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瑞
2002年高考语文卷中出现的文言文翻译题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一个转折点。自此,“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为高考的必考题。其分值,也由最初的5分(2002年全国卷)逐渐增至10分,成为整张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难度较大。虽然考生一般都能说出句子大意,但想将句意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拿满分,还是很不容易的。通过分析历年的真题,不难发现,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选择与设定是独具匠心的。那些含有关键性词语或带有特殊语法现象的句子总是成为考查的重点。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得分点,将10分尽收囊中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将答题的要点归纳如下。
一、字字落实
文言文翻译要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
1.实词的落实。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汉语与之相反,以单音节为主。因此,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翻译,而是要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节词。
例1: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己。(2007年高考安徽卷)
译文: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例句中“是非”是两个单音词,要拆开分别翻译,“是”是指示代词,应翻译成“这”;“非”是动词,应翻译成“不是”。不能照白话文中的双音词“是非”去翻译。
2.词类活用也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名词做状语,数词做动词等都要在翻译中尽可能地体现出来。
例2: 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2007年高考广东卷)
译文: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
例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予以忠死君。(2007年高考江苏卷)
译文: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例4: 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年高考重庆卷)
译文: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
词类发生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上述三句中的“异”、“死”、“晨”都是词类活用。分别属于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做状语。翻译时必须增补上表意动、为动及相关内容的词语,即“感到(奇异)”、“为……而死” “在早晨(或‘一大早) ”。如果不能识别并体现词类活用现象就很难获得满分。
3.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也是考查的重点。在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
例5: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2005年高考山东卷)
例句中“剧”的常见义项有:厉害,严重;复杂,繁多等。根据语境可知“繁多”义项最合适。此句应译为: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4.除了上述的单音节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现象外,还有古今异义词也是文言翻译中考查频率较高的要点。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差异的词语,万不可以今译古。
例6:及得召见,遂见亲信。(2008年高考江苏卷)
例句中的“亲信”是“亲近信任”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常指“亲近而信任的人”。这句话正确的翻译是: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5.实词因其表意的重要性多为考生所重视,虚词因不能单独充当语法成分而往往为人所忽视。统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虚词尤其是复合虚词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
例7:谥号所以垂之不朽 (2008年高考宁夏、海南卷)
例句中的“所以”,由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构成,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式,可译为“用来……的方式”。
例8: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2008年高考江苏卷)
例句中的“何意”,由疑问代词“何”与名词“意”构成,询问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为什么”。
除了复合虚词,对单音节的虚词例如“于”、“乎”、“以”、“之”、“而”等字也要根据语境及句义做出准确的翻译。
二、句式体现
文言句式是文言翻译的第二个考查要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必须体现出不同句式的不同特点。文言文的四大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是必须要掌握的。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有判断动词“是”,整个句子要翻译为“……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多为主语、谓语、宾语)补全;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还原、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9: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高考辽宁卷)
例10: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2007高考湖北卷)
例11:罪细且不容。(2007高考安徽卷)
例9中的“不之杀”是一个宾语前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之”调到动词“杀”之后,译为“不杀它”。例10中的“槐一株”是一个定语后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定语“一株”调到中心语“槐”之前,译为“一棵槐树”。例11是个无语言标志的被动句,“不容”要译为“不被宽容”。
固定句式是除文言四大句式之外的固定结构,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要用其固定的意思来翻译,不能想当然的意译。
例12: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全国卷)
此句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正确的翻译应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13: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此句正确的翻译为: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
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不亦……乎?(表反问语气,译为“不……吗?”、 “难道不……吗?”)等。
三、修辞活译
对文言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要灵活对待,直译不通,就要根据其修辞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运用了比喻辞格的,要抓住喻体特点进行形象性的翻译;运用了借代手法的,要将借代的本体点明;运用了互文的,要将上下两句合在一起去翻译。虽然在高考试题中对运用修辞格句子翻译的考查很少,但我们的教材中此类知识点并不少见,也不能认定现在高考考查的少,以后就不会增多。故举例如下做以说明以便有备无患。
例1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
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例15: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此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就很容易翻译得有问题,理解起来有偏差。
例1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清楚就会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同样修辞手法的句子还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的《阿房宫赋》)应译为:每隔五步或十步就有一座楼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应译为:在(坟墓)的周围种满了松柏和梧桐。
字字落实、句式体现、修辞活译可谓文言文翻译的三要点。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考生应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备考过程中,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而做到胸有成竹,落笔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