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2009-08-28 09:09周翠萍谢月明吴恒慧黎裕星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20期
关键词:护理配合

周翠萍 谢月明 吴恒慧 黎裕星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58例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和严密观察是成功完成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关键。

[关键词] 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b)-099-02

后路椎间盘镜(Micro Endo Disc System)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新概念,它革新了传统手术方式,推动了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综合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我院于2003年引进该系统,至今开展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5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28~73岁,平均50.5岁。临床表现为反复腰骶部疼痛并伴有患肢神经压迫症状,CT示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3.4有9例,L4.5有25例,L5~S1有18例,双椎间盘突出6例。所有患者均未行过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

在局部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下,用C型臂X线机定位,用一2.0 mm的克氏针在对应的椎间盘上方,做好定位标记,取走克氏针,常规消毒铺巾,在距脊柱中线1 cm处做平行于中线的切口约长1.5 cm,定位针从切口插入,在X线机的指导下,直达病变部位的上一个椎板下缘,穿透腰背筋膜,沿定位针顺序插入扩张管,直达椎板下缘,将附近的肌肉组织及软组织剥离推移至周围,防止影响镜下视野,最后插入工作管道,取出扩张系列,构成通道,将内窥镜插入通道锁定,应用窥镜电视系统观察术野,用椎板咬骨钳、髓核钳清除椎板间隙的软组织,如有出血可用电凝止血,用冲水系列保持术野清晰,用剥离器分离上椎板下缘,然后用椎板咬骨钳或髓核钳咬掉黄韧带,将硬膜囊及神经根用神经拉钩或剥离子分离并牵向对侧保护,用精细髓核钳咬掉脱出或突出的髓核,让神经根充分减压,询问患者双下肢活动情况良好后,缓慢抽出通道系列,切口缝合1~2针,用小敷贴包盖伤口。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包括:①手术护士参与术前讨论,查看各项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术中特殊需要。②术前探望患者,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差异,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该手术的特点、手术步骤、麻醉方法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③体位训练:术前常规指导患者训练俯卧位姿势。④物品准备:椎间盘镜专用器械一套、常规手术器械一套、摄像监视器、摄像镜头、双极电凝、光束、冷光源、手术敷料包一套,准备好摆体位的各种垫枕或俯卧位架。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配合 注意:①微笑、热情接待并耐心安慰患者,仔细核对患者以及术前医嘱;选择上肢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②协助麻醉医师完成麻醉(局麻除外),协助医师将患者俯卧于特制的海绵垫上,腹部不受压迫,保持呼吸自然通畅,头部自然垫于海绵圈上,双上肢自然放于头部两侧,双下肢微曲用软枕垫好并固定,调整手术床使腰椎后凸于最佳位,加强躯体受压部位的保护。③协助医师使用C臂机对手术准确定位,手术开始后准确连接导线、吸引装置;协助医师正确使用椎间盘镜,建立好工作通道后关闭无影灯,确保显示器影像清晰,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节光源亮度及色彩。④观察病情及手术进程,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补充术中用物;适当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2.2.2 洗手配合 包括:①洗手护士提前30 min洗手上台,准备台上用物包括30 cm×40 cm切口保护膜1张,14 cm×150 cm无菌保护套2个,10 ml注射器2支,50 ml注射器1支,1 ml注射器2支,长8号注射针头2个,防雾油,长条纱块、棉片等,按要求配制局麻药(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5 ml、1∶50万盐酸肾上腺素盐水200 ml,1 ml注射器抽2%利多卡因作为术中神经根阻滞麻醉用)。②常规消毒铺巾后,用酒精棉球再次消毒切口部位皮肤并用纱布擦干,贴上无菌切口保护膜后妥善固定各种连接导线、吸引装置,10 ml注射器抽局麻药配长8号针头作局部浸润麻醉后,做1.6 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定位针方向逐级插入扩张管,于病变椎间隙用安全钻缓慢钻入后取出安全钻置入三孔操作系统。③术中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准确传递器械。根据屏幕显示出血情况适时用50 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术野,保证镜头清晰,必要时将镜头取出擦干血迹后用1 ml注射器将镜头前端滴上防雾油,以保证术野清晰,从而方便操作。④确认神经根松解后,移出工作套管,递三角针4号线直接缝合皮肤覆盖切口。

2.2.3 术后配合 手术完毕后巡回护士完善手术护理记录单后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室护士做好病情交接,器械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进行清洁保养,椎间盘镜系贵重精密仪器,器械维护要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器械保养要细心轻稳,注意轴节有无松动,每个轴节上油防锈,镜头防锐器划伤,不用时套上保护套,导线切不可折曲。

3结果

本组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在15~45 min,术中平均出血25 ml,术后平均住院6 d,手术效果满意,未发现任何手术并发症。

4讨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与传统的开放式椎间盘摘除术及经皮穿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有本质的不同。传统开放式椎间盘摘除术往往切口大,剥离组织范围广,出血多,破坏较多正常结构,术后并发症较多。而经皮穿椎间盘镜摘除术虽然创伤小,出血少,不影响脊椎稳定性,但椎间盘镜与器械操作须交替使用,仍不能直视下操作,术中止血困难,易出现神经根损伤、腰肌血肿、血管损伤、椎间盘炎等并发症。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是将传统的开放椎间盘摘除技术与内窥镜技术有机地结合,是微创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又一大进展。术中先进的内窥镜影像监视系统及其冷光源系统,能伸入到手术部位附近,将术野清晰地显示于监视器上,手术者可观看荧屏进行手术,配合专用手术器械,使术者不会因切口小而看不清深部结构,也不会因术野小而影响手术操作。此外,影像监视系统清晰而且有放大作用,使术者易于辨别各种组织,清楚地了解硬膜囊、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的关系,可彻底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同时避免伤及神经根和硬膜囊,术中可彻底止血,有助于手术的成功。

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护理的完善配合,由于该手术要求精度高,因此要求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技术操作要熟练。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每件器械的名称、功能及正确的安装,使用方法以保证手术器械正确及时的传递,以缩短手术时间。总之,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和严密观察是成功完成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曹桃文.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4):72.

[2]韦绍仁,李荣祝,韦建勋.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广西医学,2000,22(5):965.

(收稿日期:2008-12-29)

猜你喜欢
护理配合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护理配合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配合
四手操作法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颈内动脉剥脱术巡回护士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在妇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
肠镜下高频电大肠息肉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干预
跟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