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兵
社庆是很多出版社的大事,尤其是逢五、逢十的周年大庆,更是值得出版社大张旗鼓地庆贺。正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建社55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该社社长、总编辑杨西京。
《出版参考》:今年是轻工业出版社建社55周年,回望历史,轻工业出版社抓住了哪些历史机遇,采取了哪些措施,方取得今日的成绩?
杨西京:55周年前——1954年,轻工出版社诞生在一间小旅馆里,当时只有几个人。如今的出版社,已有600多人,形成了拥有图书、期刊、音像、网络出版形态的传媒集团,在出版物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拥有了轻工出版、瑞丽,都市主妇、万千教育、万千心理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在国内进入了大社、名杜行列。
55年的发展史中最主要的机遇是两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的机遇。二是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机遇。其中最重要、最快的发展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轻工社经历了“实力由弱到强,规模由小到大,品牌由无到有,产品形态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其变化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出版社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增强,由一个科技小社进入了大社行列;二是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主业,即专业特色和生活特色;三是市场地位不断提高,在业内有了一定影响力;四是培育了自有品牌,包括轻工出版、瑞丽、都市主妇;五是产品结构由单一到多元,过去出版社只以纸介质图书为主,现在有了期刊、音像及数字出版。
从为社会和行业所做的主要贡献看,我们用生活书记录了30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社《大众菜谱》被列入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0种书之列,成为中国菜谱第一本,我们用专业图书为轻工行业的科技进步及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55年来,轻工社之所以能够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而发展,能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提高,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明确了作为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就是我们坚持了在发展中形成的出版宗旨和出版理念,这就是:“科学、有益、实用、时尚”和“为了生活更美好、为了行业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这也是半个世纪来我们找到的市场定位,离开服务社会、服务读者,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
《出版参考》“瑞丽”已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我国,拥有如此知名品牌的出版社并不多。有很多出版社认为读者只认图书和杂志的内容,对出版品牌并不敏感,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轻工业出版社在打造品牌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同行分享?
杨西京:这和我社“树品牌”的理念有关。传统出版社一般对品牌不重视,只做编辑出版。而现代出版业就不同了,品牌关系到出版能否做久。国际大企业的经营过程一般是:产品经营、品牌经营、标准经营(如麦当劳),传统的出版社还停留在产品经营上。品牌经营不仅仅是一本书的经营,涉及到出版企业的整体形象、理念、产品质量及服务。其中产品质量更是重要因素。我社提出品牌战略后,就对以上因素格外重视,如瑞丽创刊之始,就将其品牌理念清晰化:
瑞丽品牌内涵明确为:出版理念——瑞丽伴随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出版宗旨——设计美丽、设计生活;编辑方针——实用、时尚。
理念的清晰和内容的一致,就能在读者心中树起品牌形象,当品牌形象在读者当中树立起来后,某个产品的概念就淡化了。同时,必须要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差异化的特色就是品牌。如瑞丽提供的时尚,不是一般的趋势介绍,而是提供实用型的方案给读者,这就是实用的时尚具体体现,也是她的特点所在。
瑞丽品牌成功还在于:能将境外优良的期刊资源成功地转化为适应中国本土需要的精品;特色的理念能贯彻始终;刻意培养了一支拥有丰富办刊经验的团队,很好地掌握了发行市场的领先优势。
我们在图书品牌的打造上也秉承着树理念、做精品、重服务的塑造品牌的方针,形成了科学、有益,实用、时尚的出版理念,并通过日常工作细节。让轻工出版、现代人食谱、万千教育、万千心理等图书品牌逐渐深入读者心中。固然,图书品牌较难树立,必须持之以恒。调查显示,图书经销商、部分读者对出版社还是有选择,这说明他们对出版社树品牌还是有意义的。轻工社下一步将着重在打造主品牌和子品牌上下工夫,通过优秀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让轻工出版这一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出版参考》:作为我国第一批享有网络出版权的50家出版社之一,轻工业出版社在做实图书、期刊主业的同时,成功实施品牌延伸,抢占数字出版的前沿,在数字出版领域,轻工业出版社有着怎样的规划?
杨西京:当前,互联网和数字内容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阅读形式和出版形态,这对传统的出版产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我们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体系中提出实现三大转变,之一就是:由以纸介质出版为主向与数字出版互补、互融、分享的转变。我社在网络发展方面起步较早:进入互联网较早(2001年开始建立网站、开发软件,为传统出版服务);获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较早(2003年12月)。
现阶段,轻工社在数字出版方面也确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大致思路:
方向:开展网络经营和增值服务;定位;内容制作、提供及经营;架构;管理与经营分置,主要方向和任务:内容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电子书、手机书或杂志、在线出版、图片库,打造产品提供平台;服务数字化;WEB网(英特网)和WAP网(移动网)相互促进,开展电子商务平台和内容提供平台业务服务;产业链数字化(内容运营商):品牌运营和内容整合运营。
《出版参考》:今年中国是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走出去”也又一次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轻工业出版社在“走出去”方面有着怎样的战略和举措?
杨西京:面向两个市场的对外合作战略是我社五大战略之一。坚持对外合作也是我社多年来成功的因素之一。轻工社开展“走出去”比较早,多年前就确定了“市场化、国际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合作方式是轻工社走捷径快速发展的上乘选择。我们在“走出去”中有不少成功案例,如:《茶马古道茶意浓》被评为第7届(2007年度)版权输出优秀图书;“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输出到多个国家,已经出版了英、法、西班牙文版本等。随着这些成功案例的产生,以及对外合作深度和广度的扩大,中国轻工社在国际出版市场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早些年,我们出版社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比例是10:1,那时候的对外合作,基本上都是我们在引进对方的产品,2007年我杜的版权引进输出比例缩小到6:1,输出项目已经达到20多种,这说明我们的图书产品也逐步得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版商的认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我们进一步实施对外合作的主要思
路是;以我为主,继续拓展合作领域,逐步实现由简单的版权合作方式转向深层次的合作,努力使我们产品走出去,品牌走出去。策略是:以市场换资源,以优势促合作。
《出版参考》:能否透露一下轻工业出版社未来3-5年的战略规划?
杨西京:“十一五”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期,是国家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阶段,是出版业转企改制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我社重新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即:“特色主业、品牌延伸、内容整合、媒体互动”。这个战略符合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社的发展实际,其核心是解决出版社的效益型可持续发展问题。
换句话说,进入“十一五”后,我社进入了一个转型阶段。将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必须要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战略体系,务实而又积极制定可行的措施。目前,正值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借此机遇摸清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发展思路。在“十一五”的后两年。至少我们要树立这些观念,即:可持续增长的发展观,效益优先的市场观,面向两个市场、开发两种资源的国际观,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创新观,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的管理观,和谐发展的公平观。同时,逐步完善我们的战略体系,即我们概括的“三、四、五”战略体系:
实现三个转变: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的转变,由粗放、低效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以纸介质出版为主向纸介质与数字出版互补互融分享转变。
处理好四个战略关系: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好与快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发展与构建稳定和谐环境的关系。
着力实施五大组合战略:一是效益型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二是突出特色主业战略,三是以精品和增强影响力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四是面向两个市场对外合作战略;五是人才强社战略。
在这些战略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应对策略。即:“加减乘除”战略措施(资产价值持续增加;管理高效、精简,业务拓展能够实现乘数效应;无所作为的项目及时去除);和“两提升一强化”的能力应对策略(提升策划能力、提升营销能力,强化精细化管理:计划管理、流程管理、选题管理、信息管理、考核管理等)。这是出版社转为企业、面向市场后最为重要的能力。
后记据介绍,在国庆60周年、社庆55周年之际,轻工社将举办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杨西京说:55周年,是过程,也是起点,是我们扬帆启程、采风破浪的太好时机。乘什么“风”:十七大确立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风、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之风;破什么“浪”:就是改革和解放束缚出版业发展的一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