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凤
笔者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在具体的语文课堂实践教学中,大胆学习并运用新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获益匪浅,收效甚丰。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正是学好语文学科所必须的。
一、探究性学习具有极强的问题性
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张载认为“在可疑处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而程颐则主张“学者先要会疑”。他们的观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问题解决了,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这种观点与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探究性学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具体化、多元化了。
如笔者在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跳水》这篇课文时,首先鼓励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自读完课文后,通过动脑思考,发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许多疑问:《跳水》这个故事中“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么跳的?”“结果怎样?”“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学生把这些问题摆出来,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发现这些问题、合作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知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培养了能力,锻炼了技能,真正学会了学习。
二、探究性学习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完全是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学生自己动脑发现问题,畅所欲言地提出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来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学习小学语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周总理为什么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爱戴、崇敬和怀念”这个问题,激励学生去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每位学生最少了解周总理五件事迹。学生各自行动了,这就是实践。在此基础上,组织了一次“我谈总理二三事”故事会,会上学生讲故事、谈感想,有声有色,气氛非常热烈。学生把自己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所得来的周总理的事迹材料,通过交流和汇总,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十里长街送总理》所表达的中心。也只有通过这些实践性活动,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灵魂得到净化,学生才会牢固地树立起“做人应当做像周总理这样的人”的人生观。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极好的教材。但是课文所描述的感人事件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来说,已隔了将近三十年了,对于周总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单是从电影、电视上了解那么一点点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帮助、鼓励学生解决“周总理为什么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爱戴、崇敬和怀念”这一问题就成了学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关键。而这一关键问题从课文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只有学生亲自去实
践,去自己了解周总理生前那一件件伟大而光辉的事迹了。
三、探究性学习具有极强的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是它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在于知识的拓展,在于融会贯通,在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迁移。小学语文教材中《月光曲》一文的教学,探究性学习就决不能只停留在这一篇文章中,音乐家何止贝多芬一人有卓越的音乐才华,何止贝多芬一人同情贫苦的劳动人民。世界上很多名歌雅曲、很多华吟典章,无不有它独特的创作背景,无不浸透着作者的一番心血。
因此,探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由《月光曲》联想到《江河水》、《二泉映月》、《黄河谣》等名曲,探究这一系列曲子创作的深刻意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知识的拓展,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合作研究,以《月光曲》为契机,从而弄清多首曲子的创作知识,实现学习的开放性。
岂止乐曲是这样,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优秀的教师绝不能禁锢学生的手脚,而是教授开放的知识,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求知过程中,才能自然地得到智力的提高、能力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所具有的开放性这一特征,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语文学科必须实施探究性学习
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不仅要紧紧跟上和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更要有超前意识,冲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才能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
语文学科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愈来愈显示出它在众多学科中的突出作用。听、说、读、写无一不是信息交流的重要能力,语文学科实施探究性学习,正是提高学生信息交流能力的活动过程。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及时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其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发展起来。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总会表现出其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特长。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就能及时发现学生所具备的特长,同时,也只有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具备的语文学科特长,才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发展起来。
探究性学习所具有的极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正是语文学科学习所需要的,对于文科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