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科谭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疑问与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构,表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掌握,设疑能充分发挥启发功能,使学生的思维起伏跌宕,把知识融入其中.
设疑的主要途径有四.
其一是学史设疑.化学带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并始终推动着人类文明.化学史实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通过化学史巧妙的创设情境,把现成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科学探究过程,提示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例如在空气一节中的拉瓦锡发现空气成分过程的教学设疑:
1.拉瓦锡是如何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空气?
2.如何“看见”钟罩内有无剩余气体?
3.吸入水的体积与消耗的助燃气(氧气)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空气中供给呼吸的气体是哪一部分?(小鸡在剩余气体中不能存活).
经过一系列的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融入化学发展进程之中,并同先辈的化学家们“一起”去主动探索.同时获得人文教育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是从身边化学设疑.化学实用性很强,与生活、生产戚戚相关.从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手段设疑,从学生亲历的事物中和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抓住时机,巧妙地提出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期待关注而又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发他们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专心听讲,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炒菜的油锅着火用什么方法灭火?祖先造“灭”字加一横是什么用意?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灭火方法.在学习金属的活泼性时设疑:目前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用什么方法鉴别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呢?一个“为什么”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再如水不能无休止地溶解蔗糖,这是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这无疑中的质疑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的思维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在学生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物,不是问题的问题,只要教师善于挖掘与设计,就能成为教学中一个绝妙的设疑情境,为教学添光彩.有时,一个问题牵动学生到课外去探究,既可加深其思维深度,又可发展其思辨能力.
其三是通过化学实验设疑.化学实验能在实验室中再现各种化学变化,便于人们去观察、学习和研究,一个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不仅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资源,而且为教学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从中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时还可以创设连环实验.例如在白磷的燃烧实验中,水中的白磷因不接触氧气而不能燃烧.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设疑:“能否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白磷在水中燃烧是不可能的事,经教师这么一问,立即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了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产生学习科学概念的欲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经讨论和实验后,加深了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其四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时段,有不同时段的设疑.上课伊始,采用设疑启思,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像新闻联播一样读一则简讯:澳大利亚发生多处森林火灾,烧毁数千顷森林.据悉,一对夫妇为了躲避大火钻进地窖中,但最终未能逃离灾难.为什么?学生急于知道其中奥妙,而专心听课.在教学高潮时段设疑,消除学生疲劳,突破重难点,调动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分子概念时忽然学校食堂飘来饭菜香,教师灵机一动,为什么会闻到饭菜香呢?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在结课时段巧置悬念式的设疑.例如在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第一课时讲完木炭、硫、磷、铁丝燃烧实验后,问:“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一句“且听下回分解”产生盎然的余味.如在讲中和反应时,当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完全时,溶液由红变成无色,这时又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又由无色变成红色,问“为什么?”魔术般引起学生解疑.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设疑策略.
其一,设疑应该为学生的认知服务,为教学服务,同时要面向全班学生,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其二,相机行事,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要具有独创性,佳作天成,无斧凿的痕迹.要富于启发性,唤起各种知识的联系.其三,做到问题一出,悬念顿生,奇峰迭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不能悬念一过,平淡无奇.其四,应该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摘得到”,要尽力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大有用武之地.
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设疑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性,能加快把知识向素质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学智慧中闪光的灵感,通过设疑,激发兴趣,因势利导,课堂教学,方能高效.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