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刚惑及特点

2009-09-02 01:46刘慧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发展趋向社会转型期困惑

刘慧婷

摘要: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面临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较多困惑。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的发展需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体现这一时期意识形态与原有意识形态既继承又创新的发展特点,体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坚定性与包容性的统一、主导性与认同性的统一、刚性与柔性的统一。针对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应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实现意识形态的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共享的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创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威性和合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具有核心特征的共享价值体系,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特点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预测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困惑;特点;发展趋向

中图分类号:B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3-0070-04

社会转型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整体、全面的发展与变迁,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影响社会全局的社会大变革。从一种社会结构向另一种社会结构的转变往往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就是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开始,这一阶段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及价值观念发生深刻转变,其中价值观念既是社会转型的判断依据,也是社会转型变迁的必然结果,即价值体系的变化。意识形态是指国家用来指导自身行为的价值观念体系,是思想理论学说及制度政策的安排,从某种程度讲,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面临的困惑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基因。受到的挑战与冲击主要有三次:文化大革命、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其中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发展面临困惑的主要的社会环境,在转型期呈现较多的社会困惑问题。

1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面临暂时的社会失范问题

转型社会最大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失范”,这种现象是指社会既有的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与价值观念被普遍怀疑、否定或被严重破坏,逐渐失却对社会成员的引导和约束的力量,而新的行为模式、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又尚未形成或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对社会成员尚不具有引导、调节和约束的力量,从而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和社会规范约束而表现出的一种相互冲突、无所适从的混乱状态。

2西方国家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使我国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

国际上苏东剧变使西方的“和平演变”直指中国,其实“和平演变”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战略性的演变。苏东剧变使人们还没有完全厘清文化大革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困惑的同时,又要重新面对国际上新的意识形态的挑战。在理论与现实的层面上,不同阶层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新的忧虑与迷茫。一些错误观点呈现:如“意识形态中立论”、“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取消腐化”及“意识形态西化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缺少了以往的坚定信念,任何时期人们内心的动荡没有如此地强烈。苏东剧变的前后还伴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文革以后成长起来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年的影响,即全盘西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最为严重的挑战,对这一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所造成的价值多元,直接冲击我国意识形态

社会转型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社会经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别性日益增强,思想和社会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更加明显,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新问题、新困惑。

社会转型期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方式转变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是利益的调整,从一元的利益格局转向多元的利益格局,利益分化使个人的利益得到重视与张扬,人们对新生利益主体与利益结构之间价值观念产生分化、价值多元化选择更加明显。新的利益主体和新的利益结构使国家的社会稳定受到威胁。传统的主流的全局至上的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强调的个人价值实现的理念有待协调。市场经济的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冲击意识形态。

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与宏观调控的局限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拜金主义的滋生与蔓延,市场经济对人的异化、人异化为金钱及物的奴隶,宏观调控在某些环节的相对失效,人们对自我的失落,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对物的崇拜同时带来信仰的缺失。此外,宗教蔓延使部分人放弃马克思主义,在宗教中为失落的精神家园寻求所谓的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与使命感,宗教的乘虚而入使意识形态受到极大的冲击。

4社会转型期利益结构调整弱化执政党意识形态

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行政权力作用范围在慢慢缩小,政治权力的缩小是立体的,必然影响执政党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整合,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合法的执政党,它的意识形态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述,因此,社会转型期利益结构调整带来的一系列的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而与市场经济基础相适应价值观念体系、社会规范体系以及政治权力——社会利益结构还没有最终定型,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5社会转型期冲击意识形态的解释力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欲望、情感和意识会不断地膨胀和涌现出来,使日常生活充满着、纠杂着各种新的感受和经验,各种不同的观念、态度和信仰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阶层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来”意识形态的弹性和包容性受到冲击,只有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意识形态才能给以这些不同的声音以合理的答复。同时国际交往的扩大也使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生活方式的认同在逐步扩大,传统的民族性观念与当今全球化普遍的价值观念有待兼容,这样认同的扩大同样需要国家和党给以理论上的解释。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特点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转折时期,更是意识形态走向成熟的起点,在了解困惑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的特点,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

1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是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所以,一切理论总是表现为过去思想、理论的逻辑延续,体现了继承性。

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的调整也必须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在综合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需求下而进行的调整,以实现与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创新的意识形态,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如体现市场经济特征的意识形态的展现,这是最主要的创新。具体说来,如体现对市场意识的认可、效率观念的认同、平等竞争的共识、价值观念的变革、诚信原则的确立、民主法制观念的增强、国民意识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实现和个体性格的张扬,等等。这些意识形态的确立,即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已成为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是当前乃至较长时间普遍被人们接受和起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之一。

2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发展还要体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崇高性的理想化的表述,有世界眼光的、符合世界上各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总体理念的概括,如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和谐发展的理念的融入。要建立与当前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相配套的现代意识形态,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并且最终落实到对人的现实的关注,从而体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3坚定性与包容性的统一

面对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倾向的情况,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在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产生的新生社会阶级、阶层中合理的价值需求、思想观念融入到主流的意识形态中,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主导性与认同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基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在建构的过程中还必须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的现实需求相适应,必须实现社会化、大众化,具有普适的特征,既有主导意识形态的坚定性、又要有为社会成员自觉、认同的普适特征,才能改变其高高在上的特点,成为获得贴切群众、具有广泛实践特点的观念,才能获得认同并发挥其主导的作用。

5刚性与柔性的统一

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不仅要坚持常态社会下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政治性,即发挥不容置疑的刚性特征,也要考虑社会的现实,在总体发展上科学正确地解释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包容不同的声音、汲取积极的因素、走向普通民众、放下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的面容而柔性地发展,才能既坚持政治引导的刚性原则,又具有普遍认同的柔性特征。

6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日渐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是“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现期”并存,我国同国际社会是‘‘深度依存期”与“摩擦高发期”并存。在这一阶段更应保持的体现具有中华民族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意识形态,使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价值理念走向世界,让世界评判和分享我们的成果,为世界输出我们的声音。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社会转型期世界上各个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性意见也应为我们提供借鉴,只有以中国向度与世界向度相融的眼光才是广泛、全面的,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意识形态,也才具有持久性。

7文化化、学术化与生活化的统一

社会转型期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同时并存,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应运而生。由此意识形态发展趋势呈现三大变化:意识形态文化化趋势,即“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由主要通过政治方式,向以文化为主要表现力的综合方式转变;意识形态学术化趋势,即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标签的刚性特征正在逐渐被学术研究的理性话语所替加以表达;意识形态生活化趋势,即意识形态以其特殊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符号以长期潜移默化的功能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三种发展趋势相统一构成当前意识形态发展的总体趋势。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的建构路径

“一个国家的崛起归根到底是精神状态的崛起,精神崛起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真正动力,也是支撑崛起后盛况的基础”。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面临的困惑及特点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的建构是事关社会转型能否顺利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的关键。因此,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建构路径的探讨则是解决困惑、符合意识形态建构原则的根本方法。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创新

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不仅需要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制度和法治,更需要把握主流的意识形态,使社会成员在思想观念与文化上具有认同感、归属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我们国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时侯都不能动摇的信念。

在社会转型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培养一大批真正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来研究、思考、宣传马克思主义,大力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尤其要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设创新理论形成的社会氛围和政治氛围。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要摒弃“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的理解及造成的后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避免为了“创新理论”而编造新论。要对创新的理论加大宣传的力度,予以理论认识上、具体实施层面上的宣传,扩大影响面,最大程度地形成认同。

同时,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承载较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承受着文化多元化给其自身带来的观念冲突和价值分裂的困惑,另一方面又承担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教育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因此,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拥有者和传播者、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主体在社会转型期对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作用。使社会的精英人才——知识分子充实到党的队伍中来,加强党执政的人才资源,为意识形态的建构搭建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2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形成意识形态的认同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它起着价值、规范、行为符合意识形态建构原则的作用。意识形态的认同也可以称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我们所讲的意识形态认同,即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

可,是指社会成员对党的指导思想及其衍生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产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一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

在社会转型期,对我国这样一个超大型社会进行意识形态的认同建构与整合,遇到的困难是很大的,要保持意识形态价值性、利益性、政治性、行动性等特点,又要使其不仅仅成为抽象的概念,而要成为一种现实的观念体系,成为一种“集体意识”或“集体良心”。转型期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整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转型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实现整合;另一方面是通过转型期社会的政治思想来引导、动员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目标达到高度的统一,从而解决困惑、形成认同、达到整合。

3构筑共享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在意识形态中的引领整合作用

对于一个超大规模社会,共同的生活信仰与价值体系是凝聚人心、凝聚社会的基本力量,可以实现较低成本的社会整合。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维系社会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共享的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社会中存在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共享的价值体系是社会有效控制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前我国社会共享的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体系涵盖了当前我国共享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价值体系,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当前共享价值体系的原则。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整合过程中对现实的科学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是社会转型期在社会最新的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是在社会转型期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集中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各个阶层、各个利益群体的价值导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前共享价值体系具有相同的特点一是先进性和方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性,把握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是理想性和崇高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愿望与要求,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以后更高发展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是具有全球性、和谐性的意识形态。三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与世界优秀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相一致。四是现实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价值选择多样化状态下道德规范的涵盖性、普适性,是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意识形态。五是长期性和有效性的统一,有效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实践是长期性与有效性相统一的成果。六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其作为价值观的合理价值性,同时作为价值指导又具有整合和引领作用,具有工具理性,体现了其理论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是转型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合理成分,是高情感与高理性的统一,具有刚柔相济的特征。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种人们对未来的计划,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安东尼·唐斯认为,意识形态是美好社会的文字表述,也是建设这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在各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意识形态都具有一种思想先导作用,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或社会危机时期,意识形态常常成为社会动员人们向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的一面思想旗帜。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具有时代精神和风貌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核心的精炼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创新,不仅具有现实性,还具有前瞻性,因为时代精神的提炼具有长效与指引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廖小平,社会转型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6):83—86,

[2]曹毅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8,

[3][8]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7,214-215,

[4]粱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5,

[5]赵理富,政党的魂灵——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8:158,

[9]倪乐雄,和平崛起与国际文化环境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4(5):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11]陈晓明,周宏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269

[12]张小平,张建云,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4,

n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法)莫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M],杨祖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9,

[15]Anthony Downs,An Eeonomlc Theory[M],New York:Harper&Row;,1957:96。

猜你喜欢
发展趋向社会转型期困惑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社会转型期需要会说话的政府和官员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警察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探讨
转型时期《反家暴法》的法理分析及其实施困境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