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颂斌
当前的识字教学仍存在一种机械、摹写、反复死记、高耗低效的状况,从而产生汉字难认、难记、难写,错别字泛滥的现象,影响了整个语文学习的效率。如何找到一种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从以下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依据汉字特点,引导学生识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按“六书”理据构字,具有“因义构形”和“以形表意”的特点,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450个生字,按象形、形声、会意、指事构字理据的约占54%,半意符(或半声符)、半记号的字约占37%,而真正的“无理据”字不到10%。可见,汉字构字特点和教材编写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正本清源,持之以恒地科学分析字理,“因材”选法施教。
1.溯源分析法,就是展示字的古文字形。如教“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时,就充分利用插图或多媒体,展演这些象形字的古字形态,点拨其以形表意的特点,使学生豁然明了这些字形音义的关系,节省了分析字形的时间。在识字教学中用溯源分析部首,对学生掌握“常用的偏旁部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要掌握的180多个部首,多数是表字的形义。溯源分析,将“阝”横倒成“”仍像山岭形,学生不仅理解了山高为“险”的字义,而且自能析解“阻、陆、阱、降”等字义。这样溯源分析,不仅极大地发挥部首“单一形而统众形”,明其义的重要作用,而且给学生传授了汉字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汉字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
2.字理析解法。汉字的特点及自身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即字理。讲析字理识记汉字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方法。我们应读继承并创新这种识字法。形声字占汉字的83%以上,其造字特点是形旁(意符)表意,声旁(声符)表音。讲析其字理应当紧扣这个特点。比如教基本字“青”带出的形声字“清、睛、请、晴、情”时,老师先出示“青”(qing)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加上不同的形旁,点拨其字义的变化,再让学生试编顺口溜识字:“有水才说清,有目是眼睛,有言去邀请,日出天气晴,有心情意浓,有虫是蜻蜓,换偏旁识字,你我都能行。”依照此法教会意字和指事字,学生也可师引自通了。
3.现代实用义析解法。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演化字和简化字,不少字的字义也“与时俱进”了,“裕”字是“衣”旁“谷”声的形声字,一位教师灵活地用会意法析解为“丰衣足食是富裕”,即用“礻”(衣)+谷(粮食)来帮助学生识记“裕”字的形义。依据现代实用字义进行解读,言之有理,便于形象识记。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子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识字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令学生识字兴味索然。因此,根据新编教材特点,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乐于识字。如:
1.图像直观法。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强。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事物和形象结合,利于学生识记。教“山峰”、“蜜蜂”、“歌咏”、“游泳”等词语时,教师借助课本插图,让学生看图识记字的形义。
2.趣味识字法。这是平时教学抓住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谜语、口诀、儿歌、顺口溜等方式识记生字的方法。用这些方法识字妙趣横生,易学易记。
3.活动游戏法。爱活动,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可将识字教学融于游戏中,如图对号“贴符号”、组字游戏“填填空”、改错游戏“俘虏”,还优化设计各种游戏形式:开火车、接说字、我发现、手拉手、交朋友、摘苹果、钓鱼、穿衣戴帽等,让学生“眼耳脑手口”并用,既识了字,又玩了个痛快。
三、结合语境,让学生深层识字
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评价目标要求“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学的能力”,汉字的形音义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学生掌握字并运用汉字也不是孤立的。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识字的字义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盲目追求“量”,漠视“质”的目标。特别是随文识字的讲读课,多为讲读前抽读字音,在讲读中未顾及生字形义,更没有讲其在语言环境中组成词语后的意义。这样的识字教学,“质”未得到保证,形义解释架空,死记词语解释“死灰复燃”,自主识字能力自然落空。为此,我们在低年级讲读课中必须结合语言环境深入浅出地解析生字的音形义的关系,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例如《我是什么》一课生字“暴”组成词“暴躁”,它又与反义词“温和”组成一句话:“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教师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两个词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水温和时做什么好事?暴躁时做什么坏事?最后点拨提问“温和、暴躁、坏事、灾害”等词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样结合语境,点拨到位,理解字义“水到渠成”。
总之,汉字的音形义析解应在讲读课的语境中深入地进行,把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讲清讲透,做到因境记义,因义识形。并在阅读和写作中经常恰当运用字词,使之成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使识字、阅读、写作三者相融相长,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