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城”品牌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

2009-08-31 00:54
当代贵州 2009年14期
关键词:县域旅游发展

敖 琼

以“打好‘三城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为主题,既着眼于城乡统筹。立足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致力破解实践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施秉县的县域经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经验。

施秉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打好‘三城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为主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既着眼于城乡统筹,立足于發展方式的转变,又致力破解实践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不仅推进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且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三农”工作是县域经济的根本性问题,是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平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更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着力发展生态型、特色型、科技型和效益型农业。

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继续把中药材种植作为破解传统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西南药城”品牌;加快实施以牛大场镇为中心的“北药南扩”战略步伐,建立中药材风险基金,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扩大南部乡镇种植规模,确保全县2009年种植中药材5万亩,其中GAP规范种植4万亩。

推进烤烟生产向特色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按照“优化烟区结构、优化烟农结构、优化烟地结构”的原则,推进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全面推广配方施肥、地膜烟等生产技术,走科技兴烟之路。全年种植烤烟3.8万亩,力争收购烟叶9.5万担。

加快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茶叶、优质果品等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发展林业产业,建立集开发、经营、管理为一体的林业产业发展机制。

创新农村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形成连片种植规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型、民族工艺带动型、劳务输出带动型、特色农产品发展型的新农村。

提升工业主导地位加快结构优化升级

以始终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为前提,抓好工业经济的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环保相结合,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力争在工业功能区发展的拉动下,2009年的工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增加值达到3.7亿元。

积极主动帮助工业企业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全力支持和帮助全省重点节能企业——贵州省施秉县恒盛公司硅系高新材料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基地建设,清水江流域水电开发和工业硅生产装置技改,在形成有机硅、多晶硅及光伏电池系列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要按照满足需要、适度超前、完善功能的原则和集中、集约、集群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施秉县七里冲循环经济工业功能区的基础设施,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等手段,将全县工业企业尽可能向七里冲工业功能区靠拢集中,建成功能齐全、效益良好的工业功能区。

大力发展以中药材加工为主的环保经济型企业,紧紧依托生态农产品和中药材基地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和优越条件,重点支持施秉县三元太宝公司建设中药材GMP生产线及现代制药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药业、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工艺品等绿色产业。

支持成功磷化、华鑫建材、东昌木业等公司进行技改,不断开发新项目,延长产业链,培育新的生态型工业经济增长点。

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做好旅游产业这篇大文章。争取2009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实现1600万元,综合效率达到16410万元。

按照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旅游规划,在进一步挖掘我县旅游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杉木河、云台山、湃阳河、黑冲进行深度包装,充分体现自我特色,力争打造国际旅游品牌,促进施秉旅游业在更高水平上发展。

强力建设和推荐重点旅游景区及旅游产品。开发好黑冲至两岔河旅游通道、云台山索道等项目,把我县的“五景一城”包装打造成“三日两夜观光体验休闲旅游精品线”,把施秉建成贵州东部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同时,做好云台山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

进一步健全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捆绑各类项目资金,发展以自然生态、民族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积极鼓励开发民族特色产品,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优化旅游环境,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服务培训,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以优质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到施秉购物、休闲、旅游,推动旅游和其他服务业的共同发展。

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打造一流人居环境

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要求,加快《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和《城区景观规划》编制工作进度;深入挖掘施秉民间、民俗文化,推进旅游、文化与县城建设的融合,突出城市个性、彰显文化品味,不断提升县城规划的控制水平和建设效果,着力开展县城10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区路网、给排水、县城景观风貌、河滨带状公园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摆脱“规划滞后”的被动局面,形成一套集旅游、人文、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

按照全省文明城市的创建标准,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县城绿化、靓化、美化工程,实施县城正街北端口至平宁桥河滨景观带状公园,平宁桥、潘家坝新城区路网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实现“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目标。继续开展“整脏治乱”、“满意在施秉”专项行动,建设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和发展环境,精心打造和维护“中国漂城”名片。

优化招商投资环境善借外力谋求发展

改革开放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开放意识,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广借外力谋求发展。

进一步创新招商机制,完善招商政策,优化招商环境,灵活招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紧扣旅游、中药材、工业等重点产业,以超常规的方式大力宣传施秉的良好政策,展示投资环境,推荐招商项目。以加快发展和服务客商、群众为目标,建立规范有序的为民办事制度,把施秉建成一个商业机会多、比较成本低、投资回报高、社会秩序好、人人讲诚信、市场环境优的招商引资环境,形成亲商、爱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做到招得进,留得住,能发展,有效益。

同时,通过招商,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施秉,山川碧透、独秀一方,先天资源禀赋特异,这使我们改革开放事业产生的集聚效应、蛙跳效应和扩散效应凸现得更加明显。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黔东南州的生态文明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再立新功、再展宏图。

猜你喜欢
县域旅游发展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