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掘写作素材

2009-08-21 07:35
学周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包身工名家文章

张 虎

翻阅时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其水平实不敢恭维,甚至不忍读。记叙文写教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色,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深谈;写同学们,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礼物、一次难以说开的误会、搬家与转学引起的终身遗憾;议论文的论据,也不外乎爱迪生、爱因斯坦、张海迪……知识面何等的狭小,内容何等的空洞。实际上,那些写作文的学生何尝不是苦不堪言——从何处寻找写作的材料?

一、从生活中来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教诲儿子的名句。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写诗如此,写文何尝不是呢?

因此应遵循“生活第一”的原则。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绞尽脑汁,那只能是让学生硬着头皮去写,只能搜肠刮肚,写出的文章也是套话连篇、人云亦云,甚至可能逼着学生去说假话,说自己不情愿说的话。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几十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都是在观察生活后写出的佳作。至于像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倾注自己情感的文章如海伦·凯勒和魏巍的同名作品《我的老师》就更不用提了。

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写教师,完全可以写写他的日常生活,写写他与上级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写写他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写写他个人的喜怒哀乐,写写他个人以往失败的教训等等。写同学,完全可以写写下课后的打打闹闹,写写某次上课时的调皮捣乱,写写做完作业的无比轻松,写写朋友间的窃窃私语,写写某次课余时间的恶作剧等等。写自己何必一写就是如何认真刻苦学习,如何“改邪归正”呢?生活琐事都可入文。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投入到生活中去,真正了解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天空飘着雪花,可以要求自己在三分钟内造一个句子表达此时的心情,可以用现成的名句、格言、谚语,只要能扣住一个字“雪”字,时刻注意发掘自己的思想,然后用适当的语句表达出来,就能熟练写作,不再感觉作文枯燥难写了。同时要求自己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事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不过,社会生活包罗万象,需要给学生做出正确引导,借给他们一双慧眼,敏锐而深远地观察周围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从教材中来

考试的指挥棒,繁重的作业,家长的脸色可能不允许学生去涉猎那些所谓的“闲书”。那么,也可以将自己的视点放到手中的语文书上,去“天经地义”地看“正经书”。

主要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人的百科全书,文中无论地理、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及。只要做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正所谓“就地取材”。

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学生可以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学生们用“移步探写法”去写山水游记;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这样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三、从课外书中来

从书中汲取写作的材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的正确的道路。

我们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外时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通过“读万卷书”我们可以了解古今中外各种文学作品,如《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国演义》、《世界名家散文精品》、《外国名著》等。以扩大自己的思维空间,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学生可多听新闻,搜集素材。还可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图书馆里有许多报刊杂志,学生个人也可订阅《语文报》、《中学生阅读》、《读写月刊》、《读者文摘》、《名作欣赏》等。学生可互相阅读,做读书笔记,积累典型素材,可以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学习之余或课间可以浏览翻阅,无形中会增加写作素材。

从以上可知,到处都有写作的素材,它存在于你的前前后后,随时随地准备着为你服务。但是,这取决于你的思想解放,取决于你的发现,取决于你的归纳整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猜你喜欢
包身工名家文章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自由与权利
一群沉默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