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能没有“精神围墙”

2009-08-24 09:27杨玉良
中华文摘 2009年8期
关键词:民族性教育家围墙

杨玉良

夏天来了,一批大学生将告别校园,一批新生又将走进大学。大学及大学的精神,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幸运儿”。

近些年来,大家都在讲大学改革,这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对大学精神的回归,同样不可忽视。曾经有个说法,要把大学的围墙拆掉。但我觉得物理的围墙可以拆掉,“精神围墙”绝对不能拆。没有了“精神围墙”,大学就无法满足人们对她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也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

大学担负着积淀与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任务。这个任务决定了大学是非常特殊的组织机构,和政府或企业都不一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有人提出大学校长要“经营”大学,结果遭到普遍反对。因为强调“经营”,就有把大学当作公司来进行商业运作之嫌。如果把大学看成公司,就会忽视了她在知识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方面的功能。

同时,大学也是民族性极强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国内有人认为,应该把国外一流大学当作我们的参照物。这在总体上是正确的,但绝不能简单地把国外的一流大学当作我们办学的模板,因为这就忽视了大学的民族性特征。比如说,如果要论科研成果、诺贝尔奖等“硬指标”的话,也许北大还算不上世界一流的大学。但如果看一所大学在她的民族文化以及在国家转型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话,那么全世界可能没有一所大学,能像北大、复旦等国内一流大学这样,曾起到过那么重要的作用。

大学的特殊性还在于她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任务。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大学所要做的就是把思想和文化系统化、规范化,将其转变为课程,把它传授给学生,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所有文明、精神进行传递。美国教育家德怀特•艾伦就曾说过:“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传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一个人的精神却更加重要。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曾指出:“任何大学都是遗传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促进大学改变的外部力量,“遗传”则是大学对自身道德与文化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是“保守”的。这个“保守”有“坚守”之意,是要坚守道德、坚守学术。也正是大学的“保守性”,要求她在不脱离现实的同时,又与世风俗流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尘嚣,保持一份宁静和清醒。这些年大学有不少失范的地方,根本原因就在于丧失了宁静与清醒,丧失了“精神围墙”。

大学要在“坚守”和“创造”之间维持一种张力。一味保守而偏执复古固然不行,但忘记传统而完全流俗,也就是放弃了责任。只有把“坚守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方能构成“大学之魂”。

(摘自《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民族性教育家围墙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颜回之乐
《琴童》顾问阵容
围墙的信念
夏天的围墙
阅读教育家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