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2009-08-24 09:27李冬菊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积累训练作文

李冬菊

【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这在语文教学改革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是值得研究的。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作文; 方法; 积累 ; 训练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急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存在的与生活脱节的弊端,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导致作文教学成了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这对在语文教学改革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是值得研究的。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精神,提升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

作文教学的确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花了大力气,费了真功夫,却并不一定得到多大的“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总不成比例。所以,很多语文老师干脆就“弃”之,任由学生随意发展。但那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恶性循环,学生的语文成绩渐渐下降,甚至有一些人不再喜欢语文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块“鸡肋”,如何来啃食这块骨头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写作亦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向我反映,感到作文写作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知该怎样下笔,即使能写出来,自己也觉得言之空洞,索然无味。其实,从信息学的角度讲,作文写作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很显然,要输出就必须要有内容输入,那输入也可以看作是学生的一个知识积累过程。积累优美的语言,积累经典的故事,积累名人名言等。而阅读是一个很好的积累途径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丰富的阅读兴趣,作好读书笔记,写下读书体会,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日积月累,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并能说好话”,写出立意新颖、文体别致、文采斐然、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

二、加强学生的爱心培养,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

写作是一个人心灵的流露,是一种独特的“心灵跑步”。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感情真实健康的好文章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所以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心。试想,没有苏轼对亡妻一往情深的爱,会有《江城子·十年生死》吗?没有朱自清对父亲深情真挚的爱,会有感人至深的《背影》吗?没有恩格斯对马克思情同手足的怀念,会有催人泪下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吗?作文写作同样如此。教育是影响人的艺术,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座山连着另一座山、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良知呼唤另一颗良知、一个灵魂镌刻另一个灵魂的事业。我们倡导“爱心”教育,努力建设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培养造就性格开放、畅所欲言、热心助人、有效沟通、言出必行,顾及他人感受、自尊自强、处变不惊、积极向上的学生,酝酿营造宽容、希望、宁静、祥和的办学文化就离不开“爱心”教育。高境界的爱心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是浸润、渗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因此,爱心教育需要身体力行、春风化雨。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得到爱的熏陶,有所感悟,产生心灵的震动,从而由内及外自然地发生变化,得到升华,这种爱心教育便是刻骨铭心的,定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了发现爱的眼睛,就会有一种渴望表达爱的冲动,水到渠成就会有好的文章。

三、开创多种训练形式,多写多作

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有了作文写作的热情,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吗?答案是否定的。它就如我们要修一座高楼,有了美好的愿望,就相当于有了一大堆砖头、砂石,可房子不一定就能搭建好。怎样搭建,还需要专业的设计、认真地施工。我们作文的设计和施工是什么呢?那就是平时的训练。作为教师,应创设多种训练形式,如,写日记、做摘抄、改写短文、完成片断、故事续写、情景再现等等,甚至有时可以将书面作文改为口头表达,改变以往单一的作文模式,多形式、多角度地训练,让学生把作文当作一般的作业,而不是一听作文就愁眉不展成为痛苦不堪的负担。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从而改变学生畏难恐惧的心理,让其正确面对作文训练。

四、改变传统方式,灵活多样地批改

谈起作文的批改,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尤其是对“精批细改”,叶老几乎是予以全盘否定的。说实话,当过语文老师的都怕改作文,要真正的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教师能办到吗?那要花多少时间?即便是教师办到了,但作文本一发,学生一看,他们都能完全明白吗?顶多对评语产生三分钟热情。所以,我觉得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批改方式,运用多种形式的批改,或采用循环面批,或请同学课上互相批改,或者印发几份好的、几份差的,由学生自己阅读,作出比较,这样老师轻松了,减负了,学生却“富裕”了,他们从阅读、欣赏、比较、批改中加深了印象,得到不少的启示,从而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做好“作文差的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乐意拿出自己的习作与同学一起分析,让同学们互相找出不足共同提高作文水平,经过以上作文指导实践,我所教的学生普遍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并且在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因作文自如,得分较高。

综上琐屑之谈,作文教学是一块硬骨头,更是一块大肥肉。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提高认识,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求多写多作,使学生能真正做到热爱写作、乐于写作,从而在教学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积累训练作文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