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使用化学教科书的几个层次和原则

2009-09-02 06:43王小莉
化学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教科书创造性化学

王小莉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7-0037-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科学地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服务,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几个层次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教师既是教科书的使用者,也应该是教科书的建设者,因此,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在履行教科书建设者和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职责。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1教材内容的整合和拓展

新课程的化学教科书所呈现的信息量较过去有明显增加:有的增加了文字信息量,也有的文字信息量有所减少但增加了图片信息量,也有的文字信息量和图片信息量均有增加。这是符合化学学科强调学生的知识积累以构建相对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规律,但老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就会增加教学负担,这也是当前许多高中化学教师抱怨教学时间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科书的具体内容,适当地将一些相关知识点整合起来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提高效益。

新的课程观念,强调要改变过去封闭于课堂、封闭于教科书的做法,提倡开放性的化学教学:不仅要开放思想理念,也应拓展教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比如相关内容的补充,相似内容的比较,相关信息的链接等等,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

在“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中,教材编写顺序为:“铝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铝及其合金的应用”→“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资料卡—明矾的净水作用”→“铝的性质” →“拓展视野—正确使用铝制品”。笔者按照人们对元素化合物研究的思路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体现出学说的建立是观察、实验、理论分析、结论、修正的一系列过程。将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调整为:“铝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铝及其合金的应用” →“铝的性质”→“拓展视野—正确使用铝制品”→“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氢氧化铝的两种电离方式”→“铝及其合金的应用” →“资料卡—明矾的净水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优化

所谓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包括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处理教科书的文本,是教师权利和职责。教师要对教科书所选择的文本在教科书中的地位做出判断,对该文本的教学价值做出评价。这些都是教者能动性的表现,而决不是由教科书编者决定的。所以,创造性使用教科书,就是要根据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处理文本之间的主次、轻重、详略、取舍等多重关系,从而使文本更适合教学,发挥其在教学中作用。

例如在“氯气性质”中,笔者为充分体现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了阅读、观察、实验、讨论等策略,力求通过实验观察和氧化还原理论双管齐下,让学生不仅理解氯气的性质,而且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

1.3教材内涵的挖掘和延伸

综观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不同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各有特色,编排体系各不相同,对同一知识点的呈现各有详略,因此,教师对教材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盲从于教科书,更不能照搬教参进行教学;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既要避免相互之间文本的雷同,又要有自身的特色,就有可能在教材中出现一些突破常规的文本,教师应该审视编者对文本的呈现和处理,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教学之中。

例如,笔者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中探究铝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先联系高楼的定向爆破新闻,然后讲明有些是利用铝热反应实现的。增加这一内容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发的提出什么是铝热反应?定向爆破的原理是什么?接着演示铝热反应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定向爆破的原理是利用铝热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断支撑大楼的主梁而实现定向倒塌的。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铝热反应的实质:铝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铝具有还原性,再引导学生利用还原性来指导探究铝与氧气、强碱的反应,最后小结出铝的化学性质。上述分析讨论,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1.4课本价值的开发和体现

正确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机械再现文本内容及编者意图,应该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平台。这样我们就有了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很大空间。我们应该以教科书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目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文本能够在多层面上发挥价值。

例如在“晶体”中,笔者在原教科书的文本基础上,增加了“小故事:C60——巴克明斯特·富勒烯”,“晶体结构的研究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意义”等内容,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科学精神和思想的教育。

2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几个原则

2.1突出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主要特征,教师应积极开发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动手实验的机会。鼓励学生以教材为蓝本选择新的实验材料,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注重课内外结合,拓展创新空间;新教材安排了较多的课外拓展内容,这些大都是穿插在文本中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制定活动计划,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学生将实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将学习延伸到课外。

2.2尊重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指教科书的框架。它既是教科书形式的体现,又和教科书的内容密切联系,是教科书编写意图和课程思想的主要载体,保证了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统一。我们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必须予以充分的尊重。否则很可能削弱了教科书编者精心设计和编制的积极意图。

2.3以核心内容的教学为基础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常常会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新的整合,而这样的整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忽视化学核心内容教学。核心内容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所必需尊重的。核心内容教学得不到落实,整个教学就会架空。

2.4处理好知识点与知识体系的关系

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别重视知识的积累,但这并不是机械的积累,而是在知识的网络中积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就必须遵循这个规律,不能放弃文本的整体。切不可一味地为了让学生“记忆”更多的知识点,甚至将教材的知识点梳理出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记忆。

2.5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

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核心。教科书的价值就是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平台,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凭借教科书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创造性使用教科书,其目的是为了让教科书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教学智慧得到更好的整合和互补,从而让教科书更好地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服务。比如,教科书的学习活动的要求不够恰当,可以调整;教科书的学习活动的方式脱离了学生具体实际,可以变通;教科书提供的学习活动的条件还不够充分,可以补充。对文本增删取舍和重组,也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为依据,这是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中的体现。

另外,在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过程中,必须防止单纯从便于教师的教学出发,随意割弃教科书内容,如对“化学史话”、“拓展视野”、“资料卡”、“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非常有价值但看上去似乎和高考关系不够紧密的内容弃而不顾。也要防止借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为名,将教者本人对一些问题的片面理解强加于教学之中。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用教科书的内在规律,提高教学效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科书创造性化学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