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杰
《藤野先生》是鲁迅一九二六年发表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在这篇散文里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几个生活片段。传统教参上认为此文表达的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但笔者通过电大的学习,又大量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上述看法产生了质疑。我认为鲁迅先生不仅想通过此文歌颂藤野先生,更重要的是写他弃医从文的选择,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看过《朝花夕拾》我才明白,《藤野先生》开篇第一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是因为他在南京时感到无聊,为自己古老民族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到忧虑苦闷。可是到了外国呢?所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沉迷于个人享乐,根本没人考虑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危难等问题。这仍然使鲁迅感受到国内的陈腐气息,所以他决定到别的地方去看看,于是去了仙台,并在医学的专门学校结识了骨学教师藤野先生。
这时鲁迅先生是一个深沉的爱国者,已经下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同时他又是个科学救国论者,他选择了医学,这是他从小的志向,因为医生可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有病却被庸医耽误的贫民百姓。另外,学医还可以促进维新运动,因为他“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所以希望用现代医学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立志学医之后,作者又遇到像藤野先生这样千载难逢的好老师,他对鲁迅学医期望很高而且关怀备至。他对鲁迅在尸体解剖中的思想活动,也细心观察,这对鲁迅来说,真是一种幸运。但鲁迅为什么还要放弃做幸运儿,选择弃医从文这条路呢?《藤野先生》中虽没有正面交代,但文中大篇幅地描写了“匿名信风波”就是重要原因之一。一部分怀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看到鲁迅获得了较好成绩,便制造事端,故意凌辱他。鲁迅悲愤地指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鲁迅把个人受到的侮辱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对这件事坚决提出诘责。这场风波虽然平息,但在他的思想深处却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使鲁迅感到更为痛心的另一件事,是在课间放映电影时,他看到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军队杀害的同胞和麻木的看客,而他们却都有着强壮的体格。他深受刺激,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一个愚弱的国民,不论体格如何强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所以,鲁迅先生认为改变精神才是救国的第一要素。要改变精神,必然要首推文艺,于是他便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从而做出了弃医从文的重要决定。我恍然大悟: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仅仅是一种情感,确切地说是一种衬托,是一种考验,他真正怀恋的是自己那次举足轻重的选择。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难以割舍的一片深情是不容怀疑的,但他为了危亡的祖国和苦难的人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只得痛下决心,毅然割舍了这种深情,所以我更关注这种深情背后潜藏着的内涵。
从文的狂热促使鲁迅放弃了医学,他带着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告别了藤野先生离开了仙台,回到祖国。他一心想通过文艺来唤醒广大同胞的觉悟,使广大人民站起来,使中国逐渐强盛起来,不再被外国人宰割。可结果却难随人愿,正如作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做出的交代“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所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但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几句简短的话语蕴含了鲁迅半辈子的辛酸和凄楚,弃医从文之后所走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坎坷和艰辛。比如:拟办文学刊物《新生》,没有诞生就流产了。回到国内境况更惨,满腔热情从事文学的他只能在家乡中学里教化学和植物学。此后数年他只怀着失望与颓废的情绪,埋头抄录古碑,整理古籍。正如他说的“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他已经痛感社会的不合理性,不愿苟安于现状,然而从个人婚姻的不幸,到为事业奋斗的失败,四面碰壁,只有被闷在铁屋子里苦苦挣扎,直到一九一八年,离开藤野先生十二年之久,三十八岁的鲁迅才发表第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虽又陆续出版了《呐喊》、《彷徨》这样影响较大的小说集,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安慰。因为在他看来从文的目的不是写多少书,而是要以文学改造国民精神,但这个理想彻底破灭了,不管他在文章中怎样惊天动地地呼吁,人们依旧麻木,统治者依旧残暴,悲哀之雾依旧笼罩在中国大地的上空。当他意识到文学不可能使中国摆脱腐败的命运时,在文学方面他已经是硕果累累,但他却没有成功的轻松、欢快之感。相反,他感到的是理想破灭的悲哀。在一九二六年写本文时,经过实践碰壁的鲁迅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不得不承认文学是弱者的悲号,现实斗争使他认识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两地书》),当他在厦门写作感到寂寞时,他不免想起当年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弃医从文的潇洒劲儿,不能不感到悲哀,面对自己的失败,他连给藤野先生写信、寄照片的勇气都没有了。当初藤野先生慧眼识鲁迅,认为鲁迅是个人才,所以才不怕违逆时代潮流、不惜花费心思,想方设法鼓励帮助他成长。鲁迅却认为对于救国救民来说,学医条件虽好,但并不是第一需要,满腹爱国热情的他,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做宠儿的机会。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本应有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可事与愿违,他却走到今天这步天地,追求救国之道的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幻灭。虽然无悔,也使他感到遗憾和苦涩。如果鲁迅能像他当初想象的那样以文学唤醒沉睡、处于麻木之中的民众,实现了自己多年的理想,那么他会感到轻松、欣慰,也不会对藤野先生感到歉疚和不安。所以,鲁迅先生的念念不忘,是那次决定了终身命运的人生选择。鲁迅写《藤野先生》只不过把难以忘怀的记忆投射到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中罢了。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的鲁迅太怕自己沉沦了,他强迫自己通过回忆来重新体验自己经历过的激情、欢乐、悲哀和憧憬,使心灵的荒漠长出生命的绿洲,在幸福而忧伤的回味中得到慰藉和寄托,以便振作起来,重新上路。
至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字虽然短少,但都是文章反应主题思想的关键部位,起着统领全文或“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升华到哲理的高度,也是作者和读者最关注的地方。《藤野先生》开头,是写作者不愿和众多的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决定去仙台;结尾“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不正是激励自己继续写文章揭露敌人,报效祖国吗?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朝花夕拾》十篇文章反映的整体内容,作者弃医从文的重大选择看,还是从《藤野先生》的整体构思看,都是在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作者看来,一个国民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最起码的责任。不管是从这篇文章看,还是从鲁迅的一生看,鲁迅对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来说都绝对是个大孝子。但对鲁迅个人,从他弃医从文的重大选择看,他弃医从文的重大选择比之“火与剑”,无论如何也是一次遗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