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中多点文化味道

2009-09-02 08:09郎志慧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1期
关键词:雁门关苏州人文化

郎志慧

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是办给大众的,只有被受众接受,它的传播、宣传作用才能实现。因此,大众愿意看、愿意听。是衡量传媒传播、宣传效果的起码标准。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现在,媒体传播、宣传水准出现了滑坡。受众普遍反映,报纸、广播、电视中让人想看的、愿看的、爱看的精品力作并不多。翻开越来越厚的报纸,顶多溜一眼标题,根本不用停留多看。打开收音机、电视机。往往几秒钟、几分钟就想换台。总而言之,有味道的、有看头的、有回味的东西太少。公信力的下降,是媒体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危机。

许许多多的新闻大家以其新闻实践,一再表明了新闻工作者本身就是文化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拥有文化的视角,才能敏锐地发现新闻,写出有看头、有味道的好作品。笔者就以范敬宜先生的新闻实践为例来说明吧。

文化积淀有助于新闻敏感的产生

我们的很多新闻稿件可读性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抓住真正的新闻。很多人苦恼抓不到新闻,速不住好新闻。

透过纷繁复杂的事情表面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的好新闻,这是记者的基本功,这需要有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是多种素质的结晶。文化素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文化素养或者叫作文化积淀是中外名著、历史、军事、科技等多种知识糅合在一起。长期积累的结果。有了这种文化积淀,一个看似平常的人物、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几个好像互不关联的地方,会在人们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变得丰富起来。与“旧”的积淀相比。新的东西就会自然地跳出来。

范敬宜先生把这种文化积淀比作“储存在大脑细胞中的某种信号”、“融化在血液中的某种基因”,这些信号和基因平时沉睡,一旦与眼前的场景相接。就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

范敬宜的作品《爱琴海凭眺》就是这样一篇作品。当时他随中国代表团到希腊访问,恰逢北约军队突然轰炸科索沃和南斯拉夫其他地区。记者们都乘空闲去拜谒拥有2400多年历史的爱琴海,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当中,他突然想到了英国诗人拜伦的《哀希腊》,联系到希腊的历史和现状,“瞬息间一种历史的兴亡感涌上心头,一时不能自己”,遂决定结合当时形势,写一篇反映希腊人民反抗北约侵略勇气和决心的文章。

范敬宜总结说,如果没有拜伦的这首诗。就触发不出那些灵感和情思,即使写了,也可能只是一篇乏味的应景之作。

在辽宁日报工作期间,范敬宜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他的新闻述评《莫把开头当“过头”》甚至成为改变其命运的重要作品。当时他刚刚落实政策,接续中断了20年的新闻生涯。重回新闻队伍半年,为什么就能写出如此影响巨大的好新闻作品?他总结原因为:文化积累。他说是因为年轻时候的文化积淀,已经像融化在血液中的某种基因。这种观点与很多大家的看法不谋而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两次总结他在科研道路上的成就时就曾归功于他的夫人蒋英。蒋英是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钱学森说,是蒋英给了他诗情画意,不仅使他懂得了人生,也使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和死心眼。

各个学科都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丰厚的文化修养,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可贵的新闻敏感,还能懂得如何讲究宣传艺术,懂得不光旗帜鲜明,还会委婉曲折;不光会理直气壮,还懂得刚柔相济。

文化视角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敏锐地抓住新闻是首要的,然而,抓住新闻之后。还要选取最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的角度,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说,要把新闻写得更好看一点,让读者爱看、愿看,这是众多新闻记者孜孜以求的境界。

长期以来,我们的媒体实行采访部门条块分割的体制,这种分工产生出了所谓的经济新闻、政文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等。这种看似专业化的新闻,尤其是经济新闻,往往从所属部门出发,顶多是从宏观的行业角度出发,再加上一堆经济学名词、一串数字贯穿其中,让读者望而生厌,新闻界一直都在想办法把经济新闻写得好看些,其中不乏成功的尝试。比如,把枯燥的数字转化成具体的描述,从文化的角度写经济新闻等。这方面,范敬宜先生的《苏州人性格变了》就是一篇成功的范例。

《苏州人性格变了》这篇文章写改革开放后苏州的变化。一般写这种稿子,无非是写当地的经济发展,肯定要写速度、效益、指标、产值、利润,这些都是常规经济新闻报道中要涉及的内容。在采访中,范敬宜敏感地意识到“这些东西听起来鼓舞人心,写起来平淡无奇”。怎么办?身为苏州人的他注意到了苏州人性格的变化。苏州人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了重文轻商的“空”和“文”的性格,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苏州人的性格变成了富于进取、创造、竞争精神的“实”和“野”。因而写出了可读性极强,成为创新经济新闻写作的成功之作。

还有一个例子。当年,范敬宜先生到雁门关参观。他对雁门关的神往既有童年记忆中的昆曲《牧羊记》苏武的一句唱词“雁门关阻隔了平生愿,请哥哥登望;台聊叙别情……”,也有京剧《春闺梦》中的唱词:“可怜负弩充前阵,历尽风霜万苦辛……可曾身体蒙伤损?是否烽烟屡受惊……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固何一去无音信,不管我家中这断肠的人。”这种种记忆,留在范敬宜脑海中的是一个荒凉闭塞的古战场,

到了雁门关,范敬宜发现,除了许多历史遗迹外,雁门关还有许许多多现代化的新气象。特别是大街小巷的国际国内长途电话亭,容易让人与它的历史遗迹产生强烈的对比。马上,范敬宜脑海里的文化积淀与现实情景发生了碰撞,闪现出灵感的火花,使他信笔写出《古战场上电话多》这样的好新闻。

关于“文化”的含义。台湾作家龙应台有一种理解,她说文化就是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笔者也很赞同这一观点。如果从这种层面理解应当多从文化的角度写新闻的话,理由更为充足,也更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新闻里必须有人,如果只有干巴的数字与生硬的描述,读者不会感兴趣。读者感兴趣的东西,说到底还是人,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存生活状态。没有了这些东西。新闻就没有人愿意看。因此,不论是经济新闻,还是文化新闻、社会新闻等,如果能从文化的视角,多关注人的生存生活状态,新闻就会有味道。

猜你喜欢
雁门关苏州人文化
登雁门关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雁门关下人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谁远谁近?
张建霖
一本杂志和她的生活观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