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亮
摘 要:作为最古老、最成熟的传统社会之一,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向西方探索求知的过程。用现代化的视角去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条红线,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和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现代化;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05-02
一
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学术界迄今为止没有一致看法。从其特征上划分有“欧化”、“西化”、“工业化”等称谓。也有很多学者从社会历史的角度下定义。布莱克认为现代化指的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导致源远流长的改革过程所呈现的动态形式,可以定义为: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1]。罗兹曼把它看作是一个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的过程,是一个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过程[2]。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罗荣渠先生也把现化代看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3]
从晚清时期开始,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已远落后于西方强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属于“晚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把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从19世纪中叶发轫,至今还没有结束。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现代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布莱克在对世界现代化范型进行划分时把中国归为了第五类,“那些未直接受外来的干涉,但受率先现代化的社会间接影响而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第五范型。构成这个范型的社会有俄国、日本、中国、伊朗、土耳其等”。
“传统文化的内聚力和认同感使这个范型的社会在面对外来的强大现代化压力时保持它们的完整性,……最极端的例子是中国,它是最古老、最成熟的传统社会,在使自己的体制适应现代性时困难也最大”。[4]“西化”并不等于现代化,“它不仅不能说明先进国家本身当初转变的过程,而且也不能说明曾经落后的国家对仍然落后的国家的影响”。但是,中国近200年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求知,探索真理的过程。传统的封建制度不能自发地产生近代科学文化知识,面对西方已经领先许多的文明成果,我们不能出于虚荣的民族自尊心而束之高阁。闭门造车,舍捷径而不顾的方式只会使中西差距越来越大。只有虚心、理智地学习西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者是中国迅速崛起的现实途径。“从现代化理论来看,中国的现代化类型是属于那种在外力的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在西方侵略的强烈对比下,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和差距,从而产生了变革社会的愿望。在这种变革中,较中国先进和'现代'的西方便成为他们仿效的目标。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道路,必然使中国的现代化呈现一种'西化'的价值选择和表现形式”。[5]
二
魏源是中国早期现代化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面对亘古未有的历史变局,他以经世学家的敏锐眼光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师夷”思想。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师夷”主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魏源明确指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6]但能够在世界最古老最成熟的传统社会冲破华夏中心观的拘囿,找到中国现代化的有效捷径,这种开创之功就显得意义重大,“他们的这种主张,正包含着中国现代化思潮的初步崛起”。在今人看来,“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自提出以来,已远超过其作者起初的器物层面,成为学习西方的最强音。近二百年来,“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以这样那样的形式为史书记载,沉淀在人民的内心深处。“师夷长技以制夷”包括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师夷长技”,向西方学习;“制夷”,抵抗西方的压迫,制服并超过西方。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一个“制夷”的过程。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现代化国际环境的生存规则。西方列强绝不会心甘情愿地让昔日奴仆发展壮大,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屈辱史就是一段外国侵华史,反帝是国人当时与反封并列的口号,赶英超美是中华儿女几代人的梦想。现代化最大的矛盾是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这是现代化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必须合理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传统文化的承继及学习西方的适度。“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已可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条红线,对中国现代化的发生发展影响深远。
一是师夷器物技能。 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学习是从“坚船利炮”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国人认识到西洋科技的威力。林则徐、魏源等人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仿照西方建舰造炮的主张,魏源的《海国图志》中还附有西洋火炮的造法。以镇压太平天国起家的洋务派把“师夷器物技能”充分实施。久历战火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痛感中华武器之落后,发起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开展表明中国现代化已进入了第一个层面,是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实施。
二是师夷制度。“公车上书”活动标志中国现代化开始进入第二个层面,因为从此以后,中国现代化的重心由器物开始转向了对西方制度的学习。康、梁发动的“戊戌变法”,即“百日维新”,就是在中国引进西方制度的一次大胆尝试。近邻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证明,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优于大清的君主专制制度。维新运动虽以失败告终,但对西方制度的学习大势已不可逆转。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进一步打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被迫离开皇帝的宝座,中国人民从近二千年的皇权阴影下,第一次解脱出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中国确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显然在许多方面是对过去的一个很大的突变,……的确,从较长远的时间来看,应该更容易肯定1949年是中国现代化的转折点”,[7]中国走上了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师夷思想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制度层面把西方制度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已能稳步地向前迈进,从而得以进入现代化的第三个层面,思想行为与国际接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交通事业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空前快捷,互联网的推广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世界已变为“地球村”,国际交流更为频繁与方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的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在校大学生已发展到今天的上千万。
三
分析魏源思想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还应该谈一谈其“师夷”、“制夷”理念中的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面对西方的挑战,它能凝聚国民的爱国激情,有利于“现代化领导的强固”。一方面,它促使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保家卫国,使中国免于外国殖民统治的危险;另一方面,又能激励国民的斗志与民族自尊心,学习西方,赶超欧美。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充斥了西方的侵略压迫与现代性的国际竞争。魏源的“制夷”思想第一次把赶超西方定位为中华民族的战略目标,认识到了中西之间的差距,从而也使之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奋斗的方向与动力。“洋务运动”、“维新运动”、“革命运动”无不由满腔热血的民族英豪所推动,“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革命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反帝国主义色彩”。[8]建国后,国际形势依然紧迫,美国的“冷战”政策使得中美关系又僵持了几十年。
然而,正如前文论魏源思想局限性时所述,“制夷”思想中也包含了一种“华夏中心观”的思想。由传统的“华夷之辩”发展起来的民族意识中也产生了一部人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狭隘的民族主义片面强调中华文化的优越,敌视一切外洋事物,盲目排外,如洋务运动时的顽固派等。在今天则发展为一种民族狂热心态,如网上的“愤青”之类。他们只看到西方的一些不足而落井下石,却未能具有客观的现代化竞争意识,迎头直追。另外,近代以来的民族自卑心态并未得到消除。由于中华历史上的伟大,当突然被西方击败时,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产生的影响巨大,“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愈骄傲,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愈自卑”。[8]这种民族自卑心理又发展成一种“崇洋媚外”心态,如“全盘西化论”之类。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认为我国的一切都好,中华文化一无是处。从语言、穿着、行为等方面以“洋气”为荣,把西洋的一些丑恶现象也带入中国。“研究中国近百年的现代化思潮,既要看到中国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传统的严重不足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认识不深不透、盲目崇洋的一面;既要看到健康发展的因素,也要看到病态民展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1.
[2]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
[3]罗荣渠.现化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
[4]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69.
[5]王继平.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45.
[6]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26.
[7]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8.
[8]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05.
责任编辑:刘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