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雅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灾难报道由“埋葬”灾难的年代经历层层的演变,最终发展到了现在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能够正面引导舆论,引导人们同心同德,共同渡过难关。灾难性突发事件以其突发性和残酷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有着不可抗拒的震撼力和影响力。
灾难新闻报道初探
概述灾难新闻报道。灾难新闻,简言之就是新近发生的灾难性信息。从社会学意义上讲,灾难是人们的需要满足过程的非正常中断。社会生活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大致由劳动、收获、消费三个环节构成,这三个环节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都会导致社会及个人的生活链条大声断裂,这便是灾难。灾难新闻常带有悲剧色彩,具有不可预知性、毁灭性,对受众的震撼力强,易产生恐慌心理。报道灾难新闻不能仅限于直面悲剧,而应发现灾难的原因,由此引发思考,发掘灾难中人性的光辉及良好的社会风尚等。
灾难新闻报道备受关注的原因。灾难新闻报道具有新闻典型的“突发性”,美国新闻学者比尔·博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由上述说法可以看出,灾难新闻中包含着诸多西方新闻价值的要素。因此灾难新闻日渐被人们所关注,其关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灾难与人类自身的安危密切相关。美国马力兰大学研究中心对受众心理的一项调查表明,受众特别关注“惊人的消息的真实性及其潜在的影响性和危害性”,以及“与人类自身‘利害攸关的新闻”。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金融危机等都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承担与解决的问题,所以重大灾难突发新闻报道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
其次。灾难事件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具有冲突性、重要性、异常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因素,由此可见,灾难消息的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新闻活动。明显具有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
再次。灾难新闻能够起到传播知识,沟通情报,给人们以组织上的激励,并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
灾难报道发展
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中,由于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向来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为社会的负面新闻有损于统治阶级的威信,因此对于灾难新闻几乎未提及任何字句。
到了近代报纸,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起点,灾难新闻逐渐独立起来,并逐渐出现在报纸中,开始具有时效性,敢于指责统治阶级的过错,但大多为简略叙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闻事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业已达到现代水准,灾难新闻报道成熟。报道时效性强,并对报道做了详尽的叙述。
新时期,灾难新闻的质量逐渐提高,并且有了管制机制的改变。报道“天灾”时质量提高,报道“人祸”时新闻主体地位凸显。20世纪90年代后,灾难新闻发布机制集中在几家主要的中央媒体,以避免“多发口径不一致”。
近年来,全球化发展迅速,由于对灾难新闻价值的过多追求,导致多种情况下报道的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冲突,逐渐出现了消息封锁、避重就轻、时机延误、视野狭窄等现象。
灾难报道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停留在“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这种传播理念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加快,手中的知情权逐渐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新闻媒体加大了对灾难报道的力度。
2001年到2005年灾难爆发集中时期,由于受市场经济、社会利益的影响,媒体数量逐渐增加,使得我国某些灾难新闻报道出现了失语、非理性的判断、过分夸大、误导受众等社会负面的现象。一些媒体用低俗的语言、用悲惨的特写,不惜用过分敏感的语句,以刺激受众心理。但是这种歪曲的宣传方式,不但没有发挥媒介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反而成为社会动乱的加速器。
近两年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对低俗化、夸张虚假的新闻等发布的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灾难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缺少人文关怀。一些新闻记者没有“采访对象意识”,但为了获得独家的、有卖点的第一手采访资料,而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美国学者迈耶斯说:“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新闻价值,而未关注道德价值。”这种“为新闻而不顾一切人情”的做法是媒体缺乏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的表现。国家近来日渐关注弱势群体,媒体报道中报道弱势群体的题材和数量占了相当部分。但有些媒体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恶意炒作,使弱势群体成了吸引受众,带来经济效益的工具。其次,一些媒体中对灾难地区没有直接去体验,而是用其他媒体的新闻稿件,多家媒体采用模式化的报道方式,报道政策相同,媒体定位相同,新闻来源相同,使纸质媒体的报道同质化严重。最后,随着新闻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闻媒体与社会组织、个体之间的法律纠纷问题已经凸显出来,经常有媒体报道者对采访对象信息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其他权利的侵犯。并且不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媒体是大众传播的工具,是社会正确舆论的导向,应该发挥其真实、时效的特点。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才能体现出媒体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