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系列课程参与式教学探讨

2009-08-31 06:46唐明生
文学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文艺学文学理论课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原本相对沉寂的文艺学系列课程如《文学概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课程教学研究开始持续升温,一些从教学理念到内容和体例安排均有别于目前通行教材的新教科书陆续出版。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危机重重,似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那么,当前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的症结究竟何在?不尽人意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会给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何种影响?怎样才能走出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的困境?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一个关心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

当前文学理论教学之所以不景气,有一个深刻的内在原因,那就是目前带有主导倾向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较为封闭的束缚人的心灵自由的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而非一种诗性智慧的启迪。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庞杂的知识传授使学生不堪重负,望而生畏。

其次,脱离现实的封闭的知识教学不能有效地阐释现实文艺的发展状况,难以满足学生迫切的理论需求。

再次,先入为主的知识传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知道,当代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工作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理论教学。前者是少数专家学者所从事的前沿性、探索性和开拓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后者是面向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所进行的基础性、普及性和积累性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文学理论的传播和文艺学研究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且还由于其在知识体系的确立、研究模式的运用和思维方法的训练等方面的深刻影响潜在地规定和制约着文学理论研究的大致走向和路径。没有前者,文艺学就会停步不前,毫无生机;没有后者,文艺学又将失去根基,难成大气,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一蹶不振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给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十分明显的:

其一,理论与现实相脱节,不利于文艺学知识的更新与生长。

其二,封闭的知识教学影响了文学理论的传播和普及,不利于文艺学的长远发展。

其三,循规蹈矩的知识教学不利于文艺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针对以上存在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科研方面存在的情况,我们提出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教学科研中实行“参与式”教学培养模式,这种教学培养模式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夯实了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科研兴趣,为文艺学系列课程的今天、明天培养和储备人才。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它具有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性、教学氛围的民主性、教学评价的多维性和教学结果的反思性等特点。

文艺学系列课程“参与式”教学培养模式,是指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培养过程中,结合文艺学系列课程和课程中的知识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教学过程和科研过程中,使他们在参与中较快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培养他们科研兴趣。新大纲下课程教学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因此必须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课时来使学生达到原来课时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文艺学系列课程“参与式”教学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正在于此。其内容主要包括“参与式”教学和“参与式”科研两大方面。

1.“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话式的课堂

对话式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不再以灌注式的讲解为主,而是以对话式的交流为主。即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提问、质疑、提出观点、论证观点,从而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话的对象不仅限于授课教师,也可以是班上的同学。以此使学生开拓理论视野,接触不同思想方法。通过对话式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基础变得更扎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笔谈式的作业

所谓笔谈式的作业,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分别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出一篇学术小论文。由于有课堂中的对话和交流为基础,又有老师的组织和参与,这种作业常常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将在对话与交流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转化为他们自身的科研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2.“参与式”科研

“参与式”科研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的科研训练融入到老师的科研活动中,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老师引导,参与项目研究

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之中,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资料的查找、整理、文稿的校对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科研过程中,学生知道是怎么做科研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群体协作,共同提高能力

对于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学生争论的激烈的,提出异议比较多的,可以选择做一个专题,让同学们围绕这个知识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竞争。这种群体参与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共同提高。

文艺学是中文专业学生考研的必考课程,希望在“参与式”教学培养模式下,学生能够非常扎实的掌握文艺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对课程的前沿研究有一定的了解,熟悉科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为学生毕业考研与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能通过文艺学系列课程“参与式”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探讨出在新大纲课时被压缩的前提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降低,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完成大纲规定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一种范式。

※ 教研项目:襄樊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0805)

唐明生,男,襄樊学院文学院教师,武汉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论、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文艺学文学理论课程
文学学:一门研究话语艺术的学问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美丽的碎片
追忆黄药眠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