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调查、交流、上网等方式,让100%的学生能够把自己的父亲写好,让自己的父亲读后十分满意。
引导每一个学生写完后,主动拿给自己的父亲看,如果孩子的父母感觉满意,就说明文章写得很好。
【指导时间】20分钟+两节课上网
【习作时间】两周
【习作指导过程】
一是定向指导(教学方式:以聊天式为主)
(1)与小学生一起说一说为什么要写自己的父亲?
通过这一次写父亲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真心地去爱自己的父亲,从父亲那里能学到什么。(如果学生的父亲已故,或者说孩子的母亲已经与其父亲离婚,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单独聊,下课以后再与这些学生谈。)
(2)给学生讲一讲父亲节的来历。(让小孩子知道父亲节,最好让学生能够把这个节日永远地记住。)
二是素材寻找
如何引导每一个学生寻找自己父亲的各种素材?我们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以下方法是否可行:
(1)观察记录法
这种方法就是让每一个小学生,记录自己的父亲这一星期做了什么?说了哪些话?是怎样做的、说的?等等。(最好不要让父亲知道,避免你的父亲会有意去做一些事,不能观察到更真实的素材。)
(2)调查法
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到姥姥、奶奶、爷爷家问一问在他们眼中你的爸爸是什么样的。
你的邻居是怎样评价他的?
用电话约你爸爸的朋友,或者直接在电话中问一问,你爸爸的朋友怎么评价他?
再问一问你的妈妈?
(3)访谈法
可以用你已经搜集到的素材,设计你认为十分值得问的问题,让你的爸爸直接解答。也就是说引导每一个学生,像记者一样,边问边记。
三是组合素材形成文章
(1)根据搜集的素材,看一看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文章写得让爸爸满意?(先构思)
(2)利用两三节课引导学生查一查别人是怎样写自己父亲的?看一看能不能进行组合?
互联网上这方面的信息资料多得惊人,(我引导学生直接键入“我的父亲”进行搜索,不到1秒钟,结果出现了,有2610000条信息。)有电影介绍(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有诗歌、书籍(《我的父亲邓小平》)、书信、长篇报道;有赞扬的,有恨的;有写身体健康的爸爸,有写身体多病的爸爸;有的是在记叙自己的爸爸,有的是在评说自己的爸爸……我不由得与学生们“啊”了一声,学生们虽然不可能把这些信息全部看完,但他们深深地懂得,如何去写自己的父亲。这也为每一个学生树立了一定要把自己的父亲写好,写得十分精彩的目标。到此学生自然也能体会到组合的价值。(当然,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利用三种组合,一是把自己的材料进行有机地组合;二是能够把在书中看到的、网上获得的信息巧妙组合在自己文章中;三是把所看数篇文章作者写父亲的思维组合一下,试着用在自己的文章之中。)
(3)形成一篇文章(不受文体、字数限制)
四是反馈评价
把自己的文章拿给父母看一看,最好当着爸爸的面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看看你的爸爸是笑,是流下泪,还是生气?并主动让你的爸爸提出修改意见,直到爸爸满意为止。最后让你的爸爸写评语。(对已故、离异家庭的孩子的文章,由教师来评。)
五是习作小结
每个学生自己总结一下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看一看自己的文章能否投稿?征求学生意见,看一看是否愿意交流交流写作经验?(教师提出以下要求:这篇文章请长期保留下来,因为这篇文章可以继续写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篇文章会越写越长,越写越好,最后一定会形成一部书。到那时,写作水平一定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