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可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许多有成就的人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的至理名言。从古到今,不少人把它当做座右铭,勉励、鞭策自己勤奋学习,这无疑是好的。但是我们更需要另一句口号:学海无涯乐作舟。
其实,古人提倡的“苦作舟”,“苦”字往往被后人误解为“死”和“呆”。其实不然。所谓“苦学”只是提倡刻苦学习的精神,并非提倡学习上的“苦行主义”。定要寒冬“执书映雪”,夏夜“囊萤读书”,“头悬梁,锥刺股”,把学习描绘得如此痛苦不堪,使青少年望而生畏,其益处不大。我不知古代读书人的感受到底如何,但如果只是读得愁眉不展,叫苦连天,我想也很难收到良好的读书效果,这个“舟”也很难到达学海的彼岸。
孙敬、孙康、苏秦等人都是勤学中的特例,古贤人并非人人有如此经历。不过,但凡学有所成者都是勤学并从中得到了乐趣的人。若非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或间接期望尝到甜头,谁会忍受常人忍受不了的苦呢?悬梁刺股后的苏秦,能以滔滔不绝的口才力挽国势,衣锦还乡,在曾经视他如狗一般的兄嫂面前风光十足,其中之乐恐怕不是人人都能够体会得到的。
因此,这“苦”中其实更多的是“乐”,其“乐”即是学习的兴趣和在学习中有所领悟、有所长进时收获的喜悦。有了这个“乐”,有了追求,就会产生刻苦学习的动力。“不亦说乎?”中的“说”即快乐。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乐学观”,这是很有见地的。“乐”是学习的至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乐”就能激发兴趣,思想就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就会迸发出智慧之火光,学起来也就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进行了千百次实验。一点零星的火光、一声微弱的声响,都会使他兴奋无比。信念加乐趣使他全然忘了苦。他足不出户,一头扎进实验室,当最后的一声巨响过后,于惊魂未定之时,已很难说清他是“苦”多还是“乐”多了。
如此看来,真正做学问便是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想要到达理想的彼岸,还真得将“苦作舟”与“乐作舟”结合起来。苦学亦乐学,一舟双桨,一鸟双翼。
【指导教师: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