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喜盈
“从前有个小姑娘,她真想背起书包上学堂,怎奈她三岁亲爹死,家中无钱又无粮……”这段唱词,出自曾经风靡一时的沪剧《鸡毛飞上天》,戏中主人公原型吴佩芳—一位从扫盲班走出来的家庭妇女,白手起家办起了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小学。
居委会办起“建襄小学”
吴佩芳说:“丁是娥演的《鸡毛飞上天》,我看了不下20回,每回都禁不住泪流满面,戏中那个小姑娘的生活原型就是我!是新中国给了我读书、做人的权利。我坐在教室里,望着日光灯,感到它就像党的光芒一样照亮我,使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内心涌动出一股强烈的报恩感。”
1958年,公办小学规模有限。吴佩芳所在的上海徐汇区建襄居委会,有七八十个小孩进不了学校。身为居委会副主任的吴佩芳脑海里闪出创办民办小学的念头。她和小区里另外两位家庭妇女殷祖懿、江镜蓉组建“建襄小学”筹备组,吴佩芳任组长。没有校舍,她们寻找到一间闲置的汽车间,找人开了扇窗户就算做教室。没有设备,她们每人自掏腰包30元,买来50套“二手”破旧课桌椅……
辛辛苦苦操办几个月,开学第一天就砸锅了:80多个该来上学的孩子只来了20多人;教室里吵得像茶馆;40分钟一节课,吴佩芳只讲了20分钟就没啥可讲了。
打开教科书,吴佩芳能看得懂却教不出来,更不知道应该怎样备课。于是,她每天都到建国西路第一小学去听课,回来后再仔细钻研琢磨,结合自己班级的情况写出教案。为了不使自己的听课影响别人讲课时的课堂秩序,她每次听课都是站在教室的窗外。下雨了,她就披着雨衣,在雨中做笔记……
“鸡毛”真的“飞上天”
孩子们来上学的越来越多了,每天一大早,3位老师先要赶到学校扫地、拖地板、烧茶水。中午,3位老师谁也不回家吃饭,买了面包就着萝卜干下咽。
同学中有个叫胡海发的,在正义小学校留级3年,被除名后,进了建襄小学。他对学习失去信心,上课时玩弹弓、做怪脸,有时甚至突然从窗口跳出去逃学。有一天,吴佩芳在黑板上画了3只麻雀,正要给同学们讲课。突然,胡海发用弹弓把石子打到黑板上。吴佩芳问他干啥?他说是“消灭四害打麻雀”。放学时,吴佩芳站在校门口等人,胡海发居然在她身后的地上撒了一泡尿,把吴佩芳的裤脚和鞋全都弄湿了。吴佩芳没有责备他,只是看了看他,胡海发自己感到难为情了。
吴佩芳注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处关心胡海发,用真情感化他。这位顽皮的学生一点点地变化、进步,每门功课测验成绩都达到了4分、5分,后来还当上了少先队大队长。
当年一部名叫《鸡毛飞上天》的沪剧,就是以这个事例为素材创作的。“鸡毛飞上天”的意思,就是说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一说吴佩芳这位里弄阿姨办学不容易,二说胡海发浪子回头金不换。还拍了两部电影纪录片和一部电影故事片《春催桃李》。
一年后,“建襄民办小学”8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测试达到了全区公办小学的平均线以上,80个学生的算术,除有一人不及格之外,其余的全都是4分、5分。
“教好”学生一举成名
1960年,建襄小学收留了该地区9所公办小学退出来的86名留级生。部分老师出现畏难情绪,吴佩芳接连几天召集教师讨论:教师的责任是教“好学生”呢,还是“教好”学生?
1963年,15岁的胡海发小学毕业,他觉得自己年龄已经不小了,偷着拿出家里的户口本报名去新疆。等吴佩芳知道时,胡海发去新疆的申请报告已经批下来了,吴佩芳为胡海发这么小年纪独自一人去新疆感到担忧,她为胡海发购置行李,利用几个夜晚赶织了一件毛衣。上海沪剧团、建襄小学联合借上海客车厂大礼堂为胡海发召开欢送会,建襄小学所有老师都到火车站为胡海发送行,一路上叮咛嘱咐声不断。
国家副主席宋庆龄请了她身边的摄影师专程去给正在上课的吴佩芳拍了一张照片,将照片放大成20寸送给吴佩芳留念。国家主席刘少奇和他的夫人王光美,专门请吴佩芳在上海锦江小礼堂吃饭。
78岁开一门“幸福课”
吴佩芳退休后,担任上海市退休教师协会副理事长。她组织特级教师、优秀校长利用暑期去边远地区“送教下乡”,先后去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内蒙古海拉尔、湖北咸宁以及黑龙江等地。每到一地,她就亮出“四不”安民告示:不拿报酬、不住宾馆、不吃宴请、不收礼品。
50年过去了,建襄小学今非昔比,成了上海实验性重点小学,吴佩芳也已是78岁的老人,担任建襄小学的名誉校长。她三天两头都要去学校里走走,她给孩子们开了一门“幸福课”。
当年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胡海发,工作表现出众,被评为“全国先进知识青年”。调回上海后,他45岁学开汽车,在舒乐巴士出租汽车公司当驾驶员,是公司知名度最高的标兵,年年得大奖。他的儿子前些年也是从建襄小学毕业。他每次去“建襄”开家长会都是感慨万千。他对“建襄”的那份热爱之心没有变,他对吴佩芳老师的那份感恩之情没有变。他说,没有“建襄”、没有吴佩芳老师,就没有他的今天,他这只“鸡毛”永远不能“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