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数学教师

2009-09-11 08:25赖桂稳
关键词:学生为本引导者改变

赖桂稳

摘 要: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数学理论评价向实用数学转变;根据这一变化的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在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坚持用数学分析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学生为本;改变;促进者;引导者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6-0045-02

一、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概括

1.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

2.突出三个方面的“改变”。

(1)改变课程内容。删去繁、难、偏、旧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五性:主动性、体验性、问题性、独立性、独特性。(3)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教师的角色,一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营造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过程;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引导其科学思考和科学活动;三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学习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或其他方面的困难。

二、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

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1.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现代社会的本质首先是民主化。因此,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制度。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观。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学生的尊严却可以随意侵犯。而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能对立。”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例如:有的学生描写它们的数学老师是“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有些数学老师不仅吝啬给学生微笑,而且还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泯灭了,严重的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酿成种种悲剧。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数学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数学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教师作为促进者,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角色行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数学的策略,发展学习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谛,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2.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与应用”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教师应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曾经有一位专家把传统教育概括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扮演的往往就是这一类角色。由于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低估学生的能动性和潜能,或者只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式,昧于贯彻、实施启发式教育,因而导致数学教育普遍存在非人格化专制和教师的文化霸权态度。在这种专制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数学教育环境下,学生必然失去判断和选择的自由,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即“生本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它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从数学教育角度来说,最起码是必须摒弃专制、强制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数学教育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要树立以建构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即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数学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自觉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富于判断、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主体人格。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因而,要具有如下一些角色行为:要谨慎、认真地认识、采纳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不能对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地参与练习的机会,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实施奖励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如果他们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即使细微,也应反思,及时改正。

猜你喜欢
学生为本引导者改变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