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情走进学生心灵

2009-08-24 09:27郭晓东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心灵情感学生

郭晓东

【摘 要】孩子的心灵是一方奇妙的净土,只有在他们有效的心灵里播下健康、美好、快乐的种子,他们才可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就应该处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精心地培育,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学生 情感 心灵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给了笔者深深的启迪:我们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我们对教育事业全部的热情去感化学生的心。

离开了心灵的交流,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没有心灵的触动,就无法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过程。心灵的沟通不仅对学习过程有重要的激励和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

缺少心灵情感的融入,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学生停留在一个冰冷而过分抽象化的世界里,学生不再对新鲜事物感到惊奇,日渐成为感情冷漠,体验荒芜,没有趣味,缺少内心敏感性的知识储存器。

作为老师,我们面对的学生很特别,这就更需要我们处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精心的培育,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尊重人格,理解学生

自尊心人皆有之,而学生的自尊心尤为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情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思想才容易被学生接受。

有件事笔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有一次上课时提了一个问题,让班里会答的同学举手,绝大部分都举起来了,笔者特意叫了一个平时很少发言而且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谁知他站起来说:“不会。”笔者当时很生气,讲了几句刺激他的话……待课后问明原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想给我留下个爱举手的好印象,笔者对他进行了耐心的教育。从此以后,他不但带头举手,而且经常答对,学习积极多了。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决不能去刺激和打击他们的一些想法,只能去引导。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

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批评学生时,讲究方法,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不受伤害,理解学生的思想,疏通他们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

二、真诚交流,视生为友

把学生当作我们的朋友,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不是居高临下的交谈,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气候突变,当我们感到寒冷时,自然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注意御寒”;中秋节到了,对学生说一句:今晚十五,今夜月圆,祝你们合家团圆!周末时道声:周末愉快!希望大家学习娱乐两不误!并时常告诉学生有困难时尽管来找我……做到以心交心,以诚对诚,师生的深情便会油然而生。

当学生在比赛前没有信心时,笔者会这样说:每一次跟你们参加比赛,我都很开心,不是因为我们有时取得了好成绩,而是因为你们的那份决心!不管我们获得什么样的名次,我们都会去努力的拼——因为我们是21世纪的一代,爱拼才会赢!请记住:我们一直在拼搏,失败乃成功之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这也一直是笔者对自己的要求。事实证明:种瓜得瓜,种豆的豆,种爱得爱!因此,我们多与学生交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关注学生,帮助学生

被人关注是人的天性,我们应该懂得学生的天性,并在教育中有意识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有时老师给学生的哪怕是一句普通的问候,一次无关紧要的提问,都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心境。尤其是后进生,就更需要教师的关注。深入了解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良好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一名学生经常不交作业,他自认已无可救药了,眼看中考临近,只想混个毕业证书了事。通过与他细心的交流,笔者才得知:因为学期后期,主课老师在考试作业等方面都对优生倾斜,他心理负担很大。后来又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父亲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形成了在家没人管,学校老师很少问这种情况。有一次,笔者发现他中午没有回家,在学校外面吃午饭,就和他聊了一会,但并没有问他作业的事情,只是询问他的就餐情况:“吃了什么?好吃吗?有汤喝吗?”他说:“没有,喝点水就行了。”笔者又问他:“有水杯吗?”他说:“没有,对着水管喝点自来水就好了。”笔者说:“那怎么行?会把胃搞坏的。”就给他拿了两个纸杯。从那以后,笔者经常询问他的伙食情况,他也切身感觉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开始自觉交作业了,并且作业也写得越来越认真。笔者利用机会不断表扬他,他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了,最后还考上了个不错的学校。因此,和学生心灵的交流,只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运用幽默,打动学生

幽默是用微笑面对纷繁的世界,拥有幽默就拥有爱和友谊,幽默能让人们打破僵局,消除隔膜,互相靠近。不要以为只有大人才会懂得幽默,与学生的交流中适当运用幽默,会不失稳重地保护学生的自尊,拉进师生心灵的距离,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也是从学生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特别能理解作为一名学生的感受,也能体会到学生在课堂中想表现却又害怕失败的矛盾心情。

一次,让学生放学后留下来,可等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学生却溜之大吉,笔者非常生气,但还是努力压制自己的怒火,平心静气地向学生确认这件事情的发生起因。学生都说是王超同学带头走的,于是笔者询问王超同学走的原因,他说是忘记了老师的话。笔者问“是不是其他同学也都忘记了”,大家说不是,是看到他先走,他们才跟着走了。笔者说:“是吗?我今天才知道我们班的这位同学身上有一个强大的磁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他一走就把大家给吸走了!今晚你可要跟家里打个招呼了,我们很可能被你吸引到你家吃饭的。”学生听了立刻大笑起来,笑声之后,不少学生的脸上显出了悔意。

心灵是一叶方舟,心灵是通向社会的窗口。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好东西而敞开的。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让我们始终保持纯洁高尚的心灵、炽热温暖的心灵、坚毅不屈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我们心灵的力量去温暖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灵成为一叶不沉的方舟,航行在波澜起伏的大海上;使学生的心灵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因为学生,因为学生的爱,笔者才觉得成为一名教师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也正因此,笔者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渗入情感教育,学会认真分析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善于因势利导,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学会关心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心灵情感学生
情感
赶不走的学生
台上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学生写话
心灵小语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