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菜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2009-08-24 09:27
新疆农业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菌核菜豆孢子

王 琴

1技术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并以农业、物理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预防原则。

2菜豆主要病害

2.1菜豆根腐病

2.1.1症状表现

主要侵染根部或茎基部,一般出苗1周后开始发展,3~4周进入发病高峰,下部叶变黄,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斑点,多由支根蔓延至主根,致使整个根部腐烂或坏死。病株易拔出,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病情扩展后向茎部延伸,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部茎叶萎蔫或坏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毒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2.1.2防治方法

与葱蒜类实行2年以上轮作。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

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10 d。

2.2菜豆菌核病

2.2.1症状表现

该病多始于近地面茎基部或第一分枝处,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皮层组织发干崩裂,呈纤维状。湿度大时,在茎的病组织中产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病部白色菌丝生长旺盛时,也长黑色菌核。

2.2.2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及进行种子处理,从无病株上采种,播前用10%盐水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

进行轮作、深耕及土壤处理,勤松土、除老叶及病残体。覆盖地膜,合理施肥,利用地膜阻挡子囊盘出土,要求铺严,此外,要避免偏施氮肥,实行配方、平衡施肥。

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40%菌核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10 d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3菜豆角斑病

2.3.1症状表现

主要在苗期发病,危害叶片,发病初期,产生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后变紫褐色,叶背簇生灰霉层,即病菌子实体。严重时为害荚果,荚上出现直径1cm或稍大的大块霉斑,斑边缘紫褐色,中间黑色,后期密生灰紫色霉层,病斑不凹陷别于炭疽病。严重时可使种子霉烂。

2.3.2防治方法

选无病株留种,并用45℃温水浸种10min进行种子消毒。发病严重的地块收获后进行深耕,有条件的可进行轮作3年以上。

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 d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4菜豆锈病

2.4.1症状表现

豆角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茎、蔓、叶柄及荚均可受害。叶片和茎蔓染病,初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小黄斑,后中央稍突起,渐扩大出现深黄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在夏孢子堆或四周生紫色庖斑,即冬孢子堆。有时叶面或背面可见凸起的白色庖斑,即病菌锈子腔,寄主衰老后,叶片枯死。荚染病形成突出表皮庖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孢子粉,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发病重的无法食用。

2.4.2防治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如新秀1号、春丰4号等。春播宜早,必要时育苗移栽避病。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

发病初期,用15%粉绣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 d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5菜豆细菌性疫病

2.5.1症状表现

主要侵染叶、茎蔓、豆荚和种子。出土的病苗,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或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第二片叶柄基部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为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幼苗折断干枯。

2.5.2防治措施

实行3年以上轮作。发病初期,用72%硫酸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喷施防治。

2.6红蜘蛛

2.6.1危害症状

红蜘蛛的幼虫和成虫在菜豆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局部形成灰白色小点,随后逐步扩展,形成斑状花纹。危害严重时,叶片似火烧状。

2.6.2防治措施

用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或用甲阿维4000~5000倍液,或用73%可螨特乳油1000~1500倍液,间隔10 d喷1次,连喷2~3次。

猜你喜欢
菌核菜豆孢子
棚栽芹菜菌核病咋防治
适合于全长cDNA文库构建的猪苓菌核及菌丝体总RNA提取方法比较
家蚕微孢子虫类枯草杆菌蛋白酶Nbslp2的保守性及转录活性分析
棘孢木霉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生物防治的研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生孢子飞散动态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菜豆娃娃
菜豆之音
菜豆啊!我和你真的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