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垣
感人的东西是永远不会谢幕的,即使是几张油印的讲义,一页普通的信笺,也会保存在记忆的底片上。我保存的几页油印的中学生《假期回乡日记》,一页不满百字的来信,都与“王桂芹”的名字连在一起……
王桂芹《假期回乡日记》
轰动神州
1957年的盛夏,北京市实验中学高二学生王桂芹,暑假期间不在首都父亲身边度假,婉拒兄嫂保定做客之邀,毅然回到生她养她的河北阜平乡村的母亲家里,参加热火朝天的农业劳动和社会实践,一住就是半个月,并把这段不寻常的生活记入日记。
开学回到学校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日记被毛泽东主席看到,日理万机的他老人家不仅一字字读过,还叫女儿李敏、李讷姐妹俩都要读两遍。他在这份长达万言的日记上,亲笔画圈的地方有27处,其中连画三个圈的有17处,以之表示赞许首肯。毛主席还欣然命笔,用潇洒自如的草体批示:“每年暑假回乡一次,极为有益。此文写得很好,住半个月不够,最好住一个月。”并明确批示:“此文可在报上发表。”于是,这份洋溢着时代精神,充满着青春气息的中学生《假期回乡日记》,连同毛主席的批示,刊发在1958年第四期《中国青年》杂志上,一石激起千重浪,在全国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1958年,我正上初中,当时班主任兼语文教师钱耀东先生亲手刻写翻印了这份《假期回乡日记》,人手一份发给我们。《假期回乡日记》对于我们这些视野不宽的泥腿子的后代来说,如同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好似饥饿的牛犊闯进菜园,我不仅红笔圈、蓝笔画地认真学习研读《假期回乡日记》,而且也培养了自己写日记的习惯。每逢假期,我便效法王桂芹,回到乡村,赤脚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去实践火热的农村生活,在战天斗地的劳动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并把实践中感受最深的东西写进日记,使我在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也锤炼了思想,铸造了人生。
《重提〈假期回乡日记〉》
感动日记作者
到了90年代,我已经在乡村中学的语文讲台上执教20多年了。对学校坚持片面追求升学率,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连放暑假也要把学生圈在教室里补课,这种忽略劳动教育的现状,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重提〈假期回乡日记〉》的随笔,投书上海《文汇报》,竟然在1996年7月22日的该报“教育园地”版亮相。
巧的是《假期回乡日记》的作者王桂芹出差来上海,看到了《文汇报》刊发的此文。她便顺藤摸瓜寻到了我的地址,给我发了一封信:“张垣同志:你好!我是《假期回乡日记》的作者,看了你在《文汇报》7月22日刊发的文章《重提〈假期回乡日记〉》,很受感动。我这次到上海出差,本想与你通通电话,以致问候,但没查到你的电话。谢谢你,谢谢你的班主任!”
当我收到王桂芹的来信时,感到既意外又激动,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代她谢了我的班主任后,很想写封回信对她表示感谢。遗憾的是王桂芹没有留下地址,一直让我遗憾了十来年。
有人说,忆旧是老年人的通病,依我看,忆旧是老年人的特点。因为老年人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感受磨难与坎坷,也取得过辉煌成绩,获得过崇高荣誉,所有这一切那是多么值得回忆啊!试想,能在记忆的底片上永不褪色、永远存留的东西,一定是能打动你、影响你的往事,一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不仅在当年使你怦然心动,而且在回忆时也能带给你真的感悟,善的启迪,美的享受,这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资产,于己修身养心促寿有利,对后代的思想教育更有益。
现在我已经退出三尺讲台,可是当我回忆到这油印的《假期回乡日记》和日记作者的来信时,仍心潮澎湃。我想,当年受到毛主席表扬的中学生王桂芹也该退休好几年了吧,我多么希望她再打开记忆的闸门,为下一代讲讲那过去的事情。
辗转千里
终于找到了王桂芹
在王桂芹《假期回乡日记》发表50周年的日子里,我觉得王桂芹日记中提及的中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劳动的观念没有过时,便写了《王桂芹,你在哪里》的文章,投寄到王桂芹家乡河北的《燕赵老年报》。
2008年1月4日,我的文章在一家报纸上刊发。时隔4天,我接到了河北阜平王桂芹的兄长王专先生的来电,他告诉我王桂芹的联系方式,于是我与寻找了50年的王桂芹终于通了电话。后来,我还把自己独家经营长达23年的校园戏曲报和我为中学生写的全国第一本戏曲读本教材《戏苑女娲乐补天》,作为一份迟到的作业寄给她。
盼啊,等啊,我终于收到了她的来信。这是自1996年的12年后,王桂芹给我的第二封来信,我觉得格外珍贵。她在信中对我的“补天创举”高度评价:“我不懂戏曲,但我若还是个中学生的话,老师向我们传授戏曲知识,我一定会很感兴趣。
王桂芹在信中这样写道:“毛主席批阅我的日记,以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体现了毛主席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这一直是鼓舞和鞭策我前进的力量。我曾写了一篇回忆录,现给你寄去作为留念。”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捧读,那清新的笔调,朴实的文风,把我带回那火红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