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格,打通中学作文教学“隐秘通道”的武器

2009-08-27 07:06刘德福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写作者形式文章

刘德福

一般说来,写作能力虽然有天分,但不是天生的,是伴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智慧的成长积累而成的。我们也知道,许多作家和文学天才写作能力并不是在中学课堂里教授出来的,而是在课下大量的阅读写作实践中形成的,这是写作的一个规律。写作存在着天然濡养和后天催生两种途径,而先天阅读濡养的经验会对研究中学写作课堂、后天催生写作能力提供宝贵经验。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存在一条“合理利用生活化或书面化材料,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储备以及语言积淀生成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主线。我隐约地感到,写作中,这条主线埋藏在学生的头脑中,也存在于那些优秀的语言作品中,或者还存在于我们已经总结积累的所谓的语文知识中。

我们当然可以做这样的一个比喻:语文教学是一趟载满学生的列车,终点站就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不仅仅是一张高考语文试卷。老师就是乘务员,我们做教师的,每一个站点都将许多食物带上车,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学生吞吃这些食物,他们的身体在不知不觉地发育生长。也许学生也不知道哪些食物对自己有作用,但是可以断定的是,食物的品性、营养成分和学生的成长发育之间一定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如果我们找到这种联系,就会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食物,并且用最适合他们成长的方法喂给他们,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和写作不同。在阅读中,面对同一篇文章,即使有多元解读,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丰富多彩,还必须有“哈姆雷特”这个框框。而写作,一个题目,一个范围或话题、材料,可以通过千千万万条思路指向学生千差万别的思维和千奇百怪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阅读教材虽然变化但尚且能够定型而写作课至今还无法形成相对“统一”的教材的原因。写作心理更加复杂,写作思绪更加飘忽不定,因而,这条“写作通道”更加隐秘。所谓写作的“隐秘通道”是指从写作冲动开始到写作成品出现有一条独特的路线,它引导写作者遵循写作规律进行写作实践。“通道”的起点是激发写作者心灵中的情感哲思,形成写作动力的“触发点”,这个触发点可以是外界的生活图景、影视作品,也可以是现成的语言作品(文章)。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写作刚开始,外在材料不能原封不动地加进文章中,这些材料不具有生成文章的能力,他们只是游离于人的书面语言之外的事件和情感哲理的毛坯,要想成为光芒四射的艺术瑰宝还需要按照审美标准进行打磨。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有写作的冲动而不能形成语言作品的原因。具有写作意义的材料必须具有“语言形式感”和“审美形式感”,这种“感觉”的强化点染就会形成文章的“思路”,也就是情感的冲动、表达的欲望以及最先进入写作者头脑的材料,必须经过写作者的情思和理智的打磨,并且要装进一个“定篇文章”的语言容器中,才能形成新的文字作品。在写作中,对这个“语言容器”的关注可能更具价值。因此,对写作过程的重新关照,对写作的“隐秘通道”的探究,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在这里,我强调“语言容器”的意义,是因为在写作中,写作素材如何转化成为文章的血肉筋骨才是写作的关键。外界材料是非语言的,而写作的表达是运用语言的,写作必须通过“语言感觉”这个关口。

赖庆沅老师这样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最初的写作缘于一个黄昏。四月的黄昏,地上就已经铺了厚厚一层的落叶,被一抹残阳染得斑斑驳驳。暮色一圈圈地从墙根升起来,把楼房和树木都涂抹成灰蒙蒙的一片。香樟树上的那些黄叶还在慢悠悠地飘零,散落在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行人的头上、肩上、手臂上,好像一只只跌落于地的折翼彩蝶,凄美却又无言。班上的那些女同学,沿着来时的路,手挽手,微笑着,慢慢往回走,回到那个植有各种树的大院里,黄昏的色彩在她们富有白玉质感的脸颊上生动地流淌。我猛然发觉,因为她们,因为这个黄昏,我开始喜欢上这个学校了,我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在孤独中的沉思默想了。我决定用笔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那时的我,就像一个失意的诗人,时常置身于类似“落花人独立”、“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样的生活场景,只能靠写日记来打发苦闷而孤独的少年时光。无人可以分享喜悦,无处可以倾诉忧伤,只好寄情山水,让思绪在天地与心灵之间随意出入,自由驰骋,它们同样辽阔,同样有大美而不言。那些鲜活的词语积攒在笔端,呼之欲出。有一天,我竟然能在考场上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优美的散文。语文老师谢毅韬先生既惊且叹,把它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说我深得秋天的况味和意境。我的灵感正是缘自刚才说到的那个黄昏。

一个黄昏场景,燃起了写作激情,可是,作者写出了好作文是受到了《天净沙·秋思》这个现成的“言语作品”的启示,是一篇现成的文本让作者的写作激情通过了“语言感觉”这个关口。这个写作过程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是需要一个盛装的“形式”才能顺利生成文章的。

思维、心志、情感是一团模糊的东西,文章最初的开端也是一团模糊的东西,即使是我们认为清晰可见的表达阶段,也大多是一团模糊的东西。如果我们从写作的“一团模糊性”探究开去,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模糊正是语言思维和语言智慧的特性,由此而得出,这种“一团模糊性”写作感觉和阅读好文章得到的感觉是相通的,这种感觉来源于对一篇篇优秀文章的整体阅读。这种写作中的“一团模糊性”实际上就是写作语言的飘忽迷离的特征。正是阅读和写作中这种“一团模糊”的感觉,打通了读和写的津梁,在优秀文章的阅读中我们产生了“一团模糊”的语言感觉,成为一种积淀或储备,当面对作文题目时,相似的情景或情境会激活语言思维储备中的“一团模糊”的感觉,带动了写作。

这种“一团模糊”的东西其实就是文章的“语言形式感”或“审美形式感”,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认为,只能从定篇的文章中来,只能在研习大量文字成型的优秀的文章作品后才能形成。

可是,单单有这种“一团模糊”的“语言形式感”或“审美形式感”还不能产生文章,只能说是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有了冲动就有了写作的欲望和兴趣,这个时候就需要为这种“一团模糊”的东西修筑一条通道,让文章的水流舒畅地形成小溪、大河、长江或者海洋。写作时,所有的情感冲动、文章素材都被吸纳进这个“文章形式的容器”中搅拌、发酵,最后才能融合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品——文章。为了讲述这个问题,我引入一段关于绘画的论文中的一段话:

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有意味的形式”,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些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可见,艺术本体是形式,而点、线以及美术作品物质材料属性所产生的“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问题(吴冠中语)”。大家都用笔墨画虾,但齐白石笔下的“虾”非一般人所能及;同样都笔墨画马,但徐悲鸿笔下的“马”使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中国画的笔墨自身审美价值也是一种抽象美,用笔的轻重疾缓、用墨的浓淡干湿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能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染。“造物在我”,每个绘画者的学养、技术水准、性格、气质对其作品的品位和格调起决定性因素,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

写作和绘画一样也是人的精神创造的产物,虽然中学生的写作和自由创造不同,但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文章语言和构思中的创造成分多,当然就更容易形成一篇好文章,更何况高中生的写作应该向创造性和才情方向发展。艺术创造和审美创造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形式感,是“有意味的形式”,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怎么写”也许是写作的根本问题。

古代文人学子与现代学生的最大区别是,古人文章的大部分素材除了来源于自己感悟到的事件和自然景物之外,一般来自于书籍中,换句话说,是来源于阅读已有定评的语言作品中,这些作品是用语言表达的,既具有内容的价值,更具有形式的价值,是“有意味的形式”。现代人面对的是影视、网络的冲击,缺少大量的定评文章的吞入,失去的不只是素材积累,更重要的是缺乏文章形式感的咀嚼、研磨和消化。应该说现代的中学生并不缺乏事件和信息的积累,他们的见识很广,谈起来头头是道,可为什么在写文章时就捉襟见肘了呢?原因在于,在写作的“隐秘通道”中,他们缺少“文章形式感”积累这个环节,而且,文章形式感本身也可以提供一条条通向各种题材、各种体裁、各种样式、各种语言风格的作品。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将自己获得的写作素材和“文章形式感”这个容器紧密地结合起来,换句话说,游离于写作者情思之外的所谓写作素材没有生成文字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能力,外在的写作素材只有经过“文章形式感”这个容器或者说是语言感觉和语言智慧这个关口,才可以成为能够摇动写作者写作心灵的东西,成为激发写作者写作激情,牵引出写作者深层写作储备的由头。只有这样的写作才能称得上是写作者精神自我的完成,或者叫做写作者灵魂的慰安和救赎。如果抓住了这样的一系列环节,那么,你就既收获了内容(意味),又收获了形式,还得到了促进写作向更深更远发展的内驱力,写文章也许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写文章无非需要四种东西:写作素材、写作技巧、写作体裁、写作语言。这四种东西最经济的来源是一篇篇理蕴情凝的文章。积累干巴巴的所谓素材,不如读隽永灵动的文章;传授僵尸般的写作技巧,不如研磨大家定评作品里以写作技巧为核心形成的语段和语境;写作体裁这个筐,不是一两条关于体裁的定义定理就能解决的,体裁随内容变,只有定篇的文章给你真实具体可感的文章体裁;写作语言不能剥离活生生的作品,离开充满情感哲思的文章,捕捉写作语言只是缘木求鱼。

下面我用浙江省写作学会2007年海盐年会上的两堂公开课的片段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教师甲让学生看图片作文,图片为“空谷幽兰”:在悬崖峭壁、瀑布飞溅的山谷中,有一朵娇艳的兰花盛开)

师:下面请第一组,我们听一听,他们是怎样描述第一幅画面的?

生1:淡黄色的装束,不为在百草丛中炫耀,实为为自己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心房里,我给予它最灿烂的微笑。幽幽山谷,白水滔滔,没有世俗的纷扰,坐观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我就是我,一束以土为伴、以鸟为念、浅斟低唱的高山素兰,平凡而又倔强,晶莹而又决绝……

师:抓住了生存环境的艰难,形象描述,运用了散文笔法,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空谷幽兰的意境很好地呈现出来了。

生2: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倾泻而下,当一缕微风拂过寂寞的身影,当山崖上摇曳的花朵睁开朦胧的睡眼,当川流不息的瀑布经过山间,刹那间飞舞而下。这是一个新的开始,生命的真诚汇成幽幽的芬芳,花儿尽情接受阳光的洗礼,一次深呼吸,唤醒沉睡的心灵……

师:一般来说,这样美丽的生命都生活在温室里,而这些花却生活在悬崖峭壁这样恶劣的环境,绽放出生命的精彩。我们说,历经磨难的生命才是最有生机的生命。挫折、磨难、厄运,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选择挑战磨难,磨炼生命意志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生命只有在挑战中才能生成。很多时候命运给我们的,我们是无法选择的。当初在选择这幅画时我就想到了一类人。请大家看一下大屏幕,(这是一组残疾人在残疾人运动会上拼搏的照片)为什么我们选择这类人?因为他们和这些花儿有相似之处。其实这些人谁又愿意自己缺胳膊少腿呢,当厄运来临时,他们没有屈服,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挑战命运,绽放出精彩,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教师乙进行的是将古词改成歌词的训练)

师:我们将李煜的《虞美人》词,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改写成歌词。

要求:

选择合适的人称视角。

从最感兴趣、最有话可说的地方下笔(不求完整,只求精彩)。

精心描绘细节,用上最能表现画面、最能打动读者的词汇。

生1:

记得那夜,你我说再见

泪水淹没了你我的笑靥

春花凋谢,秋月不见

何时再见雕栏玉砌

一场东风吹拂你的泪眼

师:请你谈谈自己写的歌词的亮点,可以对照我提出的三个要求。

生:亮点是,用到了一些意象,又带点押韵……

师:你才思敏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写出这样的歌词,将李煜的亡国之痛转化为现代男女之间的爱情,实在难得,意象运用得不错,只是,意味好像是差了点,情味好像不太够……

师:再找个女同学,看看写的怎样?

生2:

淡不了

淡不了一杯杯

苦涩的春花秋月

醒不了

醒不了一把把

灿烂的锦绣年华

我的指尖

划过雕栏玉砌

冰凉一片

温热的朱颜

在寒风里

早已改变

师:你能不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生2:我用了修辞手法,强调了一下,升华了一下

还有通感手法——

师:淡不了,不是酒,而是春花秋月,

生2:还有对比,雕栏玉砌是冰凉的,而朱颜是温热的。

生3:

春花谢了

秋月凉了

朱颜改了

丝竹散了

东风来了

梦醒了

心死了

师:刚才巡视的时候,看到了你的作品,觉得比较对称,经过这样一念,啊,好有味道啊!也请你自己谈谈好在哪里?

生3:以前看到一首诗用了这样的格式。具体的一个个意象,一点点地引发心情,一点点地递进,最后用了一个“死了”将感情推向了高潮。

师:下面我展示一首别人改写的歌词:

沉浸在风花雪月

这没完没了的景色

过去的蹉跎岁月

在纸醉金迷里不再有苦涩

昨天夜晚,东风又掠过小楼的楼底

同样在故乡的月亮里

这一声声叹息

所有的美丽

连同这憧憬都留给了过去

岁月匆匆

这一切和我的容颜同时凋零

心事太重

潮起潮落

就像那一江春水向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两堂课应该是较高水平的高中作文课,因为是在写作年会上展示的,其中前一堂还获得了省级大赛的一等奖。看图片作文,给学生提供的是作文素材,让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两位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写出了不错的散文片段。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果只给“空谷幽兰”四个字,学生是否能像这堂课那样在短时间内就写出像样的散文片段?应该很难,因为图片以其形象感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让学生产生创作冲动,调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储备。为什么将“空谷幽兰”图片和“残疾人拼搏”的图片联系起来更好?因为两幅画有内在联系,而且是从物到人,具有写作上的借物写人的手法的暗示,也就是说这个联系已经不只是素材上的意义,而是已经有了写作形式的意义。我还要提出另外的一个问题,整个课堂学生写的都是一二百字的片段,片段和文章之间是有距离的。如果将片段比喻成一个瓶子的话,那么,整篇文章就是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瓶子。教师展示的画片以及写作点拨只能让学生写出一个个片段,整体文章写作应如何教学呢?教师需要向更深入的方向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写作思维从粗浅的层次向深入整体的层次上发展。我们可以再深入地思考,如果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学生,能不能从“空谷幽兰”四个字就能想象到那幅图画,进而由物到人产生联想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一般的写作比如考场写作是没有人提供任何图片素材的,写作者也是通过文题来引发心中的写作冲动和题材的,是要通过文字唤醒写作者心灵中的各种储备的。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文艺联想点”“文化信息库”,就是一个“境界”,不同的汉字通过组合就可以四声平仄,抑扬顿挫,意境丰富。例如“乱山残雪月,孤独异乡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同写游子羁旅在外,但意境迥异,各擅胜境。写作者不能只依赖图片和实景进行写作,要有只凭据文字题目就能联想和想象并且构思敷衍成文的能力。由此联系到,“读图时代”的写作教学训练的重点难点不是学生的见识能力,而是对语言文字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这个维度上分析,金庸、梁羽生凭借几部明史清史就演绎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风云、江湖恩怨、爱恨情仇,那才真的是写作!

我在想,假如我为学生提供了两组图片进行片段散文写作之后,我再给学生提供一篇散文《湖畔》(作者:李萦枝),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一篇可供模仿借鉴的文章“语言容器”(写作形式),或者说,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语言容器”。里面有内容(情感、事件),也有形式(结构、语言、句式),学生也许会写出一篇由物到人的完整文章。因为《湖畔》写的就是作者看到一幅名为《湖畔》的摄影作品,由此,想到在这个湖畔椅子上坐过的人,可以说,和第一个课例中的写作情况有共同之处。

最后作者写道:

“我不知道这幅摄影作品的作者是何许人,最初的创作意图又是什么。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深入了画面中充满寓意的空间,读懂了人与时空、永恒与流逝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

现在,把这张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像它在画中以白雪为背景对生命展开阔大的等待一样,我要让它远离红尘的喧嚣与浮躁,在我的内心日复一日地坚守,等待那种生命的极致。比如灵魂与灵魂相遇时燃起的一把火,裹藏的心灵被狂飙痛快地揭开蔽障,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沧桑后的积淀,梦想的蓓蕾在绚烂的一刻极尽辉煌……也许,这样的生命极致一辈子都不会到来,而等待却永远继续。唯有给拥挤的心灵一片渴望中的空白地带,生命的空间才能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从《湖畔》中走出来,我已成为铁椅的一个过客。积雪无痕,我心灵的湖畔却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

这是我的下水仿写:(作文话题完美和缺陷)

我当然知道,和这朵兰花,和这些人相比,我的生存环境是优越的,是完美的,而我的精神在它们面前是渺小的,是有缺陷的,我读懂了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一种辩证法。

现在,我将这几幅画搬至我的心灵之中,像那些画中的生命面对命运的缺陷奋勇拼搏一样,我要让沉浸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中的我走出安逸的梦幻,将精神中缺乏钙质的残缺补充完整,期待精神世界中盛开出朵朵“空谷幽兰”。比如当困难向我袭来的时候,我再也不会求助父母亲朋,我会自己面对孤独寂寞,学会忍受等待,学会适应抗争……也许,属于我的那份完美一辈子都不会到来,而我的拼搏却永远继续。唯有给自己的生命注入坚韧的钙质,生命的空间才能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从几幅画中走出来,我已经能够清醒地看待完美和缺陷。缺陷无情,可能给你一份完美;完美是梦,也许给你最后的遗憾。

我展示的只是一系列“范文容器”摇动写作者最终产生自己新的“文章容器”的一个小环节。这样做,一篇800字的散文也许在一堂课里就完成了。究其原因是,教师引入的这篇“定篇文章”打通了写作的“隐秘通道”。

比较而言,乙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完整的古词”中就既有内容(意象、情感)又有形式(句式、押韵),而学生在改写时从中得到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个“语言容器”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具备了写一篇作品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就两堂课比较,还是后一堂课中学生呈现的作品质量更高一些,更完整一些,原因在于,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是一整首词,具有将学生写作“隐秘通道”打通的功能,因此,一首首完整的小诗就产生了。假如我们给他们提供其他形式的作品,也许他们会写出其他更完整作品。比如,我给他们提供钱钟书先生的的作品《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再将词牌“虞美人”的来历和“霸王别姬”中“虞姬”项羽的荡气回肠的英雄节烈故事交给他们,让学生写“节义”的话题作文,这样的构思也许就产生了:写虞姬或项羽夜访李煜,将写《虞美人》词的场景和情感渲染,写出李煜在“节义”面前的艰苦斗争,用项羽和虞姬的“节义”衬托李煜的不“节义”,一篇不错的记叙作品就问世了,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小小说《陆游》(作者:曾平)和《历史》(作者:胡炎)引入,也许会有新的作品问世。

中学写作教学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让学生愿意写;二是提供写作素材或者让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三是如何教会学生熟悉写作路径,让学生沿着教师铺就的道路学会写作。

打通学生写作的“隐秘通道”,最高境界指的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通过对定篇文章作品的阅读,用文本中的优美语言形式和审美意蕴改变学生的语言形态,提高他们的语言智慧和语言能力,优秀的文本就成了他们的语言思维和语言智慧的磨刀石。一种语言方式的改变,实际是一个人思维方式的改变。用优秀的作品的语言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才能在写作中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写出新的语言。

低一点的境界是能够积累写作素材并且教会学生写作路径。“文本”是学习写作的重要凭借和抓手,是“以读带写”的关键因素。从“关注文本”这个维度上考查“以读带写”,我们将看到“读”中的什么带动了写,或者说,读中的什么因素才能有资格有能力带动写。为什么静态的外部世界和孤零零的事例素材无法带动写?这是由文章的“语言特性”决定的,只有那些充满美感和语言形式感的语言作品才能与写作者的语言智慧和语言思维产生共鸣。只能是读的文章中的语言形式、审美意味、哲理意蕴带动写,而文章中传达出的静态的陈述性的知识和内容无法带动写。写作必须从定评文章出发,而且是越优秀的作品越好,因为越是优秀的作品越蕴含着浓郁语言形式感和审美意蕴感,这是写作的必然源头。如此绝对,是我厘清了众多“伪写作教学”之后的决断。所谓“伪写作教学”,指的是理论、学说或者写作技巧阐述了一大套,听起来蛮是那么回事,可是在教学中没有细致入微的写作过程指导,见不到教师和学生写作过程的呈现,写作似乎是不可捉摸不可学习的一种神秘事情。这是因为他们将写作源头弄错了。写作的源头既不是客观外界世界,也不是写作者的主观感情世界,而是主观情思和客观世界统一在语言形式上的文本,即语言作品,也就是摇动学生写作心灵的文章。通过“文本摇动”,我们既可以得到写作者主观世界的写作情思,又能得到写作者客观世界的写作素材。主观世界重要,客观世界也重要,但是如果缺乏这种“文本”作为中介的连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永远是两层皮。

有人说,阅读文章,就是要寻找写作素材、写作技巧、写作文体和写作语言。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其实,阅读的过程不是静态的寻找和积累干干巴巴的写作素材的过程,而是文本中的内容摇动阅读者写作心灵的过程,也就是文本中的写作要素摇动写作者写作心灵进而产生相应的写作能力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写文章最难提高的是语言、决定文章成败的根本因素是语言。写作的语言既是形式的,又是内容的,是“有意味的形式”,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共性必须通过个性来表达。你也许要问,难道阅读过程就没有题材素材的积累的过程吗?当然有,但是,再多的素材题材事例,如果不走进你的语言思维语言智慧之中,不被你的语言个性模块同化,那么,这些阅读得到的素材题材事例也不会成为你文章中血肉丰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我认为,我们只要读,读出兴味,读出美妙,我们只要在仿,仿出别人的格式,仿出自己的个性,用别人的杯子盛别人的酒,用别人的杯子盛自己的酒,用自己的杯子盛自己的酒,你就走在了写作的正途上。

世上的好文章是无穷无尽的,也可以说,一篇独特的文章就是一个打通学生写作“隐秘通道”的武器。世界上只要有优秀的文章出现,就有活跃而丰富多彩的写作教学出现。这是一片多么迷人的写作教学前景啊!几篇同样特点的文章就可以组成一个阅读专题,就可以成为一个打通写作“隐秘通道”的集团军。每篇文章总是骨架和血肉融合丰满的整体,写作素材、写作技巧、写作文体、写作语言水乳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每一篇定评的优秀作品都可以教给你如何写作。储存于文本中的写作因素点燃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而且还提供了学生写作需要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你想要什么文本就给你什么,只要你认真挖掘,优秀的作品总是给你取之不尽的惊喜。由此可知,对学生写作最有用的读,不是读原生态的生活,重要的或者说更能解决问题的是读审美性的生活,读审美性的情感,读审美性的语言。这样,只有在形式上具有美的特质的东西,才能摇动学生的写作心灵。通过一篇篇优秀作品的阅读,写作者从整体上领悟了写作要领,从中得到审美意味哲理意蕴以及写作中素材、技巧、体裁、语言的启迪,进行模仿,进而形成稳定的写作能力,达到创作的境地。

当代大文豪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这样写道:“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好像没有效,从‘小说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我们至今还没有听到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中学生的写作思维处在形成阶段,既是稚嫩的,又是可塑的,因此,打通写作的“隐秘通道”对他们的意义就更巨大了。如果让他们在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的同时,再让他们研磨许多具有典范的形式感的文章精品,让形式感的“语言容器”主动盛装已经积累的文章内容,那么,在文本的摇动下,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一定会同时增长的。教师如果沿着打通写作的“隐秘通道”组织作文教学,也许会克服中学写作课漫无边际无次无序的现状,走上科学化的轨道。鲁迅所说的“写作无技巧,所有定篇定评的作品都教会你怎样写”的写作箴言真的得到了验证。■

猜你喜欢
写作者形式文章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小议过去进行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