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芳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幼儿语言教育领域,是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多媒体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体验的兴趣,可以说多媒体具有其他工具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多感官刺激引发幼儿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在语言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是很重要的。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活动的画面,有的如一部部简短的动画片一样精彩,而且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无一不喜欢动画片的,对多媒体课件显然会表现出强烈的喜欢。当教学课件用电脑播放后,屏幕上出现的形象的声音和富于动态的情景,多感官的刺激立刻将幼儿深深地吸引住,幼儿必然兴趣浓厚,从而引发他们去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表现出极大的想说、乐说的愿望,并且很快地融入到活动中。如果语言活动中教师只是采用几张静态图片等简单教具,那么幼儿群体在语言表达方面会呈现强弱两极的现象。因为在这样的活动环境中,能说会道的幼儿没有语言表达的兴奋点,而能力差的幼儿又缺少语言表达的凭借物。所以我们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幼儿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调动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激发幼儿积极的思维,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轻松愉快地去接受知识信息。
例如,在语言活动《小小魔术师》中,当我运用Flash制作出的形象生动、色彩丰富、拟人化的小蜡笔形象出现的时候,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讲述出了小蜡笔会变太阳、变云朵、变草地,语言活动的形式一下子从“要我说”转换成了“我要说”,这可以说是多感官的刺激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
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幼儿语词掌握化难为易
幼儿阶段语言活动的难、重点是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由于幼儿视野、思维的局限,无法用语言描述视觉上不曾见过的事物。而语言表达既有“情语”,又有“形语”,对于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形语”,教师的语言表述、手势动作、简单的画面是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而多媒体却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活动内容情景从无声到有声,由无形到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以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将词意语境表现出来,加快幼儿对词汇的理解、积累、运用。
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儿歌《过桥》时,由于是小班幼儿,词汇量和生活经验都相对的缺乏,如果借助图片幼儿将很难理解其中的动词。而多媒体课件中能动会叫的可爱动物形象,一下子就能让幼儿具体感知到它们的动作和叫声,帮助幼儿生动的理解蹦蹦跳跳、摇摇摆摆、爬等动词,更可以引发幼儿创编出其他动物相似的动作,从而轻松地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可见,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使幼儿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景,能很快感受、理解、运用这些词句,有效地提高了幼儿说话的深度和广度。
寓教于乐,动静交替,促使语言教学的多样化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很好地将娱乐和教育融为一体,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增强语言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的培养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懂礼貌的小白兔》中,我在幼儿欣赏理解故事之后,设计了让幼儿结合课件分角色表演的环节,让幼儿在连续播放的动态画面中,接受表演的信息,在引人入胜的立体动画和声音中,激起表演欲望。在表演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位幼儿都能激情投入,对小白兔、羊妈妈、乌龟公公、熊爸爸的音容表情和一举一动都情不自禁地进行模仿和创编。通过表演,在浓厚的兴趣中既让幼儿巩固了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思维、想象、表现力的整合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正以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它只能起到辅助教学作用。教师在拿到教材时,应先进行全面分析,遵循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采用何种手段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不要为了“赶潮流”盲目追从。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来引导幼儿学习,尽可能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互补效应,找准切入点,让多媒体技术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插上起飞的彩翼,成为幼儿学习语言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