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庶民
摘 要:非言语行为是进行感恩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坚持非言语行为对象的针对性、形式的选择性和情感的原则性,是非言语行为运行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非言语行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97-02
所谓非言语行为,即非言语沟通,也有人称之为人体语言。一般来讲,非言语沟通既可伴随语言沟通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但非言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貌传递,或是通过与交往范围内的其他人的空间安排等传递的。
感恩教育,即感恩教育者根据感恩教育的要求和大学生感恩品质形成的规律与其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施加教育影响,使其形成一种合乎社会要求的感恩品德的过程。感恩教育者在实践中如何运用非言语行为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以增强感恩教育实效?笔者认为:
一、非言语行为对象要有针对性
以非言语行为方式进行感恩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当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形势下,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活跃并引起普遍重视的一个群体。意识上的自我性,思维上的求异性,政治上的批判性和心理上的逆反性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共同的思想特点。作为当代大学生,随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增长,他们喜欢探究事物的根源,喜欢独立思考,喜欢怀疑和争论,一般不轻信、盲从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因而常常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不仅对老师、父母的唠叨表现出反感、抗拒,就是对师长有益的教导往往也无动于衷、听不进去,更不用说带有强制性的灌输式、命令式教育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造成教育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教育他的。”[1]因此,以非言语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非言语沟通是以表情、动作、姿势、服饰等非言语符号为媒介进行的人际信息沟通。在感恩教育中,教育者可按德育的期望,以多种含蓄、间接的方式,比如点头、微笑、手势、拍打、目光等等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因为,非言语沟通具有暗示性。有研究表明,人接受暗示的能力不同,但都具有可暗示性。暗示 学家H.伯恩情海姆的“观念动力学的规律”表明,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唤起观念的能力,它倾向于使这些观念实现,使之转化为行动。”[2]洛柴诺夫认为:“这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3]暗示的作用方式是潜在的、微妙的,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感恩教育中,充分发挥非言语沟通的暗示作用,有利于激发无意识心理活动,充分发挥大脑接受教育影响的潜能,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接受德育影响。这对提高感恩教育效果,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融洽师生关系,避免爱教育者心理抵抗,促进个性和谐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非言语行为形式要有选择性
一般情况下,人对语言符号的操纵是自觉的,这就有了虚假的可能,而对非言语符号的运用则大多是无意的,很少有对非言语信息的自觉传递。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表情、举动等非言语符号比语言本身更能真实地表露其内心真情,反映出他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因此,工作者既要学会通过言语沟通去做学生的感恩教育,更要学会察颜观色,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合适的非言语行为去做感恩教育工作,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中,笔者认为有下列几种非言语行为形式可以选用。
1.距离沟通。人际距离实际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距离的大小能反映出交往双方之间已有的或者希望形成的关系。一般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距离就越接近;关系越松驰,距离就越疏远。反之,距离近的容易导致关系密切,相距远的则容易使关系松懈。感恩教育也不例外,一个和德育工作者关系比较亲近的学生,他常常与其形影不离,接触较为频繁,其感恩教育效果就会较好。而一个和感恩教育工作者关系疏远的学生,则很难和感恩教育者接近,他不喜欢甚至厌恶与教育者接近,即使接触,也往往保持较大距离,甚至低头不语,板着面孔回避与教育者的目光相遇。对这样情绪不顺的学生,我们感恩教育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致力于改善这种关系,增加情感交流,缩短人际距离。
2.眼神沟通。眼睛是心灵之窗。通过观察青年学生的眼神、目光,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洞察其种种心理状况,特别是情绪状态。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出柔和、热诚的目光,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说明他的情绪良好,对你所讲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反之,如果他的目光呆滞、浑浊暗淡,或者表现出在东张西望,抓头搔耳状,说明他的情绪状态欠佳,你所讲的内容不合其意或让其感兴趣。从感恩教育效果讲,显然前者佳,后者差。经验表明,教育者双目炯炯有神会给学生振奋,两眼无光则无论怎么要求、鼓励都会降低其应有效果。呆滞的目光则可能表现教育者对传递的信息不感兴趣或不信服;而目光虚晃、游移不定则泄露出传播内心的焦虑,没有气氛或束手无策。因此,作为一个感恩教育者,应具备一双洞察入微的慧眼,并且准确地理解和熟练地运用眼神沟通,及时根据学生眼神反馈,把握有关信息加以因势利导,这对做好学生感恩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3.表情沟通。一个人的表情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伯德惠斯特尔估计说:“光人的脸,就能作出大约250,000种不同的表情。”这似乎夸大了些,但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面部表情有20,000种以上。但在很多情况下,表情与真实心理活动并未完全相符,正是表情对真实心理活动的这种掩盖,才给我们准确的理解表情的意义增加了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观察、细致比较,做有心人,才能获得真实信息,使感恩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也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解释相互矛盾的信息过程中,要重视受教育者面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或声调。就教育者而言,微笑这一表情非常重要。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作为感恩教育工作者若能面带微笑去拍拍受教育者的肩膀,再以一种诚恳的态度去跟他谈话,这样会比一本正经地去做他的思想工作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还有语感、仪表沟通等。譬如感恩教育者的语调、语速、音质、音量,却能够影响信息的传递,进而影响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导致感恩教育效果的不同。另外,我们作为感恩教育者,衣着整洁、体格健壮、外貌端
正、举止文雅等,也都会使学生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感恩教育影响,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非言语行为情感要有原则性
感恩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在此过程中,感恩教育者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来源,也是信息接收者的影响源及信息的接受者。因此,要想提高感恩教育效果,作为感恩教育者,还应掌握和应用好下列非言语行为的情感原则。
1.关爱与尊重原则。格拉泽说得好,人的一生需要爱与被爱,我们一生的健康与幸福全靠我们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是使人产生感恩思想的前提和形成感恩品德的基础,在学生感恩教育中,教育者首先就要关爱和尊重学生,才能使其产生信任、坦诚、温暖等积极的情感,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畅通相互交流的思想渠道。因此德育工作者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必须从善意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体察他们的情感、认识等方面的要求,切忌自恃身份,盛气凌人,否则,要做好学生感恩教育工作是就是一句空话。
2.情理相济原则。感恩教育与德育工作一样,共同目的是要帮助他们判断是非,解决“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他们的情绪问题。做好感恩教育工作不但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做到情理交融,这样才能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双方共意原则。在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中所运用的非言语行为,必须一是传、受双方都能接受、领会、掌握并合理运用;二是符合特定的文化教育传统和感恩行为道德。否则,他们在接受信息时,就难免对信息发生错误理解,从而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4.自我调控原则。感恩教育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来讲,这就使感恩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感恩教育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切合学生实际,能够为学生理解之外,还应注意三个方面的调控:一是必须考虑一定的时间、场合,特别是非言语行为种类的选择和程度的把握。二是必须注意需要言语行为或几种非言语行为方式同时运用的优化组合,以实现最佳效果 。三是必须时刻注意和调控施教者自己的人格、思想风貌及行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感恩思想和品德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健康成才。
总而言之,坚持非言语行为在感恩教育中的对象的针对性、形式的选择性和情感的原则性,是加强信息沟道的重要环节,从而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值得我们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55.
[2] [3]转引自霜龛.暗示学的理论根据和它的原则[J].外国教育资料,1981(2).
责任编辑:刘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