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时,才想起没有左手
查一路
钢铁大王卡耐基去往纽约市中心一幢高层建筑物,他要乘电梯到高层一间写字问。电梯里,他遇上了一位开电梯的人。这人的左手被齐腕砍断。
他问这位没有手的人,会不会因为没有手感到难过。得到的答案,让卡耐基大感意外,开电梯的人说:“噢,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针的时候,才会想到这件事。”
举重若轻,诙谐幽默。谁会真的相信,没有手的人,只会在穿针的时候才想到手。只是生活中趋利避害的法则告诉人们,对已经发生的或必然发生的事,不妨以平常心对待。
哈佛大学有一句校训:对待必然之事,要轻松承受。
能够接受已发生的事实,这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著名学者马尔登说:“不安和多变,是形容现代生活的贴切词语。”不安和多变,让现代人生活在惶恐中。“没有手”的事实,处处存在,什么时候才想起没有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生活的艺术。并非没有想起,而是不必去想。
与那位失去左手开电梯的人相反,我身边太多的人,在完好地拥有“左手”时,总会不安地想到某一天会失去“左手”。他们在想,假如有一天我失去工作怎么办?假如有一天失去健康怎么办?假如有一天无力赡养老人怎么办?假如有一天孩子不能成才怎么办?假如有一天所有亲朋好友突然对我不友好怎么办?
未雨绸缪并非没有必要,且不说,失去“左手”的这一天是否会到来。需要关注的情形是,如此时时担心失去“左手”,势必日甚一日陷入焦虑。
一位在地面上生活的飞行员,日常生活中同样有太多的郁闷。可是。飞入高空,就摆脱了烦恼。他描述道:当我从高空往下看时,看到人如蚂蚁,屋如火柴盒,一切事物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下了飞机,整个人就开朗多了,很多从前想不开的事情,都已不再那么在乎了,再也不那么计较了,因为心境已全然不同。
“穿针时才想起左手”是面对不安生活的一种理性的心态,包藏着惠特曼诗句中所隐含的智慧:“要像树和动物一样,去面对黑暗、暴风雨、饥饿、愚弄、意外和挫折。”
与德国人谈生意
一天,我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想同经理谈生意。
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经理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说:“你有公文吗?”我不明白,她说:“你代表中国政府哪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个省、哪个市的政府部门?”我说:“我不能代表政府。”经理说:“抱歉,我们只同中国官方做生意,同中国的外贸部门、进出口公司签协议。”我说:“难道你们不同中国民间机构打交道吗?”她说:“我们必须通过资质确认,信用调查,才能谈别的。”还有一次,我问一家超市的经理说:“您还想要中国商品吗?”他耸耸肩:“现在不需要。这里还有很多,年轻人,我和中国公司联系密切,他们提供充足的货源。”
过了几天,我又去找他,说是能够给他提供各种商品,价格可以更便宜。我想,商人嘛,谁不想多赚钱?他有点不高兴了,严肃地说:“真不明白。你们怎么这样做,为了抢生意,不怕伤害自己的同行?”我说:“这是竞争。”他说:“竞争应该在商品质量上下功夫。如果用压低价格的办法,到头来,伤害的是你们国家的利益。你看,德国的名牌不降价,但是,大家都去买它。”
生意没谈成,我真正领教了德国的经商理念:严谨、规范,每走一步,都要看有没有法律依据。难怪人家的市场井然有序,从没什么假冒伪劣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