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学
“刘主任为我做了难度较大的手术。他态度和蔼可亲,工作一丝不苟。是他的努力,还了我一个健康的身躯。我非常感谢他!谢谢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刘鹏大夫医术精湛,为咱老百姓看病一丝不苟,非常认真负责,对病人认真而热情。我是去年9月份因患上左大腿静脉血栓病而住进中日友好医院血管科病房的。在住院期间,受到了刘鹏主任和其他大夫、护士的热情周到的治疗……在中秋、国庆来临之际,特向刘鹏大夫及护士们表示谢意和问候!”
“刘教授为我母亲做了手术,效果不错,恢复得也不错。我们全家都挺感谢他的,真的!希望刘教授能常回家乡看看,能给家乡的人民多造福。其实我有很多感动的话想对您说,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对您说……”
记者偶然登录一家网站,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刘鹏教授的条目下面,看到了无数条类似上述内容的患者留言,但没有看到一条对刘鹏教授的负面言论,几乎全是感激、夸赞、致敬和问候之类的,而且,大多数都在留言下边署着自己的地址和姓名。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大夫,能够在“口无遮拦”的网络上,获得了如此“口径一致”的爱戴和赞誉?
带着这样的疑问,2009年6月13日,在中日友好医院开展的以“关注血管健康、把握生活品质”为主题的活动间隙,记者对刘鹏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为了病人,抓住“率先”机遇
1961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的刘鹏,于1979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并于1984年顺利毕业;同年8月,他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工作。在校求学期间,“大医仁心”、“济世活人”等我国传统的医者理念,就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内心深处,成了他从业之后最基本的职业理念。
进入中日友好医院工作之后,刘鹏系统地学习了普外科、胸外科、骨外科、急诊外科、脑外科、心脏血管外科以及麻醉、体外循环科等各个科目的临床知识,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由于工作出色,1989年他被医院推荐至日本留学。
在日本求学期间,刘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当时在我国还属于薄弱学科的心脏血管外科领域。通过5年的学习,凭借扎实的基础功底和虚心认真的精神,他熟练掌握了心脏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其刻苦求学的精神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与尊敬。1994年,刘鹏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继续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并被任命为医务部主任和院长助理。
在当时,我国血管外科发展滞后,治疗病例、临床经验尤其匮乏。刘鹏十分敏锐地创造一切机会,积极开创了中日友好医院血管外科领域的诊疗工作。
2001年10月,一位日本学者到中国多家医疗机构演示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但均未被接受。刘鹏凭借他在日本求学期间的了解和职业敏感,立即意识到了激光技术应用于静脉曲张手术的前景及意义。他诚恳地邀请该日本学者到中日友好医院进行手术演示。由于当时患者较少,无奈之下,他便动员自己的亲属、朋友接受此种手术治疗。演示结果表明,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可行,效果良好。
以此为契机,刘鹏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激光治疗静脉曲张术。由于该疗法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截至目前,已治疗患者近6000例。
在治疗过程中,刘鹏发现有些患者的病情较重,单纯用激光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复发,遂又将射频、小切口内翻剥脱、透光旋切、注射等不同方式应用于临床,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目前,中日友好医院已经成为全国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培训基地,为各个省市培训基层专业医师370人,将微创治疗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推广到了基层区、县。
在国外学习期间,刘鹏发现老年患者中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很多,但是发生脑梗塞的比例却很小。通过了解他得知,开展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可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但由于该手术切口小、组织结构多、要求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还容易发生人为脑梗塞等复杂原因,在国内极少开展此项技术。当时,刘鹏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此项技术,尽快为国内患者解除病痛。
为此,刘鹏仔细地研究了整个手术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他意识到,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要求血管阻断的时间短,这就需要加快血管吻合的速度,同时要求较高的吻合质量。在看到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模大、透析患者多的情况后,刘鹏就主动要求帮助患者手术。只要患者需要,不论早晚,他都随叫随到。随着技术的熟练掌握,手术时间也从2小时缩短为1小时、40分钟。
2000年,刘鹏在中日友好医院开展了首例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刘鹏还开展了同期手术,使患者在一次麻醉、一次住院期间解决多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在国内取得了珍贵的临床资料和经验。
据刘鹏教授介绍,中日友好医院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率先拥有各种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方法(射频、旋切、激光、硬化剂)的医院,手术例数已超过5000例,年手术例数约600例。微创治疗各种下肢静脉曲张的优势为花费少、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治疗彻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我国该项医疗技术,当前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治疗各种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种微创方法已经与国际接轨、并处于同步发展水平……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想真正有效地为患者解决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仅靠一颗仁医丹心是不够的。为了患者,我们还必须时刻关注世界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应用于临床。我认为,这在医学学科发展上,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在采访时,刘鹏教授这样说。
大医仁心,赢来如潮赞誉
2000年7月,刘鹏教授被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副主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段往事:2002年7月的一个周末,因一起严重的车祸,导致一位年轻患者左侧股骨干骨折,被送到医院急救治疗。入院时患者下肢肿胀明显,皮肤颜色花紫、皮温凉,足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存在左下肢截肢的可能性,家属及患者坚决不能接受截肢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在急剧恶化。而当时,刘鹏正在家里招待一位很久没见面的亲戚,但他接到电话后便紧急赶回医院,在途中他就开始联系相关人员,进行术前准备。手术中他发现,患者的股浅、股深动脉撕裂,小腿只能靠少数的侧支循环供应,截肢的可能性极大。但是,刘鹏临阵不慌、临危不惧,他冷静地实施了多种治疗方案,坚持3个小时完成了血管的吻合手术,到手术结束时,已经是凌晨4点了……
这名患者痊愈出院时,左下肢功能恢复良好。临离开医院时,患者找到刘鹏教授,感激得泪如雨下,他拉着刘鹏教授的手泣不成声:“是你把我的腿保住的……”
2003年春,“非典”疫情暴发。中日友好医院ICU重症患者较多,刘鹏被临时抽调到该病区担任主任。由于患者多,工作量大,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他让年轻的医生、护士在污染区外工作,自己却待在污染区内,帮助其他医生接收患者,帮助护士整理药品,给患者做思想工作……他甚至连4周之后的倒班,也没有休息。就这样,持续了近3个月,刘鹏一直在病区内工作,直到最后一名患者康复出院。“刘主任真是一个好医生!”这是每一个接触过他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发自内心的由衷评价。
对于那段非常经历,刘鹏印象最深的是,北京某高校学生小孙连续七八十天高烧不退、生命垂危。刘鹏注意到,自入院以后,小孙就很少讲话,只要醒着,就在看书。有一天正赶上查房,刘鹏担心他的身体状况,就把书从他手中拿了出来,小孙急忙把书往回抢。就这样一个动作,小孙便累得喘息不止,他边喘边说:“叔叔,我可能好不了了,您就让我看吧,也许我看不了几天了……”听了这话,刘鹏拉住小孙的手掉下泪来……
那晚,刘鹏教授跟小孙聊了很久,终于让小孙卸下了对未来绝望的思想包袱。而在当时,医护人员要走进“非典”病区,需要穿上大大小小一共18件防护设施,光是口罩就得罩上三层。刘鹏就是穿着这18件行头,隔着三层口罩连喊带比划地跟小孙谈心。等他查完房回到清洁区,摘下不透气的N95口罩,口罩里居然倒出一汪水来——那是脸上淌下来的汗水和说话时凝结了的哈气。
没过几天,小孙病情骤变,生命垂危!他大张着嘴急促地喘着,大汗淋漓,面色青紫,浑身发抖。他绝望地说:“我,我快憋死了……”刘鹏当机推断——气胸!马上插管、引流!由于插管引起刺激,小孙剧烈咳嗽。谁都知道,随着小孙的咳嗽,大量病毒会扑面而来,更何况小孙已经是曾经感染过十几个人的“毒王”呢?但刘鹏没有迟疑,没有后退,更没有丝毫误差,手术准确利落地完成了。半个小时后,小孙的病情逐渐稳定,一条年轻的生命又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在此期间,刘鹏还积极开展国家科委的“一氧化氮治疗重症SARS”课题研究,并获得重大突破。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攻坚战结束后,刘鹏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由于刘鹏教授胸怀一颗大爱之心,在经他治疗过的患者中间,他赢得了作为一名医生最为珍贵的蕴含着赞誉、爱戴以及敬仰的口碑。
就在本文开头记者浏览到的那家网站上,二三百条的署着患者真实姓名的赞誉之词,充分说明了刘鹏教授在患者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来自长春市的一位患者留言说:“刘鹏教授为我做的换瓣及搭桥手术非常成功,恢复得也不错!我们全家真心地感谢他!”
来自内蒙古的一位患者留言说:“态度热情!为病人考虑,医术高明!让人在他这里就医感到安全、放心!”
来自河北张家口的一名患者留言说:“好大夫啊!他的态度好,热情、负责、关心病人!”
另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患者的留言让刘鹏感慨良久:“刘鹏医生对病人服务热情,技术高超,是一名好医生!”
看着这些留言,刘鹏淡然地说:“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其他的赞誉之词,我都心领了,但这个‘是一名好医生的说法,其实就是我最满意、也最欣慰的评价了。能够‘做一名好医生,也是我这一辈子的追求……”
春华秋实,
荣获医疗行业最高荣誉奖项
2008年12月8日,人民网在当天发布了一则消息——《刘鹏等98名医师获中国医师奖》!
据这则消息报道:“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于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8名医师荣获中国医师奖,230名医师获首次中国医师奖提名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出席颁奖大会并讲话。”
时任卫生部党组书记的高强在大会发言中说:“获奖的98位同志,是我国600万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们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和拼搏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卫生行业和全社会的尊重,他们是支撑中国卫生事业的脊梁!”
在颁奖大会上,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介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是我国医师行业的最高荣誉奖项!”
据记者了解,自2003年设立中国医师奖以来,中国医师奖评选表彰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截至当时,全国共有238名德艺双馨的优秀医师获此殊荣。中国医师协会、各地医师协会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历届中国医师奖的评选工作均十分重视,在公正、公开、公平的评选原则下,评出医师满意、百姓满意、政府满意的获奖医师。奖项的设立旨在在全社会树立表彰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诚服务的好医师,大力弘扬他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激励涌现更多的好医师为病人全心全意地服务,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提及这项荣誉,刘鹏教授十分坦然地说:“这些荣誉,只是属于过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未来的路还很长,医学科技在不断地发展,为了那些患者给予我的‘是一名好医生的更为珍贵的荣誉,我不敢有一天的懈怠……”
专家简介
刘鹏,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1989年赴日本留学,1994年完成日本大学医学部心脏血管外科专业课程,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兼电化疗科主任,同时兼任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等职务,担任《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常务编委、《血管外科》编委、《中日友好医院学报》编委。
刘鹏教授在颈动脉内膜剥脱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杂交技术治疗血管畸形方面成绩显著,在应用人工血管联合自体静脉、人工血管联合DEEP球囊治疗糖尿病足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治疗、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方面,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获得科技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科研基金项目共6项,培养硕士生10名,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血管外科著作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