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峰
初中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推行几年来,作为长期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都经历着新课程理念的洗礼,新课程理念为我们描绘了非常美好的教育前景。但在践行课改的过程中,许多历史教师一度产生了一些困惑: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是不是说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随心所欲地去发挥?教师和学生应该怎样进行准确的定位?本人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明确自身定位
(一)正确领会新课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和“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而教学过程更准确的应该理解为是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沟通与协作,而不是过去教学环境下的上下关系。
初中历史新教材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强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三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后“阅读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栏目,把充分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倡导让学生自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增设综合探究课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在历史学习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在课堂教学理念中,我们就必须从“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养成,这就要求教师用“心”施教,不能仅满足于原有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尽快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史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的综合修养,并不断完善以历史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以适应新课程要求。
(二)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自觉调整教学行为,实现角色的转换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编剧、导演、主演集于一身,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是“群众演员”,老师用一支粉笔,一张嘴操纵着整个教学过程。而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老师不再担任“主演”,而仅仅作为“导演”,变“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为“引导”,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例如我在讲述抗日战争的时候,就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来展开课堂教学。一是:“如果没有卢沟桥事件,是不是就不会爆发中日战争?”二是:“日本侵华的危害到底包括哪些方面?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设计问题一目的是想让学生探究日本侵华战争发起的根本原因及必然性。设计问题二目的是想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并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信念,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二、学生:学会转变学习方式,明确师生的“双主体”定位
在教学关系中,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理探究结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吊学生胃口,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利用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历史活动课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自主性地探究学习,十分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收集资料、阅读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转变
课堂教学,过去往往是“教师一家之言”、“课本一家之言”。老师常常说的就是“课本就是对的”,学生常常觉得老师就是对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觉到:反正是老师讲的,反正老师会讲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受到压抑,教学评价亦然。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要提高教学效能,就必须转变评价理念。评价上也要比较合理地体现交互主体性,在互动中促进老师对教、学生对学的反思和改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老师的评价不应该过早地定性,而应当全面评价,以激励型为主,对学生不成熟的观点不能随意加以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应该给予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自己去辩是非,让学生在自我感知中明确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