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明
火车上,两个法律系毕业生在热情地给很多人看手相,但与传统的看相不同,他们是通过手相看谁有什么病,然后再吃什么药。当所有人都惊诧于这种神奇之后,他们拿出了安利的产品……
“人们啊,我爱你们!可是要警惕……”,耳畔响起了这个警句的同时,感受到了满地的安利—除了前后几代直销员们的前赴后继,还有那么多门店的开市大吉,还有路边户外巨型广告牌的铺天盖地。
这里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当曾经做过的、正准备去做的和没有做安利的许许多多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其中很多优秀的人,不能像40年前安利公司的年轻创始人那样,也能鼓捣出点什么“利安”、“安安”出来呢?
安利不缺直销员,因为人有的是。安利敢在中国下大赌注,因为中国的很多人都想成为仅次于温安洛和狄维士两家族的、安利金字塔上的一块“浮雕”。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都跪着”。多少年来,只是因为这种对成功者的顶礼膜拜,我们不仅出不了麦当劳、沃尔玛、星巴克,甚至出不了安利—上述四家企业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四种风格迥异的赢利模式。
于是,第二个问题接踵而至,那两个法律系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做“正行”而转身入了安利的“偏门”,原因还是我们总是看到别人怎样的成功,然后自己摹仿。因这样的摹仿,古代就有“科举”的一条正路可走,现代人即使嘴里在说“活法多了”,但是,除了给安利当马仔,给雅芳扫街,被欧莱雅收购和玫琳凯整合之外,有谁活出了自己?
巴尔扎克的专业是法律,毕业后也是无法就业,但却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开始了艰难的文学创作,最终以自己深刻的法律功底和深广的社会阅历成为一代文豪。这里的最大启示是,独辟蹊径很关键。因此,当满地的人们都要靠安利来实现人生梦想时,第三个问题出现了—这个世界上,总是20%的人去赚80%人的钱,谁是真正的赢家?
当美国密执安州的一个小镇亚达城安利总部的电脑飞速将利润飙升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再也熟悉不过的温安洛和狄维士式的微笑。微笑,据说是自信的流露。而“他信”的安利崇拜者(直销员)们的脸上,据说不都是在笑着。安利总裁所说“安利在中国的销售方式十分独特”,其实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特别适合安利的东西—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心领神会的是,只要有这一点,什么安利和安利的什么,都会使人在“抹不开”中淡漠了友善,“从而将人与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明白了上述三点,我们才发现,安利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和对中国百姓的影响,却是大的不言而喻。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如果百姓都能冷静地按市场规律办事,如果中国所有的创业者和财富猎人都能别出心裁、创新不止,安利?哪里是什么奇迹?
“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20世纪之初,青年鲁迅就独具慧眼地强调“立人为本”的思想。意在独立思考,尊重个性,激扬创造。
如今,当“中国市场机会”如期而至,当“国家创新体系”如日中天,当“脑力资源”成为继石油、煤炭等之后最要开发的无价之宝,我们的人力资源却很难转换为“中国发明”和“本土财富创造”的时候,该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