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治
日前公布的联想2008/2009财年报告,披露联想巨亏2 26亿美元。这是联想10年来的首次亏损。
联想的亏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营业性亏损,二是高达1.16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如果说前者可以用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业绩下滑做遁词的话,那么后者可以说是联想高层一系列战略失误的累积效应。
联想的巨亏是意料之中的事。
三化归一
2002年,杨元庆提出联想搞“三化”,即:科技化、服务化、国际化。杨元庆的三化,核心是转型,把联想从制造企业转型成服务企业,也就是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与服务,把利润越来越低的制造业务外包出去。
这其实是IT乃至家电业顶级企业的宿命。IBM出售个人计算机业务,彻底完成了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而今天的惠普,实际上也不是门外汉理解的纯粹制造业企业,它早已不是简单卖PC和服务器,而是在卖解决方案了。
今年早些时候,我了解到,广州供电局在用惠普的“容灾/业务连续系统”,这个方案是个包括硬件和软件的一揽子供电管理方案。据称,惠普的这个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供电系统中占据了相当高的市场份额。表象是惠普继续在PC行业继续缠斗,一个后台事实是,惠普早就在发展它的新兴业务,走着当年IBM走过的路——高智慧、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正在成长,一旦服务收入占到总营收的50%以上,惠普可能就要考虑出售PC业务了。
IT企业的宿命就是如此,做顶级品牌。最后,必然是把业务延伸到微笑曲线的两端,把中间的制造业务外包给代工企业。
从战略上说,杨元庆是对的,看到了这个IT宿命。但是,要完成这个转型,让大象起舞,需要文化支持,需要技术积累,需要战略统御。而联想恰恰是一个无文化、无战略、无技术的三无企业。
收购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是联想电脑走国际化道路的一条可行捷径。
在收购IBM的PC部门前,联想电脑做了大刀阔斧的业务重组。把联想研究院与IT服务部门全部砍了,一场名为“结构性裁员”的风暴骤然刮起。互联网上掀起了《联想不是家》的大讨论。
说实话,控股大股东要做好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区隔,做好资源整合者角色,避免兄弟阅墙,自相残杀。这是业务战略的应有之义。结果没有料到,柳传志玩狠的,来了个“三化”归一,联想电脑集团“三化”不搞了,科技化不搞,服务化不搞,集中力量搞国际化,重新回归硬件,回归攒机。
跟踪研究联想系企业的结果,发现这种180度,甚至是270度的潇洒转身,实在是太多了。
本来,FM365网站,作为内容供应商,已经具备了跟国内3大门户网站叫板的流量了,也已经烧钱过亿了。说砍就砍了。
砸了近10亿资金,通过收购创业20多家数据应用企业,与自筹服务部门,一支IT服务队伍已经成型了。一个转身,全部剥离。如果有较真的投资者,问你为什么要投资搞研究院、服务化?又为什么要砍削?这样建了又拆所产生的重组成本究竟有多少?这样的追问,恐怕要让柳传志、杨元庆汗流浃背吧?
当联想电脑确定回归硬件产品供应商,国际化就是唯一选择了。为什么?上市公司有巨大的成长压力与盈利压力,你得保证这两个方面都有增长,才能满足投资人的要求。从业务多元化方面拓展成长空间既然走不通,那就必定要在市场上做广度拓展,做两个市场,从国际市场找成长机会。
收购IBM的PC部门,就是获得一个覆盖全球市场的营销平台。有人说联想花十几亿美元收购IBM平台太贵了。但自建一个这样的平台,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到品牌推广到布点,自己搞还不止十几亿美元呢。通过收购兼并获得国际化平台,对联想是最经济的,而且速度非常快。从IBM品牌到Ienovo品牌的逐渐过渡,也是减少市场风险的好方法。
问题仅仅在于,IBM平台上走中资的thinkpad和Ienovo,能否为西方消费者所认同、接受。
联想面临的海外市场问题就在于此。
“输血”之困
一位广东家电大佬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不会去收购欧美的企业,白送我,我也不会要。欧美人看我们中国人,就像我们中国人看非洲人。
这个家电大佬没读过多少书,但看问题非常准。我帮他翻译成书面语言,就是这样的:由于文化、制度原因,中国人去欧美发达国家办企业很难成功。光看收购价格是没有意义的,问题是你的运行成本会太高。
联想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有一条,叫做末位淘汰。它的产业政策或业务战略上的善变,大幅度的潇洒转身,一方面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就是经常结构性裁员。在中国特色之下。裁员成本当然非常低廉,问题是,你在国际市场上,经常作180度、270潇洒转身,产生的重组成本与裁员开支会非常惊人。而且,有可能成为工会行动的对象。
我想,如果研究一下联想产品的国内、国际价格政策,以及国内、国际的营业额与利润率,会非常有意思的。
我手头上缺乏详细资料,但却有个产品价格比较。联想出品的X300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在英国卖790英镑(约合人民币8100元),而在国内市场,相近配置的电脑卖近27000元。名义价格在国内比英国高3倍多。扣除各种关联因素,说联想电脑的国内价格至少比国际价格高1倍,不会有问题吧?
联想的国际业务恐怕离不开国内业务的输血。
国内市场增长速度趋缓之后,联想还能否养得起原IBM平台?这是一个大问题。
联想集团1月8日宣布一项全球资源调整方案,包括裁员2500人,占员工总数的11%,合并亚太区与大中华区,2009年高管薪酬福利降低30%至50%,削减行政职能费用,亚太区总裁麦大伟及美洲区总裁Scott DiValerio将离职,迁移多伦多呼叫中心至北美的主要运营地北卡罗莱纳州。
造血不足
如果仅仅从国际市场开发角度说,收购lBM的PC部门是非常对路的。联想收购IBMPC,并不是有什么值钱的实物资产,联想收购的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一个国际化的经营平台,是一个全球市场渠道,还有一个享誉全球的thinkpad子品牌。问题仅仅在于,在IBM平台上走联想产品,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是否认同;联想能不能用好这个平台?
联想今天的困境在于。它不得不用国内市场攫取的利润去供养昂贵的原IBM平台。而国际市场的开发,倒过来威胁国内市场。国内消费者发现,原来民族企业在价格上是歧视自己的国民,自己的同胞的。
近年来,联想电脑在技术、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等方面也经常受到国内消费者指责。
国际市场受挫,需要国内市场提供更多的利润;而要国内市场产生更多利润,则可能引发更多的反弹。联想的供血机制似乎越来越脆弱。
联想正在为自己打造新的造血机制,包括:参与家电下乡计划,贷款收购巴西PC企业,国内A股上市等等,可以预见,联想的每一个举措,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毫无疑问,联想这家企业深深地打上了柳传志的个人印记,联想的企业性格与柳传志的个人性格非常一致。柳传志与牛根生类似的地方是,过分自信,把个人与企业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天赋与能力。柳传志、牛根生当然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他们的优秀之处在于,他们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这个特色市场做大做强的真谛。但过犹不及,中国的成功之道不能复制到国门之外。
比如,联想的重组费用与其它一次性支出,翻译成普通读者能看懂的语言,实质主要就是指裁员成本。4年前联想的“结构性裁员”也就是数千万人民币打发了事。而此次国际性裁员,却产生了一亿多美元的裁员成本。
任何产业都逃不出这一产业规律:一个产业越是成熟,它的利润率就越低。PC产业更是如此。当攒机简单到接插件加螺丝刀之后,一个已经没有技术门槛、资本门槛、渠道门槛的行业,凭什么保持高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