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与传承

2009-09-09 05:42范文艺
广西民族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文化整合刘三姐传承

范文艺 德 清

摘要:文章考察了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与传承问题,结合具体个案民族文化主题项目“印象”刘三姐”对旅游环境导向中的民族文化和符号进行了以文化整合过程和结构的解析,以其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山歌的原生、再生、衍生方式加以阐述了传承问题。

关键词:文化整合;传承;社区;旅游;“印象·“刘三姐”

作者:范文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成都,610064;覃德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人类学博士。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8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84-007

一、问题的提出

探讨游中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整合与传承意味着以旅游活动和现象为环境选择的一种导向。文化的变化发展是文化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它涉及到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文化本身及环境之间的互动,三者构建了一个环境、文化、人的开放式生态体系。作为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表征、价值观念、民族思维、民族心理、民族审美方式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特别强调了民族社区作为环境和集体传承人的重要性。因而,民族文化在旅游环境中的整合和传承将更加紧密地结合社区环境、文化的结构、传承方式的改变展开探讨。

文化整合和文化传承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二者往往相互结合起来用以文化的共时和历时研究。在文化整合的领域中存在过程和结果两种研究指向。《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中认为文化整合是文化自我完善的一种形式,每种文化都要从某一点上强化其固有经验,并吸收采借来的他种文化的某些元素充分适应本文化,从而使本文化达到文化整合的状态。这样既保证了文化在一定限度内维持其稳定的秩序,又保证了文化适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文化整合论》一文作者胡启勇认为文化整合是指在文化相互接触过程中,一个文化系统作为主位文化,以其文化价值为核心,以其内在结构为参照系,对其它客位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选择和建构的功能和过程,并以主位文化的结构和价值为参照和核心,对客位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与主位文化价值相符合,从而成为主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在于不同文化的共通性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这说明了文化整合中主体文化具有的主动性。针对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史》简单明了地指出文化传承指社会文化的传继。文化传承通常在一个民族或同一个文化地发生,但也可以通过传播跨文化地发生,由另一社会或民族接受并保留下来,这与承接主体的选择能力有密切的联系。在民族文化原初环境或社区日常状态下,大环境的低度不确定性、文化主体的自主性、以原社区结构为基础形成的利益相关者间稳固且紧密的关联性有利于较容易地探讨有关民族文化整合与传承的问题。然而,在旅游中探讨相关问题要面临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是环境的变化程度,第二是复杂程度。在旅游活动和现象构成的新的环境中,新形成和新进入环境的利益相关者和其新的角色扮演、不稳定性的变化增加了探讨问题的复杂性,这要求民族文化在旅游环境中进行重新整合并探讨新形成的传承方式。本文是在这些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了已在民族地区范围取得了旅游和文化影响的民族文化主题项目“印象·刘三姐”来考察在新的旅游环境中如何进行文化整合,整合的过程和结构以及传承方式的改变和新探索。

二、原社区文化和旅游环境

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的类型依赖于当地的社区大环境。旅游环境作为社区环境功能的一部分,与其他导向的环境共同生存于社区环境中。旅游环境中的文化是在对原社区文化的选择和构建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旅游中分析民族文化需要考察原社区的文化和表征。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的核心产品,演出地处桂林市阳朔县。阳朔县是传统旅游目的地桂林市的下辖县之一,最初为农业县。在原初社区文化环境上,阳朔以传统的农业、山水文化为基础,传统的民间节日活动和农业作息、生产安排息息相关,在周边民族村庄有民间自发或半组织形式举行的高田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福利民间五月八传统节日等。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其作为传统桂林漓江游的终点逐渐成为团队旅游者的临时集散地,形成了旅游中转站的功能和环境,而典型性审美特征的山水又使其成为国内外一部分年轻游客及少数散客旅游目的地。阳朔作为旅游临时集散地和中转地的功能最初是与其社区基础农业和山水文化相关的,并不是本地固有环境导向。

三、以民族文化为主的内容展示与文化整合

2004年3月“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县正式公演,项目编创团队将其定位为艺术兼旅游的综合性项目。从文化角度最早对“印象·刘三姐”进行了相关研究的黄伟林教授认为:“印象·刘三姐是以山水圣地桂林山水实景作为舞台和观众席,以经典神话《刘三姐》作为母题和素材,以文化英雄张艺谋为总导演,中国最有感召力的三大品牌联手打造出了一个中国旅游界、演艺界、文化的交叉地带,演绎一个空前的视听传奇”。

“印象·刘三姐”在主题上以民族民间人物形象刘三姐为项目总题。内容展演上,“印象·刘三姐”共分七个部分,以“刘三姐”传说故事为开头,以山歌的传唱为结尾。从“印象·刘三姐”的内容策划、创意、经营过程看,编创者以“刘三姐”这一传说人物和其故事作为起点和素材,并以此将项目主题确定在“刘三姐”这一文化象征符号上。在历经一千多年逐渐形成“刘三姐”文化及其品牌的过程中,它以山歌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一直未变,在“印象·刘三姐”内容中也有体现。从内容表现上看,“印象·刘三姐”中歌圩场景和唱歌传歌在展演中多次出现。在以山歌为连接的演出过程中,它又加入了其他文化元素,展现的内容趋于多元化:既有原声对歌情景,也有漓江日常捕鱼。还有月亮天宫等意境化象征表现。在实景的山水舞台载体基础上,演出舞台设备和灯光上大量使用现代艺术手法。

文化的整合是作为主体文化的文化系统,以其价值观为核心,以其内在结构为参照系统,对其他的客体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选择和构建的功能和过程。任何一个旅游项目的建立需要确立一个明确的主题。在旅游的环境中,原社区文化经过旅游导向,进行了第一层次的筛选和过滤。旅游环境中的民族文化元素首先是对社区原有文化的选择和建构,新移植的文化元素需要经过社区价值观和内在结构的重新审视,否则会与社区文化产生强烈的文化对抗。其次,旅游环境导向中的选择是对社区自然人文环境的集中提炼。但是却又与旅游的策划者选择的具体主题关系密切,策划者自身的态度和能力又决定了筛选的准确性和集中性。“印象·刘三姐”总策划兼制作人梅帅元是广西壮剧团的剧作家,在任编剧其间他创作了《歌王》、《妈勒访天边》、《太阳童谣》等壮族民间文学作品,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学具有专业性的了解;他曾从事于商海的现实经历,对于市场产品的洞察和操作有所掌握。广西地区作为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的故事传说、山歌、彩调剧、电影

的影响在民众间有广泛的基础,梅帅元认为具体的主题应以广西民族文化代表“刘三姐”为总题,“刘三姐”是最容易让人形成广西概念的人物形象,项目应利用“刘三姐”文化品牌的效应。

文化具有结构性,在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也具有结构性。第二个层次的筛选是符号系统筛选。旅游项目需要借助一组具体的旅游符号加以表现。连续性的符号构成符号群,形成旅游中的内容表现框架单元。旅游环境作为社区环境功能的一部分,其符号的选择以社区环境中的符号为基础,并加之选择、组合、创造,从而形成具有显性表征的审美对象。一方面可以对原有社区典型符号直接利用和借用,还可以进行新符号的创建。旅游的效果主要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做考验,关键之一是旅游活动的指向和服务对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最先寻找的是易于刺激其感官反应的符号系统,这包括视觉上的直接感官,不需要经过大脑复杂的分析判断推理可以获得。作为“印象·刘三姐”导演之一,王潮歌曾把“印象·刘三姐”和“印象·西湖”做了对比。她说:“打‘印象·刘三姐做的比方,老牛出来了,对歌的小伙子姑娘出来了,或者是打渔的渔火出来了,它都是非常真实的。现在大家都爱用原生态,但是它是生活的一种产物,我们是取自于生活,还原于生活的一种东西。西湖不是的,所谓的民情民风,很长时间在西湖这个地域已经没有了,它更多的让大家产生的怀想,是文化和文明上面的。所以我们在西湖上除了刚刚说的雨以外的表演,我们所有演员的表演,应该就是概念,印象中的概念,会有不同的造型,会有不同的歌舞。”这说明了旅游中文化整合的符号探索。图1概括了旅游项目中民族文化整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最终符号的意义指向回归社区文化意义,旅游中的民族文化尤其要重视这个过程。文章认为,在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结构的核心是文化意义的回归,即其价值效用的强调。有的文章作者也肯定在旅游中的文化具有结构性,但是却认为其核心结构是旅游者所感受的文化。如果旅游单是以旅游主体为其唯一的目标,那么旅游者所感受的文化应该占据核心地位。但是,我们一直注意到,作为社区环境其中一种导向的旅游环境与社区是密不可分的,且旅游环境中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角度所认为的旅游目的是不同的。因此,应从旅游中文化的本体角度来阐述核心结构的概念,这意味着旅游文化的核心在于其价值解析。价值解析与功能解析相对,是寻求文化本来的意义。同时,也应把旅游者的体验质量纳入到这个过程体系中。旅游者寻找的符号是出于审美性和真实性的探索,而对于文化意义的探索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如果在没有很好的个人素养和解说基础之上,这种理解将是导致旅游文化与最初本地文化发生偏差和异化的原因。而且旅游中游客个体差异的多样性,不可能产生标准基础上的相同质量体验。单以游客所感受的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核心,那么这种核心将是不稳定的,旅游中文化整合的意义也不存在。“印象·刘三姐”以民族民间人物刘三姐为项目总题,以民族文化元素尤其是传说故事、山歌等作为项目内容的素材体现了旅游中符号选择的象征性,而且这些与真实性密切相关的符号结合现代化的声响和灯光效果进行了旅游环境的审美性烘托。然而刘三姐文化的社区文化意义回归在于对于山歌文化的理解和阐述。图2反映了旅游中整合后的民族文化结构。其中数字1所在区域表示旅游者所发现的旅游符号表征,数字2所在区域指代旅游者所欣赏观看的旅游活动内容。数字3所在区域代表旅游中文化整合的核心。它表明文化的意义指向,是以文化的价值解析而非功能解析为基础。它的存在和中心地位强调了民族社区传承人强化的文化固有经验,同时是应给予旅游者的意义提示。它对于旅游者应该起到提示作用而不是说服作用。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民族文化的整合始终强调了主体民族文化的自主选择性,对社区传承人而言这是其主体文化的稳固经验,是今后其继续开展其他活动的资源,它只需要告知旅游者,使旅游者保留和带走这样一种观念:我可能不认同你,但是我知道或理解了你的想法。

图2:旅游中整合后的民族文化结构

以上分析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文章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环境中首先寻找的是不需要经过大脑复杂判断和推理就能刺激感官的旅游符号。第二,旅游中的文化是具有结构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价值解析是旅游中民族文化整合判断的根本标准。这样的整合把旅游环境中的旅游者和原社区中的文化传承人结合了起来。在探讨了旅游中民族文化整合的结构层次之后,文章针对“印象,刘三姐”论述旅游中具体的民族文化整合形式。

(一)借用

从展现内容上看,在“印象·刘三姐”中对于民族文化借用主要有传说故事、山歌及经典音乐。在“印象·刘三姐”突出了原有传说故事的部分重点内容,如刘三姐传歌、歌圩场景、传说中的刘三姐姻缘等。在项目主题上借用了在壮族民闻人物形象刘三姐,其装束也沿用了壮族传统民族服装。“印象·刘三姐”中的音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歌,二是曲。在歌曲选择方面沿用的是20世纪50、60年代彩调剧《刘三姐》和拍摄电影《刘三姐》前从广西地区民问收集来的经典民间山歌。这些山歌沿用了充满民间色彩的比喻、对比、重复、夸张手法等等。如:经典山歌《藤缠树》中唱到:“山中只有藤缠树(shu)/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shu)/枉过一春有一春(chun)/竹子当收你不收(shou)/笋子当留你不留(lin)/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chou)/空留两手捡忧愁(chou)。”

(二)增添

“印象·刘三姐”以刘三姐传说故事为起点,展演中以少数民族歌舞为主要表现内容,但是在旅游的环境中,要达到艺术的审美效果,表现的内容不但要来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印象·刘三姐”以“印象”两字为特色对旅游项目的内容进行了添加,如在绿色“印象·家园”和“金色印象·渔火”部分主要展现的是以自然山水实景为基础的漓江日常生活场面。在整个节目中增添了现代化的灯光和音响效果,这些添加的内容和设施是艺术气氛和效果的重要来源。但是,做何增添必须符合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如:“印象·刘三姐”试演阶段曾出现过“渔家裸女”事件,总导演张艺谋专为此事道歉,认为东西方欣赏角度有所差异,演员不再“露点”,改为穿上肉色紧身衣演出。而“印象·刘三姐”也从此事中开始注意调整演出,抛弃原先自认为是“吸引点”却反而造成低劣文化艺术形象的意识,以提升更多正面的积极的内容。这是现实对“印象·刘三姐”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一次声讨和纠正,也再次肯定了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的价值解析核心结构。

(三)替代

替代指的是原主体文化中的某些元素被对象文化中的文化特质所取代。原因是原有的文化特质在新的环境中不能合适或不能产生合适的效果。“印象·刘三姐”在山歌的歌词选取上全部去除了在电影《刘三姐》中带有阶级成分的歌曲,相关字眼如“地主”、“秀才”等与旅游环境不符合的符号表征和内容也已不再出现。

(四)创新

旅游中的民族文化需要关注真实性的问题。“印象·刘三姐”在舞台背景方面创新性地运用了山

水实景舞台。实景舞台的特点是抛开传统“三面墙”舞台的局限,根据实际的自然景色调整演出。在原社区中选择实景舞台体现了旅游环境与社区的融合,而社区也是其文化的根本来源,这种与现实的连接可以提高旅游者真实性感知。其次,“印象·刘三姐”中运用了能够融贯中西的审美元素,选取了人类各个族群皆有的爱情、自由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使不同的旅游主体与当地人能找到“共美、共识”的交接点。

四、原生、再生、衍生不同形态的比较

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带来的改变会促使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和方式发生变化。在原社区环境中,社区居民是文化的生产者和传递者,鲜有社区以外的新生力量对其文化的传承做干预。然而,在旅游环境中,传承人的角色会发生变化,在旅游活动中他们可以是东道主、表演者、小商贩等不同的角色。旅游项目的投资经营商、政府、社会团体与社区居民、旅游者等共同触发了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转变。而原生、再生、衍生体现了旅游环境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具体表现和转变。文章将以“印象·刘三姐”中民族文化元素山歌为例,说明原生、再生和衍生各形态以及在旅游环境中由于此变化而带来的影响加以考察传承之问题。

民族文化元素的原生形态最初来自于民间环境。先前,壮族民众没有书面文字,只能用口头语言和身体姿态等表达自我,民族文化中的民间文学发达。作为壮族民族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山歌历史悠久,歌圩产生发展是一个证明也是重要原因。为了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斗争,抒发思想感情,壮民最初运用本民族的言语措辞、韵律规则和赋比兴等艺术手法“生产”歌曲。这些歌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直接从生活,生产劳动中产生,都和生活情节联系在一起,它们同时也构成山歌最初的内容来源。而刘三姐传说中同恶势力做斗争,争取自由和爱情也是生产劳动、民众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山歌内容发展的需要,它自然就成为山歌表述内容之一。以民间社区环境为基础,以刘三姐传说故事为素材形成的原生形态山歌的历史从唐代而始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壮族先民所在地区湿热瘴毒,地处南疆而相对闭塞。刘三姐山歌原生形态在民众间自我传播和传承,在形态方面无本质变动。

“原生”与“再生”构成了传统文化存在形态的两个端口,一端指向过去,一端连着未来。再生形态是一种再创作,改编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使得原来自发传承的民族文化元素有了更多意识主体参与下的传承,传承方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是体现了时代背景环境的传承模式。在刘三姐山歌原生形态形成若干年并保持稳定的形态以后,20世纪50、60年代把刘三姐山歌搬上舞台引起了新的巨大反响。在长期一段时间内“刘三姐”山歌保持着依靠传统的方式自我传播和传承后,舞台剧(彩调剧)和电影《刘三姐》开始以人工干预的手法对其传承过程进行了再造。实际上形成了借助外界力量,带动主体主动意识的传承方式。

再生(tegeneration)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文学艺术从概念到生产过程,从流通到大众文化消费发生了质的改变。再生形态是针对原生形式而言。拿“印象·刘三姐”的山歌来说,其中的山歌来自民间,却是经过收集整理翻译了的;它们也与原初的山歌不同,这些山歌来源于传统山歌的母体,从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出发,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型山歌形式。其次,这种新型的山歌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舞台形式,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变化的形态,它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但始终不会脱离山歌传统美学神韵——程式韵律的音乐性。再比如:电影《刘三姐》把原来在民众间流传的山歌经过搜集挑选整理以后搬上了屏幕,依靠大众传媒的电影方式来流通,而原有的受众方也发生了改变,成为在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这样刘三姐山歌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就完全更新。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这个电影主要是宣扬了阶级思想,目的也与原来宣扬的伦理道德不尽相同。刘三姐山歌有了再生形态。20世纪50、60年代的刘三姐彩调剧、电影、戏曲等等属于这一类。而“印象·刘三姐”把桂林山水文化和原有的刘三姐传说故事进行资源整合,以实景演出为展演形式,借助了电影和歌舞剧的影响力,在旅游的环境中对山歌进行了改编,并成为旅游者的欣赏对象,由此“印象·刘三姐”山歌应该属于再生形态的一种。

《现代汉语词典》对“衍生”的定义为:较简单的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置换而生成较为复杂的化合物的过程。该词典同时列举了“衍文”一词用以说明“衍”字之感情色彩:衍文是因缮写、刻板、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因此,文章认为,衍生更为特别一些,是一种文化的外延。而且衍生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结构性,对母题的衍生可以产生不同形态的衍生结果。比如一种具体的现象,当它在社会中得到普遍认可和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一部分,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对某一个事物或现象产生衍生主要是指母题中的“元素”或“元素组”被其他来自于母题外的“元素”或“元素组”取代,这些被取代的“元素”或“元素组”可能是基础层,也可能是核心层。其次,再生形态往往在文化内涵上和原生形态有联系点,衍生形态却可以和原来的原生态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化导向,形态也不拘一格。比如山歌这个事项,随着发展成为壮族人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一部分,衍生出了山歌文化。“刘三姐”这个具体的文学人物,结合山歌文化又衍生出了“刘三姐文化”。在“刘三姐文化”的衍生下可以发生再次的衍生成为亚文化、实物的商品以及经济现象,如:“刘三姐”香烟,“刘三姐”的VCD、DVD、唱片等等经济形态。在此基础之上又能够形成“刘三姐”现代传媒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衍生的无限性可能会导致文化的泛滥,这也是旅游环境中开发民族文学艺术及商品应该克服的一个因素。

由此可见,在旅游的环境中开展的“印象·刘三姐”之中的民间文化元素山歌跨越了不同的形态,其传承的推动力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代表纯粹民族文化元素的对歌、歌曲、侗族大歌等由于其从流通到大众文化消费发生了质的改变,已经如电影《刘三姐》中的山歌一样是一种再生的形态。但是,再生并不应该一盘否定,尤其是像民族民间文学这样的“非物质文化”,积淀是相对的,变化则是绝对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但力求做到传承意义上的原汁与原味,应该深刻体会原生事物的内涵与再生符号的契合和统一。其次,在衍生形态上,由于其文化外延可以无限扩大化,而无限的文化外延一是导致原有环境扩大化;二是由于原有环境和联系的改变,由此可能再次产生多种导向的环境。对于多种导向的环境的不同探讨相杂合容易带来文化的泛滥,某些非正常异化的亚文化也容易由此出现。比如:有人认为“刘三姐”山歌中有很多的爱情元素,认为民间刘三姐是性爱的符号,这是一种衍生的亚文化形态。这些形态文章认为可以叫做异质形态,是衍生形态的一种。第三,因为衍生有多层次性和多结构性,如果是民族文化核心层次的“元素”或“元素组”被取代是民族文化失去其意义的根本所在,因而也无法再谈及传承。

猜你喜欢
文化整合刘三姐传承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试述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教学的文化整合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组建学院的文化整合与创新
刘三姐对歌
企业兼并后的文化整合边界研究
注目“刘三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