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及延期减持的经济学意义

2009-09-08 08:33赵明岚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0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赵明岚

◆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经历了一定时期的下跌,我国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首先得到实业资本的肯定,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及延期减持进入多发阶段,这些对于现在的我国资本市场来说,无疑传达了许多新的信息。探讨这些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对于增进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上市公司 增持 价值投资

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8月颁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修改决定,将自由增持的豁免申请由“事前申请”改为“事后申请”,鼓励上市公司股东增持本公司股票。办法发布不久,就有6家公司就先后发布了增持公告,成为2008年下半年A股市场增持运动的领军者。9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开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随后,中国石油集团率先增持上市公司6000万股,动用资金超过7亿元。紧接着,汇金公司、中煤能源、中钢天源、中化国际等随之掀起了一波“中”字头央企的增持潮。地方国有企业、非国有资本也积极跟进,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立体增持格局。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及延期减持的动因

(一)财务上的战略投资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及延期减持最直接的目的应该说是财务投资。2007年许多大幅上扬的股票的基础表面上看是业绩提升,其实这种业绩大部分都与自己核心业务的增长没有显著的关系。翻看2007年的公司业绩增长模式,交叉持股是最令人瞩目的,也是当时股市备受推崇的业绩增长方式之一。交叉持股实质就是一种财务投资。在牛市阶段交叉能较快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公司的业绩。经过暴跌,A股的价值投资已经显现,正是产业资本入市抄底的最佳阶段。因此,那些资本比较雄厚的企业会择机对有价值投资公司进行增持,实施战略投资。

(二)行业转型与并购的需要

行业并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重置成本是企业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经济周期处于阶段末期,股市运行又处于底部,市盈率和市净率都较低,这些都为上市公司间的并购提供了可能。上市公司因增持而演变成为并购将成为市场的常态。那些在下个经济景气周期中有发展潜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当前又处于估值低洼阶段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发生增持和并购。当然有些企业为了打通产业链条的两极,或者增强对自己产业有重大影响的公司的控制能力,甚至出于占有更大的市场消灭竞争对手的考虑以及为以后的兼并重组做准备工作的,也将成为增持并购的对象。

从不同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及延期减持的意义

(一)从供需角度上讲,改变二级市场上的供需结构

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价格最终是受股票供需双方数量变化所决定的。当购买者的购买欲望被各种原因激发出来时,就表现为市场上需求相对增加,价格就会快速上涨。相反,价格就会飞速下跌。当前,经济下行严重,预期收益减少被严重放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纷纷抛售股票,加上大小非集中减持,供给相对高于需求。因此,二级市场价格的暴跌就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而发生在2008年8月份后的各种市场投资主体的回购、增持及延期减持,无疑多少改变了这一供需结构,减少了供给的压力。对稳定资本市场、烫平振荡幅度有积极作用。

(二)从信息不对称上讲,释放价值投资信号

资本市场是个信息不对称的场所。虽然现在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但价值信息来源的成本仍然较昂贵,加上噪音的因素,甄别信息的真伪似乎都较以前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回购、增持或者延期减持等于是向一般投资者公开了不易获取的价值信息。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种信息都释放了增持者对被增持者的价值判断包括发展方向和潜力。可以说,股权的回购、增持及延期减持其实就是信息的优势方向劣势方的利益受让。

(三)从行为金融学上讲,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资本市场却是一个掺杂着复杂心理的交易过程,在心理因素主导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的状况下,比如:信心缺失,自信过度等导致资本市场会出现非理性运行。A股市场的下跌走向,信心的丧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所以,大量的增持、回购及延期减持不同程度地矫正了投资者被扭曲的预期,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

(四)从价值判断上讲,符合社会价值取向

一个优秀的公司和管理者除了崇尚价值投资外,企业的公众形象认可也是要考虑的重点。在人们普遍对资本市场明天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慌时,企业的回购、增持及延期减持,无疑很好地向社会诠释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取向。事实上,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只有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相匹配时它才能与时俱进,获得快速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康霖.金融学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崔巍.行为金融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