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成因及对策

2009-09-11 08:25郦慧春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所学题目同学

郦慧春

数学是一门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的学科,需要较强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听懂”一节课并不难,而要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题型,独立去思考去解答,一些学生们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学生这种“一听就懂”的“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懂.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引导,能想起来就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想不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爱面子,不愿说不懂,当着老师的面,不敢说不懂.所以,如何解决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一现象,已成为教学中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想就这一现象的成因和对策从教师、学生这两个方面做一简单的分析.

一、教师方面

1.备.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我在上课前首先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然后与各个版本的教案仔细比较,取长补短,反复钻研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相关的数学思想、学习目标及作用.备课时把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都演练一遍,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哪个问题哪个学生会回答,哪个学生不会回答,这样在上课时,要求学生正面回答的,我就叫那些会做的同学回答,要求学生从反面回答的,就让不会回答的同学来回答,等他们回答错了再指定另外一些同学来回答错误成因及避免错误发生的措施.在讲解概念、公式、定理时,估计哪些可能会出现错误,哪些还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教.课堂教学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关键环节,作为教师不但要把课讲好,还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听课,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分析.学生自己能学的内容尽量安排学生自学,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和摸索,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自己的教法.①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做到“居高临下”.为提高自身素质,我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自己找资料、编试卷、编复习题,从学生的作业中找出错题结集成册.②改变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教师应采取探究式,小组合作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因材施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和讨论.③正确引导解题,让他们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怎样去教,还要研究学生怎样去学.

3.改.作业的批改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任务完成与否的重要环节.每一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中学生,即使你上课讲的很精彩,如果不及时督促、检查学生的作业,那么教学内容就难以落到实处.批改作业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及时批改作业才能发现学生哪些是真懂,哪些是假懂.

4.查.教师要及时地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是否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学生互问互答、学生自我检测等多种渠道及时反馈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并及时加以订正,别让错误的东西在头脑里停留太久,让他们找出错误的根源.有时我就只出一个题目作为考试题目,然后当堂进行批改,这样就及时地发现学习有难度的同学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也能避免学生过度学习.大量的考试题目会加重学生的负荷,造成学生认为学数学就是为了做题目的不良结果.及时地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能避免因为所学内容时间过久容易做错题,能更好地避免“一听就懂,一解就错”的现象.

5.辅.教师辅导学生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除了自己辅导学生,还可安排学习好的同学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习,不但提高了学习有难度的同学的学习信心,而且也使学习好的同学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认识,解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提高解题能力.课堂上给中等程度以下的同学更多回答问题和上台答题的机会,使容易做错题目的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二、学生方面

1.上课前.虽然说上课前预习和不预习各有利弊,但我认为课前预习还是很有效的,如果课前预习了,就会知道这一节大致讲什么,哪些地方易懂,哪些地方难学,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更容易把重点、难点搞懂.

2.上课时.“学问,学问”要学还要问,教师上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问题你懂了,别人不懂,有些问题别人懂了,你不懂.不懂怎么办,不能装懂,而要虚心好问,问老师、问同学、问书本、问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去问.学生不只是听老师讲解,还要不断思考,经常提问题,还要知道老师接着会让他们学什么.老师布置的数学题,不只是局限于会解这个题,而要知道这类题怎么解,做到一题多解,做题后进行总结.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堂讨论、教师课堂解答等方式,从真正意义上搞懂那些原来似懂非懂的题目.

3.上课后.课后及时的复习和巩固,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接受新知识的最初阶段,就是遗忘最快的时间,如果课后能做到及时复习,就可以减慢知识的遗忘速度.有些同学对老师依赖性太强,课本、习题上的问题不主动去思考,上课中的重难点也从不画在书上或记在本子上,课堂上听起来似乎都已懂了,没有把知识转变成自己的,于是离开教师的提示,就会出现“一做就错”的现象.

总之“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一现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的问题,也存在着学生学的问题,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因素.但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法、指导学法,“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一现象就会慢慢消失,这样学生们在课堂预习,课间讨论,课后复习中,就能体会到数学应有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所学题目同学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关于题目的要求
非所学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追根求源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