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文化 滋润书香校园

2009-09-09 05:42武石平
中小学校长 2009年7期
关键词:巴彦淖尔巴中校园文化

武石平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学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上,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原名“巴彦淖尔盟师专附属中学”。1980年更名为“巴彦淖尔盟中学”。2004年更名为“巴彦淖尔市中学”。1997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2003年跻身内蒙古自治区示范高中行列。

30年来,巴彦淖尔市中学一代又一代师生在探索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发展”的办学宗旨,把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发展当作学校生命力的本源,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优秀文化,滋润书香校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具有坚实的基础

从广义上说,教育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传承文化的手段。学校文化应以社会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为支撑点而发展,我校正是如此。巴彦淖尔地处河套平原,蒙语意为“美丽富饶的湖泊”。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巴彦淖尔隶属于九原郡。汉武帝时,改九原郡为五原郡,秦汉时期,河套地区已是阡陌纵横、水草丰美的富庶之地。数千年来,在巴彦淖尔境内,历朝历代多民族聚居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如:阴山岩画、恐龙化石、秦代长城、汉代古城遗址、古墓葬碑等:还有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民间书画、剪纸、民族音乐舞蹈、河套二人台、爬山调等,极具黄河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地域特色,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耕、游牧文化的二元杂交,带来了河套人的开放视阈;作为边塞重地,战火纷飞,铸炼出河套人的生存竞争体魄;黄河“唯富一套”的地利之便,养育了河套人纯朴、豪放的个性气质。自古灵山秀水哺育才俊之士,巴彦淖尔打造了河套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人文精神。巴彦淖尔市中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河套平原这块文化沃土上。但真正认识学校文化与河套地域文化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还是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如我们的校训,1993年制定为“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直白而富有现代气息,但内涵不广;2003年我们修订为“崇实、和谐、创新”,就更加典雅厚重,彰显了河套文化特色,收到了鉴往知来、古为今用的效果。巴彦淖尔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于地域文化,如组织学生举办河套民俗风情摄影展;师生深入临河隆胜乡高科技园学习无土栽培:到前旗乌拉特草原调查牧草生长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获奖:编写校本课程《河套文化艺术窗口》、《河套古诗词集锦》等;在教学楼设地域文化长廊,使校园环境富含人文、科教的意境和生机盎然的情趣,使教师学生意识到自己根之所在,使学校师生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我校文化立足的基点之一。

立足的基点之二是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革命精神的有机结合。传承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道德精华,它包括勤奋、朴实、仁爱、和合,正直、勇敢等等。可以说,我们校训中的“崇实”与“勤奋”“朴实”,“和谐”与“仁爱”“和合”,“创新”与“正直”“勇敢”有着接榫和传承的内在联系,同时又分别与现代革命精神中的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呼应扣合。多年来,根据校训精神,我们把这些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通过中学生守则等制度贯彻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内化为学生的优秀品德。学校适时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营造书香校园来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兴趣。学校还利用一些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为学生举办中华民族节日文化专题讲座,让中华文化之根深深扎在学生心中。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使巴彦淖尔市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首届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巴中已成为河套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巴彦淖尔市一张亮丽的名片,她汲取了优秀的历史文化的每一点营养,凝聚了师生的每一滴汗水,吸收了新世纪每一缕晨光,像一朵奇葩,绽露花蕊、散发清香。

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立体实践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是:人文校园、科技校园、绿色校园。其支持理论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作为空间表象和基础的校园景观文化,作为主体工程的校园行为文化、传统积淀的制度文化和学校灵魂的精神文化,巴彦淖尔市中学着力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校园景观文化建设高标准

巴彦淖尔市中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本着“实事求是,适用实用,简朴高效”的原则,以“崇实、和谐、创新”的校训为核心,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主线,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通过对学校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整理归纳,对校园文化与教育教学的有机整合,提炼校园文化的特定内涵,确定不同的文化主题,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体现学校特色,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和具有校本意义的教育资源。2001年,巴中请北京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院,以“人文巴中”为主题,对校园做了整体规划设计,以校门为中轴线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使校园布局严谨,主体建筑以白、灰、蓝为主色调,庄严朴素、神圣凝重,富有生机和活力。教学楼白色的墙壁上,用鲜红的大字书写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概括了巴彦淖尔市中学治校的灵魂。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学生公寓、餐厅错落有致。在主楼南僻“怡园”成为学生读书休闲的场所。图书馆卷帙浩繁,近10万册藏书,100万册电子图书,300种期刊杂志,让你徘徊于书的海洋,阅览室书香弥漫,橱窗前人头攒动。为了使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发挥教化作用,2008年,借30周年校庆之机,巴中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建设做了重新规划,把校园划分为“十大文化主题区”,依次是:

励耘楼(办公楼)设为“理念文化主题区”,在楼道、走廊挂有古今中外教育家有关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图文标牌51块;格物楼设为“科技文化主题区”,在楼梯过道、室内室外张贴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肖像、名言及科普书画等图文标牌35块;育英楼(东教学楼)设为“地域文化主题区”,在楼道间张挂了以河套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图文标牌33块;涵英楼(西教学楼)设为“名人名言文化主题区”,在楼道教室前张挂了古今中外名人格言、警句等图文标牌33块;益智楼(综合楼)设为“艺术文化主题区”,在楼道、大厅张挂中外著名大学简介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等图文标牌82块,楼内建有校史展馆,书画艺术、科技展馆和舞蹈室;赏静楼(宿舍楼)设为“环卫文化主题区”,在楼

道、走廊挂有有关环卫、行为、健康、思品等方面的图文标牌40块;养和楼(食堂)设为“餐饮文化主题区”,挂有图文标牌8块;体育场(活动区)设为“体育文化主题区”,挂有有关体育竞技和群体活动的图文标牌、浮雕若干块;怡园(楼南花园)设为“国学文化主题区”;校园中心草坪和校舍外墙设为“成果文化主题区”。立校训石、铺岩片路、建孔子雕塑,让校风、教风、学风及文化浮雕上墙,设宣传栏12个,展示学校办学成果,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我们认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立足于教师、学生达到“向真”的境界,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明白人生真理、科学真理,学会真学问,掌握真本事;立足于使教师、学生达到“向善”的境界,使学校师生具有“厚德载物”之心;立足于使教师、学生达到“向美”的境界,引导学生“爱美、赏美、创美”的清新格调和文雅情怀。本着这样的理念,经过不断建设,现在可以说我们整个校园古朴凝重中饱含勃勃生机,文学和艺术气息相融,书香与花香交织,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它不仅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场所,又是精神的外化文化的象征,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是“一幅立体多彩的画,一本极具吸引力的教科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高层次

巴彦淖尔市中学是一所具有30年办学传统的名校,她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制度文化属于校园的隐性文化,其内涵是学校师生“共同遵守特别约定”。制度文化可分为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学校的制度文化首先是校长文化。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首先是有好的办学理念和好的管理措施。巴彦淖尔市中学虽然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却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建校以来,经历了四任校长,几任校长都能谦虚学习前任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做到了在发扬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如民主化管理模式和人性化管理制度,始终是巴中管理工作的主体模式。其特点是能在以制度约束为主的理性管理和以情感沟通为主的感性管理中找到契合点。2007年学校申报了《创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的国家级课题,由校长担任该课题组组长,教研主任等任执行组长,由语文、数学、地理组分别承担该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该课题正在研究中。诸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弹性工作制”、“开放式”的管理形式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等,都形成了巴彦淖尔市中学特有的文化氛围。学校先后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变化的时代和人文精神的建立要求学校管理实现理念的转型、开拓创新。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不是为了限制人,而是为了发展人,为了塑造具有思想、精神、智慧和人格的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所以无论是制度的增删还是修补都经过各科室分别讨论和教代会反复论证。同时,学校各项工作都受学校教代会的监督,一年一度的教代会也是民主化管理的最集中体现。学校征求各科室、各教研组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教代会议案。教代会代表民意提出看法,在和校长的对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致力于改革管理体制,从校长到副校长,从环节干部到年级组长、备课组长都实行公开竞聘;实行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低职高聘向一线教师和优秀教师倾斜:在此基础上,新一届领导班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的办学理念。学校公开、公正、公平的管理思想以其极大的亲和力,使广大教师形成了主人翁意识,并进一步巩固了“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家园意识。学校制度文化成为了校园文化的支柱。

教师文化是学校制度文化的延展和结果,是全校教师公认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是教师队伍每一个成员默认并遵循的规矩,其结果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境界、教学风格乃至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情、气质风度及人格魅力等都可以涵盖在“文化修养”的范畴,其表现形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举止方面的表率作用。

巴市中学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其示范性主要体现在民主化管理和教师的表率作用两方面。学校在“名师文化”建设上、在“教师修养”建设上都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怎样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做幸福的教育工作者”、“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才华”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课题。巴彦淖尔市中学为了充分发挥名师效应,浓化学校的文化氛围,每学期都举办“名师讲座”、“名师论坛”,学校领导、特级教师、知名教师、学科组长轮流登台。内容涉及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知识及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大大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增长了学生才干。同时,在制度化管理中突出了“激励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特点,力图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展的制度空间。在培养教师方面,注重了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把教师引领到教育教改的最前沿,为教师提供新信息、新技术,提供各种课型比赛的平台。在树专业型、专家型教师群体的同时,塑造了教师的整体形象,使之在吸收中充实,在实践中完善。2008年巴中邀请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教师和巴中教师举行了联谊活动,开阔了教师的眼界。还和全国30多所省级示范高中建立了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学习访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新一代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巴市中学拥有了一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学为人师、行为楷模的教师队伍,形成了“观念新、教法活、重素质、重教风”的巴中人特色,构成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主体。

学生文化是学校教育理念、教育设计、教育模式和教育行为方面的文化体现。学校的学风是“立勤、存真、臻高”,这是形成学生文化的核心。“给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自主创新的空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学生文化建设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周活动,一是教师在教学教育和交往中给学生形成的“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情结。陶冶了学生情操,优化了学生的气质,美化了学生的心灵。

巴彦淖尔市中学文化周活动从每年五月的第一周开始至第三周结束。具体活动项目有:演讲比赛、辩论会、书法比赛、摄影和美术展览、科技发明制作展等人文才艺展示活动,这些活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同时还开展篮球、足球、排球、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跑、拔河、跳绳、踢毽子等群众体育活动。“文化周”活动涉及面广,班班出队,人人参与;主题突出,彰显特长,全面育人: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形式多样,有20余种。校园学生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实效。

校园课程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巴彦淖尔市中学积极进行课程、教法改革,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如语文组开设“古典诗词”、《史记》、《红楼梦》等专项研究课,生物组组织学生调查草原牧草生长情况,进行无土栽培实践,编写生物课研究性学习信息源提纲等。

高中新课程的改革也为校园文化构建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机遇。巴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阅览室、实验室、舞蹈室、绘画室、放映室全天候为学生开放,便于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成立了广播电台、文学社、记者团,出版了《红柳》报、《政教简报》,所有这些成为了学生施展才华的天地、学校宣传精神文明的窗口。学校还为学生聘任了美籍英语教师,学生和他们进行双边活动,不仅把纯正的英语口语教给了学生,而且把外教自然洒脱的风气引入课堂,把异国风情带入校园。巴中还和香港扶轮中学结为友好学校,进行联谊活动,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中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

校长、教师文化决定了学生文化的根本特质。校长、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交往中会形成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设置、组织与实施形式、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渗透。因此,巴中校长、教师的文化特征一定会反应在巴中学生身上。巴中学生以其“学法活”、“思想新”、“做事能力强”、“整体素质高”而著称。巴中毕业的诸多在校大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名学生”,诸多大学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行政机构、科研所和企业公司的优秀人才。

此外,“科技展室”、“书画艺术展室”的件件展品都是巴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晶,它们都是会说话、会唱歌、会表演的文化。2003年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全区重点中学校长及有关领导在巴彦淖尔市中学召开了“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充分肯定了“文化周”活动所取得的成就。2008年巴中30年校庆文艺晚会未邀请外地名歌星同台献艺,而是以本校师生为主体,精心排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使庆典晚会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演出圆满成功。这是对巴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次大检阅,是学生艺术才华的一次大展示,各地来宾交口称赞,社会各界好评如潮,纷纷肯定巴中校园文化取得的优异成绩。

三、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具有高远目标

巴彦淖尔市中学是育人的沃土,成才的摇篮。我们不断自加压力,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努力使学校丰厚文化底蕴。巴中虽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但已成为商界政要、文人学士、科技精英,读书传道、修身立德之圣地。她吸收了优秀文化的滋养,有着较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铸造了巴彦淖尔市中学前所未有的辉煌。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中学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内蒙古自治区奖励30项,巴彦淖尔市奖51项。2005年被评为全国百强中学,2006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示范基地,2007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首届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校,2007年被评为全国规范化示范单位,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国防生培训基地,2007年通过自治区教育厅验收,成为第二期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2008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改革实验基地。

巴彦淖尔市中学已崛起于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的河套大地上。尽管没有全市优先招尖子生的特殊优惠政策,而在全市与各旗县第一中学处于平等竞争的情况下,1996年至今,学校连续十三年获全市重点中学应届高考升学率、本科率第一,有15名学生获得了全市文理科状元,升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达35名,在全市重点中学名列前茅,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这一切绝非偶然,它是学校历史积淀的结晶,是巴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硕果。

我们认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进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同时,我们不应忘记,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现代意识、战略眼光、国际视野的有机融合,将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横向上的与世界接轨,纵向上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未来发展服务,整体上的拓展其范围、提升其品位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有鉴于此,我校提出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环境建设、教学质量上要达到“四个一流”,从而实现创建全国示范校的目标。

巴彦淖尔市中学始终如一地把校风、学风、教风、校训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三风一训”几经修改,既适应了改革大潮的节拍,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成为巴中治校的灵魂所在和精神依托,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巴中人的行为准则。教师敬业爱生、博学善为;学生勤奋学习、志存高远,全校师生祟尚实干、和谐、创新。“三风一训”勉励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成为巴中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的动力源泉。

巴彦淖尔市中学“文化建设”工作始终是在“社会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开展的,体现了社会文化交流的特征。我们把教育诠释为“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巴中教育的终极目的。

诚然,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绝非易事,但并非不能做到。多年来,我们要求学生“高一做合格的巴中人,高二做成熟的巴中人,高三做优秀的巴中人”,坚持“爱父母-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渐进性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发展,诸如开展三独(独唱、独舞、独奏)才艺比赛,开展课本剧《雷雨》和《项链》短剧表演,评选“我们身边的榜样”,组织朗诵、演讲和集体广播操、文艺会演等,已成为巴中教育活动的传统特色项目。我们相信,这些具体的文化活动总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在不知不觉之中,才智得以展现,心灵得以陶冶,人性光辉得以交织,学生们是实践于一时,而受用于一生,这也就是文化的熏陶和引领的永恒活力和无尽魅力,长此以往,就是学校的特色和教育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责任感和穿透力。

巴彦淖尔市中学将不负众望,奋然前行,全力以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让每一片空间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每一时刻都受到教育,将是巴彦淖尔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追求。巴中要力争早日进入全国示范高中的行列,成为自治区文明标兵单位、国家级文明单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理想和目标一定能实现,河套平原上这颗璀璨的教苑明珠,将会更加光彩耀眼。

猜你喜欢
巴彦淖尔巴中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The Analysis of the News Story: For More Chinese Firms,It Pays to Make It in the U.S.A.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调研巴中扶贫
作品选登
产业扶贫的“巴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