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

2009-09-05 07:2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白 强

摘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分阶段进行,其阶段性内容为:大一阶段以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就业形势、职业意识为主要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大二、三阶段以职业兴趣测评、职业目标确定、计划拟订、职业实践、交际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专门教育与实践;大四阶段以择业就业观、求职技能、求职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进行择业就业教育。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解剖自我、分析社会、加强准备、目标修正”等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途径建议;提出了“完善教育服务机制、开展职业辅导、建设专门队伍、健全职业实践体系、培养综合就业能力”等高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3-0061-06

中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尤其在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影响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在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下,除少数优秀大学毕业生能实现成功就业外,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所适从,盲目择业、仓促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就业,不安现业、重新择业、频频“跳槽”的事例也比比皆是;没法就业、暂时失业的大学生也随处可见。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受就业市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略。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欠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相继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认识上有误区,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二是职业实践教育的内容还很不系统,很不完善。中国现行就业指导模式还是“上世纪90年代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逐步形成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进行择业技巧包装和一些简单的职业指导”。这种临时突出型的就业指导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就业形势的需要。不少高校是在大学生临近毕业,面临择业和就业时才以几场“模拟招聘会”、“就业动员会”或“专家报告会”等形式草草收场。三是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完成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高校应当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教育。

一、大学生职业生源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合理、科学地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大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

“一个人若看不到未来,就把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把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高校应当首先抓好大一阶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前景,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1重视入学教育

搞好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开展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刚刚跨入高等学府的大一新生还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他们在中、小学几乎没有受到过职业教育,更谈不上职业规划。他们既对大学充满美好憧憬,同时也面临着学习和生活上的许多困惑,不知职业规划从何做起。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认知”、“环境适应”、“角色转变”三个主要内容。“环境认知”就是要引导大一新生正确认识大学,了解大学办学目标、教育教学方法和特点以及人际关系环境的改变等;“环境适应”就是要在“环境认知”的基础上,能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努力使自己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角色转变”就是要引导学生从高中生尽快转变为大学生,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

2加强专业教育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既是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将来立足社会、谋求发展的基础。加强新生的专业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尽早为职业生涯规划作好初步的打算,确定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大学生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应当立足于个人所学的专业,这就要求高校要切实搞好大一新生专业教育。其主要内容为三个方面:专业培养目标教育、专业培养规格教育、专业的社会职业情况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教育是指高校应当引导大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专业培养规格教育是指高校要通过教育使新生明白本专业的培养要求和完成学业的基本条件;专业的社会职业情况是指高校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在社会上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情况,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作好心理准备。如果学生的职业兴趣不在本专业,也可以通过调整专业、辅修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等途径作好将来职业生涯规划。

3搞好就业形势教育

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重点在于“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教育。即让学生提前了解本专业就业趋势和形势以及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既是增强学习动力的需要,也是使学生作好充分就业准备的需要。高校应当教育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只有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并从各方面努力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4强化职业意识教育

“在美国,当中学生上到高中的时候便有专家对他们进行职业兴趣分析”。针对中国教育实际,职业意识教育宜早不宜迟,应当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完成。职业意识教育的重点应当是“职业内涵”、“职业要求”和“职业竞争”三个方面。职业内涵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职业、职业有什么特点、职业和事业之间有什么联系,明白职业是自己将来立足社会的基础。职业要求教育是指高校在开展系统的职业种类、特点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各种职业具体要求的介绍,让学生尽早了解职业的不同条件和要求。职业竞争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社会职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没有职业竞争就没有职业发展,从而树立起勇于进取的意识。

(二)大二阶段的职业目标引导和素质教育

大学二年级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积累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并在职业目标的指导下,自觉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心应当放在四个方面。

1强化职业认知教育

大学生确定个人职业目标,并不是个人的主观臆想,而是建立在充分的“自我解剖”和各种职业要求的基础之上并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关于个人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