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泥沙汗·克热木 依力哈术·斯马义
0引言
近年来,库尔勒市小麦全免耕播种面积迅速扩大,不仅节省了能源、人工费用和作业费用,而且能够实现一次齐苗、浅籽早发、高产高效的目的。2008年,库尔勒市推广全免耕麦面积500(667m2),平均产量250~300 kg/667m2,高产田块接近400 kg/667m2。但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部分增产增效不明显或变成懒种田、低产麦的。通过对100(667m2)田地的调查,种好全免耕麦必须掌握如下关键措施。
1严把播种质量关,为“五苗”打基础
全免耕麦夺高产,提高播种质量至关重要。要想播后1次全苗,并确保早苗、苗齐、苗均、苗壮,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1适墒播种
全免耕种麦要避免烂田播种和表土缺墒播种,稻麦连作田,特别是收获较迟的中迟熟粳稻田,收获前要适时断水,降雨后排干田间天落水,并及时排降外三沟积水,以降低土壤湿度。稻收后耕作层烂的田块要先开1~2条中心排水降湿沟,以便播种时田间作业顺利和出苗早发。确实因季节晚必须烂田抢播的,要坚持随播麦种随用灰泥盖籽,待田稍干后立即挖沟进一步盖好麦籽。播种阶段如遇表土干旱,播后必须立即浇出苗水抗旱。因为全免耕麦盖土薄,在原表土干旱情况下,盖籽土易失水导致出苗不匀。
1.2因肥确定施肥播种次序
用堆肥、土杂肥等水分含量低的有机肥做基肥的,应在稻板上先施化肥再播种,后施有基肥,并将肥料撒均后初步盖耔。
用草圹泥、水分含量高的有机肥作基肥的。应先在稻板上施有机肥,同时撒下化肥,后播种,否则易造成出苗不匀。
1.3严格控制播量促壮苗
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基本苗偏多是主要倾向,形成的弊端有三点:一是个体营养面积小,影响分蘖早发,麦苗单株不壮;二是增加了中后期管理难度,需要追肥促进的不能促(往往群体过大),难以取得大穗高产;三是易导致部分田倒伏减产。经调查,千粒重在38~40 g的精选扬麦系统种子,1kg出苗多数在1.9万~2万苗,因此,大面积生产上一般基本苗18~22万苗/667m2。用种量控制在10 kg/667m2左右。
1.4浅旋灭茬
调查发现,稻板面杂草多的田块,即使播种后盖籽较好,麦子出苗后因扎根不良形成“根周空”冬前阶段多数生长较差,分蘖发棵慢,影响成穗数。因此,这类田施肥播种后应将表土浅旋(深度5-8 cm),既灭茬除草,又能使肥、种、表土拌匀,然后机开沟进一步盖籽。播种浅旋灭茬田畦面的宽度可适当放至3~3.5 m。
2科学运筹肥料,促稳长防早衰
全免耕麦播种阶段有机肥和化肥都集中在土表,加之开沟盖籽覆土仅1~2cm,麦子生长发育特点表现为早苗、早发、叶龄进程快,分蘖发生早;高峰苗期提前,且都出现在冬前;群体偏大,但分蘖成穗率略低;后期易出现长势不足和程度不等的早衰现象。针对以上特点,在基肥运筹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2.1适当增加肥料总量
全免耕麦施氮量应比同类耕翻麦田增加10%左右,才能较好地发挥增产节本效果。小麦产量300~350 kg/667m2。施氮总量以13~15 kg/667m2为好,其中有机氮素应不低于30%。并根据土壤缺什么重点补什么的原则,注重磷钾肥的施用。
2.2提高拔节孕穗肥的比例
为了提高肥效,控制发生过多的无效分蘖,确保中期稳长和个体发育健壮,在肥料运筹上应增加中后期投肥比列。其一生的肥料分配为:基肥占45%~50%,苗肥、腊肥等占30%左右,拔节孕穗肥(保花肥)占20%~25%。这样才能更有利防止后期早衰小穗头现象。
拔节孕穗肥的实际用量,还需根据当年气候和苗情长势灵活掌握,生长前期和中期降水较多;麦苗早衰现象露头较早的;群体适中易于取得高产的,应不囿于原计划用肥,增加后期用肥增效显著。拔节孕穗肥用量大的必须分两次施用。70%左右作拔节肥,30%左右在剑叶露尖前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