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组织的研究

2009-09-06 06:26欧阳炜昊
计算机教育 2009年22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欧阳炜昊

摘要:课程组织问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向存在的不足,在组织过程中引入先进的体系和内容,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思路,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运用理论有效而科学地组织课程。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组织;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需要的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越来越宽,如网络、软件、信息技术等IT行业,广播、电视、出版、新闻等文化传播行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网络信息中心,各类互联网站等。合格的毕业生可在这些单位从事网络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网站开发设计、信息制作与传播工作,也可以从事网络技术管理和相关市场的策划与营销工作。根据Cisco公司和国际数据信息(IDC)共同发表的“网络人才白皮书”数据表明,计算机网络人才短缺将降低亚太地区的竞争力。

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的状况并不容乐观。一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生目标不明确,二是专业培养的方向定位不清晰,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能,也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做法,如任务驱动教学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学生只了解某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对于整体思路仍然比较模糊,所以,这些方法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组织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2课程组织的理论基础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组织则是课程的核心。“课程组织”的概念有一系列广泛的意义,课程组织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地方,广泛意义上可以指教学与水平间的联系,也可以指教育项目间的联系。放在最具体的水平上可以指各个具体的课时内容间的概念、实施或技能间的联系。其实课程组织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上来理解。宏观上是把具体的不同的课程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教育项目。微观上可以是一个课时或者一个单元的内部组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研室在形成课程理念、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课程要素或学生的学习经验序列化、整合化、连续化。芝加哥大学系主任贾德宣称课程设计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材料需要增强、重新安排和组织”。具体到每门课程,可以以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为依据,将要准备教授的内容科学而系统地组织起来的过程。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用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组织过程需要考虑一些影响和制约课程优劣的关键因素。首先是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内容反映课程目标。其次是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评估,同时考虑教师的教学理念。再次是考虑教学时间、地点以及教学设施等教学环境因素对课程的制约。最后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如果方法和教材已经确定,教师就要按照要求进行课程组织,而不能随意而为。

3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组织模式分析

3.1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中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组织模式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决策都是在一定的课程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这些价值观是一定的课程观、语言观、语言学习观及对课程组织的情景分析等诸因素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集中体现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目标中。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的目标不是来自课本,更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从社会、学生、学科发展三个方面来确定。

(1) 社会目标。这是站在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方面来考虑的目标。虽然社会目标并不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但作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高职院校,要为社会目标的达成承担责任,使得社会目标和教育目标相互适应和支持。比如,让学生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来帮助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

(2) 市场调研后的学生需求。如果把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看成即将销售的特殊产品,那就要考虑这种产品吸引什么样的目标消费者,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或吸引他们的消费欲望,如何将该产品与其他有竞争力的产品相比较。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将广泛的进行人才市场调查论证,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定位更加准确。归根结底就是企业需要什么就传授什么。比如,在“网络操作系统”这门课程中,通过图1的可以看出,Windows Server 2003目前在企业中的服务器软件市场中占用绝对优先地位。因此选择微软的Windows Server 2003这一网络操作系统软件作为学习平台。

(3) 学科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岗位技能的培养。采用职业能力表述的目标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是构建该学习领域里学习内容的基本成分。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为什么。培养的是面向岗位的技能,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岗位能力,既要保证实现当前就业需要,还要奠定持久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本专业培养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能适应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和网络应用与网站开发等岗位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3.2设置新型的课程组织模式

3.2.1用自下而上的模式组织课程的体系结构

在课程组织上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而不是知识的逻辑结构。也就是说课程的组织反映的是学习方式,而不只是在学科中被组织的方式。学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要素就是拥有必要的前提技能。在教会学生掌握当前技能的时候,首先要掌握哪些技能。学习有一个层次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包含所有的学生要达到最终的目标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全部目标。确保了在学习相关的高级技能之前,先必须掌握相关的低级技能。图2描述了学习层级结构,能力1是最终的学习目标,能力2和能力3是能力1的前提技能,能力4和能力5 是能力2的前提技能,能力6和能力7是能力3的前提技能。这就产生一个学习序列,学习者从最低的学习层级开始向上发展,从最简单的学习目标发展到更复杂的学习目标,最后达到学习序列中的最终目标。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本专业课程的层次结构可分为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网络管理技术能力、网站

开发技术能力和综合应用设计能力四种职业能力。每种职业能力由一组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组成,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的结构关系如图3所示。

3.2.2用模块化体系组织课程

根据网络技术专业知识、能力、课程结构要求,课程体系将学生的知识结构分为通识教育模块、职业岗位能力模块、专业技术能力模块、专业基本知识模块和公共能力模块五个模块。课程体系的层次结构关系如表1所示。

微观上,每门课程不按照某本教科书的章节,而是将一组逻辑相关的内容集合到一个自然的单元中,这些独立而完整的单元称作“模块”。模块的大小设置取决于工作过程和学生的接受程度。

3.2.3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采用整体设计、灵活开放的目标体系,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是教育理念的更替和教育视角的切换,标志着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3.2.4用混合式排序方式排序课程的内容

主要有循环式、矩阵式和混合式。

(1) 循环式。自始至终都采用同一种排序方式。如每个模块都是采用先给一个任务,然后以任务为主线进行教学。

(2) 矩阵式。整个课程单元都以非预期顺序排列。所有内容安排灵活,以教师实际教学为准。

(3) 混合式。循环式与矩阵式的结合。如整体单元顺序相同,但每个部分下设的具体内容可能以非预期的方式排列。

本专业每门课程都有侧重点,若只采用循环式,明显不适合,而且会显得课程的内容顺序很单调,缺乏生气。采用矩阵式,会使整个课程内容没有规划性,实施起来比较混乱。所以,可以采用混合式来弥补各方面的不足。

3.2.5用项目模式组织核心课程

传统的课程是围绕专业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学生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形成获得计算机网络的理论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学生承担了理解主要概念的大部分责任,特别是要自己负责从主要的概念中引导出更加具体的应用。

根据网络技术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本专业设置了网络管理和网站开发两个职业能力模块,每个模块有三门核心课程。其中,网络管理职业能力模块的核心课程有网络系统集成、网络故障检测技术和广域网络互联,网站开发职业能力模块的核心课程有网站建设与管理、Web应用开发和网页美工设计与制作。核心课程采用项目模式来进行组织。传统的课程,则强调逻辑或学科组织,项目模式既不像自上而下的模式那样围绕着基本的学科结构来组织课程,也不像自上而下的模式围绕着前提技能组织课程,而是以项目为中心,围绕着工作过程而组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计划。鼓励学生把他们的兴趣、心理需要和先前的经验带入到学习中来。课程序列应该允许学生随着自己的项目工作的进展,逐步学习日益复杂的知识和技能。项目模式支持发展性的组织原则,学生随着课程活动的进步而被赋予更多的责任。要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4结束语

课程组织是课程的核心,在专业建设中,引入先进的体系和内容,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思路,考虑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有效而科学地组织课程,可以为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许嘉豪. 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22.

[2] 张纯容,施晓秋,吕乐. 面向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62-65.

[3] 思科资助IDC研究表明计算机网络人才短缺将降低亚太地区的竞争力[EB/OL]. [2006-11-03].http://www.cisco.com/web/ CN/aboutcisco/news_info/china_news/2006/11_03.html.

[4]James T.Sears,J.Dan Marshall. Generational Influences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Thought [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oes, 2000,32(2):53-56.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