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SA8000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2009-09-05 04:10吴静斐
关键词:缺陷国际标准

吴静斐

摘要: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进步,是跨国公司推动的一个结果,也是跨国公司先进管理理念普及化的一种体现。然而尽管SA8000旨在推行共同的社会责任标准,在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被削减的今天,它非常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力工具。本文尝试从SA8000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存在的缺陷并联系中国国情进行剖析,揭露其不标准的原因,寻求“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二方审核。

关键词:SA8000 国际标准 缺陷 第二方审核

1 SA8000不合理之处

1.1 定义不准确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九大要素。这9个方面全都是涉及企业对劳工保护的。而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包含自然人的社会责任、政府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当然,SA8000是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的,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怎会单单为了劳工保护?还应该包括提供社会就业、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保证等等很多内容。其中企业保护劳工的社会责任也只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项。因此说SA8000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管理体系是以偏概全的。《质量文摘》的伊丽莎白·拉森指出:“如果工厂环境让工人感到不舒服的话,是很难生产出优质产品的。漫长的工作时间、不安全的工作条件、不公正的工资待遇、歧视性的政策,必然会使员工不满、产品质量下降。”这是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的常识,而且是正确的管理方法,但是正确的完美的东西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就象牛顿并没有真的实践一下“用杠杆把地球锹起来”一样。同样的道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之一。中国政府不是神仙,不可能将中国的发展一步到位,先要保证有的吃,然后才能关注营养膳食。

从获证组织的国别分布看,中国最多,附件、服装、电子、鞋、家用器皿、珠宝和钟表、包装、房地产、纺织品、玩具等10个行业的34个组织获得认证,占总数的22.7%;其次是意大利;印度附件、农业、服装、建筑材料、化学、建筑等6个行业14个组织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SA8000的相关利益机构声称:“SA8000已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认同”,而实际上,西方国家的消费者或社会各界对SA8000的了解不多,获得认证的组织寥寥无几,美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也尚未承认SA8000标准。其主要的支持者是跨国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麦当劳等。其结果是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扩展到了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获得此项认证的组织占绝大多数比例。根据SAI于2007年10月30日对外公布的数据,来自40个国家51个行业的492家企业取得SA8000的有效认证。其中中国企业有效认证的是59家,足以见得中国十分愿意与国际接轨并且为之努力。

1.2 实施硬件不合理 一般的国际标准都是标准和规则制订后,吸引企业主动申请认证。但是从SA8000的发展情况来看,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例,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跨国购买公司的压力下被迫进行,几乎没有企业为了提高其劳动保护的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或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而主动申请SA8000认证,具有很强地强迫性。

其主要原因是高昂的认证费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据调查,以300人为例的工厂其认证费用大约为9000美金,但认证SA8000是个系统工程,为了便于认证过关和少走弯路,一般都得请顾问公司帮申请认证企业做相关的认证准备工作,其顾问费却高达10多万港币,一般的企业都很难达到认证的要求,顾问公司往往会鼓励和帮助申请认证企业进行做假操作,这笔隐形费用却更加的高,而且都没标准。另外还有每年复检费用,等等,相比ISO9000和ISO14000来说,认证SA8000的费用要高得太多。使SA8000很难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推广,最终也抑制了SA8000走向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另外,由于跨国公司以SA8000替代其公司守则,进一步地加强对供应链控制包括对供货企业生产成本利润机制的控制甚至技术秘密的控制,使得生产企业在低利润甚至零利润的状态下勉强运转,无力提供能力来改善劳工待遇。明显违背了SA8000对劳工保护的理论初衷。

1.3 认证机构局限性 ISO9000和ISO14000在各成员国都设立合法的有办事机构,认证条件,程序等都是标准化和公开化的,各国的企业在各国的相关机构认证就可以了。而SA8000只是由美国的一个民间小机构制订推出来,全世界到目前为主才有9家认证机构。没有设立认证机构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必须向国外的这9家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但是整个认证经营活动是发生在申请企业的所在国家内,应该受企业经营活动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约束,这就又造成了这种认证经营行为往往超越了申请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规定,成为非法的经营行为。我国就属于这种状况,要求我国出口企业短期内都获得认证是不现实的。

1.4 西方化推行SA8000 一些在别的体系上避开的问题在SA8000标准中提了出来,在将来会逐步流行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批发商为了留住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从讲道德的工厂进货,这是他们在商品销售中所提供的另一种含义上的质量和卖点,是一种竞争的工具和手段。它是一套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道德规范,按理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明显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责任的标准也应该不一样,但SA8000规定的标准却是以发达国家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发展中国家,直接把社会标准与经济贸易挂钩。这对我国多数出口企业来说很难达到,而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也不易完全达到。

在WTO框架之下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谁若违反,就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与制裁。SA8000虽然称不上是“帝国主义的阴谋”,但它确实具有贸易壁垒的作用与性质,发达国家在强制推行SA8000背后,也有着不可否认的利己的主观动机。

欧美国家强制推行SA8000标准,在法理上以《世界人权宣言》等为依据,在经济上则是以“劳动力倾销理论”作基础。他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未能遵守国际劳工标准使工资水平极低,而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很高,这就使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不公平地位,造成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因此发达国家就要以国际劳工标准作壁垒来对付发展中国家低劳工标准的冲击,保护本国相应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为此,他们就会对违背SA8000的企业产品采取征收附加税、限制或禁止进口、强制性贸易措施,利用民间力量和公众舆论遣责等措施。这样就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既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又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协调发展。况且,强者制定规则、标准,弱者跟随执行,这本身也是一种不公平。

我国企业一直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进入2008年后,国外采用技术壁垒更有针对性、涉及面更广。美国政府早在2003年底专门拨款100万美元要求SA8000加快在中国和越南的推广,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商会组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超过一半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实施SA8000标准,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2 SA8000何去何从

作为一项国际标准,SA8000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且不少企业的劳动生产环境和条件尚待继续改善的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挑战。就目前我国企业现状而言,按照SA8000规定,生产企业如果达不到其要求,相关的进口方就可能阻止其产品的进口。面对SA8000,是主动采取策略应对还是被动接受,都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考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最高立法机构已经通过相关的三个国际公约和宪法修订,大大改善了SA8000标准在中国转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早在2003年11月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企业高峰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呼吁跨国企业应该超越单纯的经济活动,担负起更加广泛、更加体现人本精神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具备高度的社会意识,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实现长远、持续的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国内理论界对SA8000认证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认鉴委已经表态不宜在国内推广SA8000的认证,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提交认证的企业明显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从我国的大部分认证SA8000的企业来看,几乎全都是被跨国公司迫使的,由于SA8000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不大,国外的消费者也普遍不了解SA8000,SA8000只是目前几百个公司社会责任守则中的一个,跨国公司要求其供货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建设不一定要进行SA8000的认证,如现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的第二方审核就已经很普遍,据初步调研的测算,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有超过35000家企业已经通过第二方的社会责任审核,而全国通过SA8000认证的才有50多家。所以跨国公司面对国内理论界对SA8000的批评也存在积极推动SA8000认证的担忧。如在国内最积极推行SA8000的沃尔玛,却收到了国家工会对其有意不设立工会的质疑,从而又闹出了经常讲劳动者保护多的机构并不一定确实保护劳工的国际笑话。

3 SA8000标准影响下我国的对策

政府对策:①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③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④发挥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⑤加强对SA8000知识的研究、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⑥加强国内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工管理,改善国内劳工条件。

企业对策:①重视本行业劳工标准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要善于充分发挥国外代理商和当地营销人员便利收集信息的作用,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对策措施。②学习借鉴西方国家企业处理生产成本增加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二者关系的成熟经验。③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劳工标准,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SA8000贸易壁垒。

不管怎么样,SA8000导入中国引起的争论,已经把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引入了中国,也给中国的企业家补了一堂国际课,对我国各类企业都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企业经营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已经迫在眉睫,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不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新型文化建设的企业或企业家将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面临很大的社会压力甚至会被社会淘汰出局。

SA8000标准认证无疑是从外部构筑的一道保护环境保护劳工利益的屏障,是针对“血汗工厂”的“大棒”,是劳动者的“保护伞”。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只是由于其存在的不科学和不系统及不可操作的缺陷已经注定了SA8000如不修改便不可能成为国际标准,最多也是如目前的做法,成为某些跨国公司替代其社会责任守则的民间体系。

参考文献:

[1]黎友焕.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2]梁桂全.黎友焕等.2007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

[3]黎友焕.世纪之交对社会科学的遐想与呐喊[M].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缺陷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CTTC中纺标:国际标准诞生记
且虔诚,且宽容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我国专家制定首项缓释肥料国际标准
我国主导的未来网络国际标准即将发布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
最新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