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西亚非洲司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演变,金融危机爆发并持续蔓延,包括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受影响,非洲国家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非洲国家的出口收入锐减,外资和侨汇收入大幅下降,发达国家自顾不暇,对非发展援助资金捉襟见肘。非洲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2%。不足2008年的一半。面对共同的严峻挑战,中国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同非洲国家一道,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克时艰。2009年以来,中非经贸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中非友好往来日益密切。2009年新春伊始,胡锦涛主席首次出访即对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非洲4国进行了访问。此访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扩大和蔓延,包括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郑重承诺,尽管中国自身也面临困难,但是中方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胡锦涛主席强调,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中非越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克时艰。胡锦涛主席的郑重承诺充分表明了中方帮助非洲应对危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真诚愿望,受到非洲国家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6月,贺国强同志访问埃及,进一步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中非友好不断深入人心,为中非经贸合作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非贸易回升势头明显。2000年以来,中非贸易连续8年年均增长30%以上。2008年达到1068亿美元,是2000年的10倍。2009年以来,在全球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中非贸易也出现多年罕见的下降。1~4月进出口总额226亿美元,同比下降32%。中国对非洲出口微升,达到142.4亿美元,同比增长0.5%;自非洲进口83.7亿美元,同比下降56%。今年前4个月,中非贸易额降幅逐月收窄。回升势头明显。为扩大从非洲国家的进口,中国政府自2005年开始,陆续给予非洲31个最不发达国家466个税目(2008年中国海关税则8位编码计)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09年3月底,中国从非洲累计进口受惠商品7.6亿美元。中非贸易的健康发展对双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十分有利。
对非投资成果显著。中国政府一直鼓励有实力、有信誉、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到非洲投资设厂,开展互利合作。截至2008年末,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约50亿美元。2009年1-3月,对非直接投资达1.98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非洲国家面临资金短缺的背景下,中国对非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充分表明胡锦涛主席年初访非时关于扩大对非投资的对外承诺中方正在积极落实中。目前,经商务部核准或备案的在非中资企业超过1000家,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
为支持中国企业开展对非投资,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在非洲建立3-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非发展基金由国家开发银行出资设立,对到非洲国家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和项目参股支持。目前,已投资近4亿美元支持21个项目,将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近20亿美元。境外经贸合作区将为企业对外投资搭建平台并提供配套服务,为国内企业创造良好稳定的投资环境,引导其开展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赞比亚期间,亲自为非洲首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赞比亚经贸合作区揭牌。目前,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埃及、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等国的合作区项目正在建设中。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8项举措落实成效显著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了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举措,受到非洲国家的热烈欢迎。两年多以来,在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中方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高效务实的原则,积极落实8项举措。目前,落实工作总体顺利,已取得积极成果。截至2009年3月底,中国已向2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优惠贷款,支持42个项目,向4个国家提供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支持4个项目。非盟会议中心于2008年12月开工,预计2011年竣工。免除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无息贷款债务基本完成。扩大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受惠商品范围全部实施。为非洲培训了1.1万人并派出125名青年志愿者。其他各项举措也在按计划积极落实中。
中非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2009年,是中非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中非合作论坛第4届部长级会议将于第四季度在埃及召开,会议将全面检视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情况,规划未来3年中非在各领域的合作。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非洲国家加强与中国合作、借鉴中国发展经验的愿望强烈,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抓住机遇,进一步发展中非经贸合作,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中央对非工作部署、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稳外需、促内需、调结构、保增长”部署。商务部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积极探讨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非方需要的合作方式,不断提高合作质量,丰富合作内容,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中非合作论坛经贸工作。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双方开展集体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和互利合作的有效机制,有力推动了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应继续发挥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性作用,如期保质保量落实8项举措,确保有关项目建成,建好、取得成效。同时,本着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充分照顾非方关切,研究出台对非务实合作的新举措,确保第4届部长级会议取得成功,不断推进“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二是选准重点合作领域。提升农业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工业建设、培养各类人才,是广大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也是非洲人民的殷切期盼。中国在上述领域具有成熟适用的设备、技术和经验,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策、金融、法律和信息服务,积极鼓励和引导双方企业在有关重点领域开展互利合作。
三是不断丰富合作方式。应着力推动中非合作加速转型,从以贸易为主转向贸易、投资、服务,技术,项目承包等多种方式并重。在推进一些带动全局的大型合作项目的同时,引领双方中小企业的合作与发展。中方将继续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等方式,带动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并将继续通过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等方式,集聚投资合作项目,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
四是坚持真诚友好,平等互利。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访问纳米比亚期间召开的驻非中资企业座谈会上,向企业提出了“牢记使命、服务大局,信誉至上、质量第一,促进和谐、造福当地”三点希望。中国企业要努力用一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树立讲求信誉、崇尚质量的良好形象,还要积极与当地社会和谐相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公益事业、培养人才、保护环境等方面,为当地多做一些深得民心的好事实事,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长远发展。
胡锦涛主席指出,经济合作是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动力。中非经贸合作长久发展的根本,在于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只有让中非双方人民都真正从合作中受益,才能实现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相信通过中非双方的共同努力,中非经贸合必将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全面发展,进一步造福中非双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