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明 张永刚
随着信息媒体化发展,导致了如今大学生的阅读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注重人文知识修养的阅读,到注重实用价值与娱乐消费的阅读,“大学生文学底蕴正在逐渐缺失”[1],大学生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状态下逐渐疏离中外文学名著。
从文化体系看,外国文学是一种有着鲜明个性的异质文化,学生认知中不自觉的阅读拒斥行为,必然造成审美主体与客体间的文化隔离,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接受障碍,同时,缺少这种必要的阅读感受经验,势必形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障碍。接受与对话的“曲高和寡”的尴尬境遇,是外国文学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深化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二维基础。因此,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必然在于强化对这种接受与对话障碍的改善与消解。
一.在名著阅读中重构心智生活
态度决定一切,取向决定价值。外国文学的学习或教学中,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它,是学习或教学的内驱力,“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便是理智的)不会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没有构成行为模式的认知结构的知觉或理解参与,那就没有情感状态可言”[2]。如果外国文学的教学价值取向仅仅为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学分或是谋生素质,都会使外国文学丰富生动的内容受到功利的阉割,从而使其教学缺乏深度和活力。而外国文学作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媒介,有着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宗教等极其丰富的意蕴,最大的魅力还在于对人的描写,对人性的揭示,对人的思想情感以及整个精神世界的表现,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欧洲文化……最珍贵的是对个人的尊重,对个人的特殊思想的尊重。”[3]
那么,外国文学教学的态度应是什么呢?余秋雨说过:“艺术的意蕴只能是人生的意蕴”[4],文学通过形象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具体感性的整体反映,从而关照社会和人性自身,显示人的生命意志和本质要求,构建人类精神家园,提供体验人生、净化心灵、悦乐情感、认知真理等多层面的功能。所以,外国文学的教学价值取向,应以人的心智生活需求为重心,把追求人生意蕴、人文情愫视为一种人生态度、生活的方式,如荷林德尔所言“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5]。有了这样的态度,能使我们在喧嚣的现实中守有一份人性美好的角落,能使我们逃离“媚俗”的陷阱和功利心带来的焦虑、浮燥。“心智生活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由和充实。一个人唯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灵魂去追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同时,如果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便在自己身上有了人生快乐的最大源泉。”[6]有了这份心灵的宁静和对心智生活的需求,外国文学教学就有条件深入文化底蕴,创建多种途径,激活学习兴趣。那么,有这样的态度,也才能够形成一种教学改革的动力。
二.以名著阅读促进教学双向互动
师生阅读基础的积累,对外国文学的认知与接受尤为重要,是推进外国文学教学双向互动的一个必要基础。
随着以知识创新为动力和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提出“创造教育”的理念。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它使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重在思维的启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创造教育是一种学会思考的教育,而学会思考的核心则在于能否提出(或发现)独到的问题。外国文学视野交融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使文学史建构客观上存在一些视野盲点。这些视野盲点,不同程度削弱文学史建构的系统性和统一性,虽可通过教师教学加以补充,但毕竟受限,因此,通过学生学会在文学接受中发现、解决问题,可以填充存在的视野盲点。其次,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具有多层面的评价维度。对同一文学现象,既可是社会——历史的思维向度,也可是心理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多维度的思考,因此,外国文学的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不断营造一种兼容、开放的教学机制,鼓励学生通过名著阅读感性经验积累,勇跃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的认知发现,推进教学的双向互动,充分展开师生交流对话,真正“教学相长”。这样既提高学习的自觉意识,又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启迪思维,培养能力。
所以,双向互动的原则,固然重视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但同样也重视并尊重学生文学接受视野中提出的认知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行为中发现问题或经教师引导而发现问题,可弱化师生间教学对话的距离,话一投机,平等原则就可成为现实,教师的“话语霸权”也因此被削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可增强。
三.强化阅读基础以提高课程教学成效
伊瑟尔说过:“文本只有被阅读时才获得生命”[7],外国文学经典中蕴藏着无穷人生经验的可能性,这种可能在我们不断的阅读中被确认,之后变为一种体验和实践的现实。通过不断重读的过程,经典的意义、价值、奥妙才得以显现;并且,通过阅读,创造种种我们在使用但又浑然不觉的模式,如情感的、想象的、伦理的、心理的、道德的、行为的模式……只有文学的经典才能如此贴近我们的心灵和生活,并给我们的行为提供规范和指导性的帮助。
外国文学教学阅读基础,至少应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1.文学作品。要真正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就离不开对其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没有阅读的感性认识,对教学要实现的目的是难以形成理性认识,教学中师生间的对话就会积结成交流障碍,教学就难以顺利达成愿望。
2.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是以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为基础的。外国文学教学难以深化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文艺理论修养不充分。这是认知外国文学从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认识基础,是形成自我视野、个性体验的科学支撑,又是教学对话中自我言说条件。
3.文化著作。朱光潜先生说过:“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西方诗比中国诗深广,就因为它有较深广的哲学和宗教培养它的根干。”[8]西方文学之所以深厚博大,原因就在于它的根须连着深厚的文化营养,体现在它引导我们去关注和思索“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向哪里去?”等人类问题的探究,因此,不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理解西方文学就存在障碍,特别是一些文学流派和作品,不仅与哲学有血脉关系,甚至文学作品就是其哲学思想的论著。
此外,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别对西方文学、亚非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宗教既可成为文学作品中潜在的主题和终极信念,如《神曲》、《复活》等,也可成为讥讽世相、借题发挥的题材,如《十日谈》、《巨人传》等。不了解宗教,也就不了解外国文学表达的文化语境,也就缺乏对外国文学的正确理解。
所以,只有强化学生对名著阅读,才能使其形成话语权,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外国文学教学才能回归到文学本体;只有这样,外国文学丰富的艺术意蕴和价值,才能被接受、确证。
总之,接受与对话是外国文学教学中两个基本维度,在教学中相辅相成。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中,很难想象那些对别国文化价值一无所知的人,能做到理解别国文化价值而以与世界融合,更无法做到理解在他者的观照中审视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和文化。通过对外国文学名著阅读,可以修正我们对别国文化传统和形象认知的偏离,同时,也可以深化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宁艳艳.王岩.新阅读时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第09期.P135
[2]J·皮亚杰,B·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P118
[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孟湄 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P160
[4]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P93
[5]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郜元宝译,张汝伦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P75
[6]伊瑟尔.不确定性和读者对散文体虚构作品的反应.见雷蒙·肯南.叙事虚构作品[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P210)
[7]周国平.周国平人文讲演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P11
[8]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年.P78-79
马继明,张永刚,云南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