链条出问题,都会影响全部过程。虽然现在广播事业所拥有的经济和科技条件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还有一些环节至今仍是影响着广播事业发展的瓶颈。比如,现在各地广电部门铺设的有限电视网络接收终端有两个接口,一个是有线电视,一个是有线广播,而实际上往往是前一个接口能用,后一个接口则因为没有配套设备而不能用。再比如,现在正在实施的广电“村村通”工程,很多地方通了有线电视却没有通广播。还有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收音机也存在一些价格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农村群众在购买和修理上也不很方便。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广播的收听。解决这些问题不易,因为这些看似技术问题,却往往涉及若干部门的体制分隔、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分割,错综复杂,非广播电台能把握。

即便如此,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和群众有迫切需求,科学技术设备和经济、市场条件相对成熟,再配以广播内部适当的改革与调整,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有效改善广播在接收环节上的不佳状况,由此保证和促进广播事业的全面发展。我们还要看到,数字化革命方兴未艾,正在全面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广播的生产方式和广播人的工作方式。广播节目的内容也正容纳和传递着愈来愈多的科技信息。这都强烈要求广播人高度重视科技理念,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以一个现代人的内涵和姿态,从容地迎接未来科技奇迹的出现和广播新复兴时代的到来。

(作者系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广播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