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的标准及译者应具备的条件

2009-08-31 06:46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4期

李 力

摘要:翻译标准是评价译作良莠的准绳,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积极指导的作用。要成为合格的译者,就必须熟悉翻译的标准。文章对中西方翻译标准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译者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翻译标准;译者条件;中西方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1-0177-02

翻译是一项古老而年轻的事业,我国最早的翻译事业是从翻译佛经算起的。而今,世界翻译事业正值蓬勃发展之际。翻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双语艺术。通过翻译才可进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翻译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国际事务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懂一门外语,再借助一本好字典,翻译就能够得心应手。事实上,翻译绝非易事,而是一项艰辛严谨且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互动是翻译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想成为合格的译者就必须熟悉翻译的标准,而翻译标准就是评价译作良莠的准绳,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一些中西方翻译标准的理论进行综述并阐述了合格译者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一、翻译标准的论述

(一)中国翻译标准

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翻译事业的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清的科技翻译以及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玄奘提出翻译标准应“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即“忠实通顺”。

1894年,马建忠提出“善译”标准:“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所在,而又摹写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之成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则为善译也”(罗新璋,1984)。“适如”就是“信”:译文在“意旨”,“神情”,“语气”方面要“适如”原文。

参照古代译经经验和自己的实践,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信,即忠实原文;达,即通顺,达意;雅,即文雅,典雅,艺术性。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1898)。信是基础,而雅是翻译中的最高境界。

鲁迅在“五四”译坛中也起了重大作用。他主张“直译”,“求信”,“达旨”。他的翻译思想“在借鉴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引进新的表现形式,以弥补早期白话汉语在思维与表达方面不甚精确的缺陷”(郭著章,1999)。

林语堂先生深谙东西方文化,在《论翻译》中明确指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他认为翻译的三个标准为:忠实、通顺、美。他的翻译观发展提高了“雅”的标准,加进了美学,心理学和文艺学的内容。林语堂指出“忠实非字字对译之谓”,行文应符合现代白话文的习惯,力求传神。

傅雷提出了翻译“重神似不重形似”的标准,认为译文必须是“纯粹之中文”,此标准摆脱了拘泥于内容、形式要求的“信达”、“信顺”观,达到了有关“精神”、“气质”、“风格”要求的更完美的高度。

王佐良的翻译理论对前人观点进行了发展和创新。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应借助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他强调在翻译中要考虑不同的文体和文化,王佐良(1989)主张的翻译标准为“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见郭著章1999)。做到超越词与词,句与句之上的整体效果的真正对等,达到“通篇的神似”。

(二)西方翻译标准

E.A.奈达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来原语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首先是在语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Nida & Taber,1982:12)该定义包含着翻译追求的标准,即在意义与风格上对等,这一定义指出了翻译的本质和任务(用译语再现原语信息)以及翻译的方法(“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信息)(廖七,2002)。奈达对翻译提出了四个标准:1)达意;2)传神;3)语言顺畅自然;4)读者反应类似。奈达认为好的译文必须让读者能正确理解原文,且形式恰当,又能吸引读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形式要让位于内容;他同时认为,形式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形式本身也能表达意义时。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主张从译文读者的角度进行翻译,以期达到同原文读者等同的效果。

纽马克根据语言的表达、传信和召唤三个功能,提出了翻译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分:语义翻译法旨在译文语言的句法和语义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再现原文作者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所表达的确切含义;交际翻译法旨在使译文对其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其读者尽可能相同的效果。对于不同的文本,应当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如“召唤型”文本用交际翻译法,“表达型”文本用语义翻译法(Newmark, 2001)。

交际翻译旨在使译文对其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其读者尽可能相同的效果,注重译文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尽力使译文读者产生同原文读者一样的效果,即强调信息传递的效果,把外国的元素转植到自己的文化中,也就是常说的外来文化本土化,要求译者重新组织结构,使译文流畅而地道。交际翻译应以读者能否接受为标准。

语义翻译旨在译文语言的句法和语义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再现原文作者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所表达的确切含义,注重译文是否忠实原文, 在翻译中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读者一些帮助,如给予注释,要求译文接近原文的形式,在结构和词序上力求贴近原文,做到原汁原味。语义翻译应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

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与奈达观点一致:意义重于形式。而在语义翻译中认为文本的形式更重要。纽马克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提出按照文本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纽马克的理论就更进了一步。

二、译者应具备的条件

隋代译经者释彦琮认为译者应该“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

执”;“眈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炫”。

余光中认为译者应是“文字的媒婆”,且具有一种能力将两种文字配成“一对佳偶”(余光中,2004)。

林语堂提出译者应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对原文文字和内容的透彻了解;具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译事上的训练。

合格的译者归纳起来,需要具备五种最基本的条件:(1)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2)中文基础扎实;(3)丰富的知识面;(4)一定的政治素养;(5)熟悉翻译的标准,熟练掌握翻译技巧。

作为外汉互译的译者,既要熟悉外文,又要精通中文,两者缺一不可。现在有许多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被翻译得晦涩难懂,不合乎中文习惯,因而被冷落于书架,无人问津;而一些中国的优秀作品,如《红楼梦》等,虽然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却很难在国际上造成影响,引起外国读者的共鸣。这里虽然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我国目前缺乏中外文造诣极深的译者。很难把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成同样经典的外文作品。译者要具备中外文皆精的“内功”,一定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劳动。对译者来说,没有中西方文化的丰富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表达。学一门语言就是学习有关国家的文化和习俗,知识越丰富,对原文的理解就越深刻,译文就会更准确、生动和完美,否则就会有一定的障碍。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就是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能有正确的立场来选择译文用词的褒贬。此外,一定要熟悉基本翻译的标准,熟练掌握翻译技巧,这样翻译的难题将迎刃而解,译文也将更加忠实原文,能更加吸引广大读者。

三、结语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尺度。中西方对翻译标准都有诸多的观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译文脱离不了原文,译文必须在某方面忠实于原文。译者可根据不同的文本以及不同的意图来调整翻译标准中的变量。

在翻译教学及翻译实践中,要传授和领悟中西方翻译理论,熟悉翻译标准,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促进翻译实践,培养合格译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ida,E.A, & Taber, C.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J. Brill,1982.

[3]Tytler, A. F.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London: London Press,1970.

[4]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马建忠.拟设翻译书院议. 见罗新璋:论文集(1898-1948).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6]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7]严复.天演论·译例言[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

[8]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作者简介:李力,男,南京金城集团进出口公司,外贸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