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琼
有一段时间,我突然变得无与伦比的悲观,觉得生命无常,说不上哪一天,自己就会被命运之神带走,永别人世。我扪心自问: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不远的将来,我的生命突然消失了,那么,我还有什么遗憾呢?——对自己提问的时候,我没有矫情,没有玩笑,而是庄重严肃的,像是面对上天的裁决。
以我的年龄和阅历,对生死已经能看破了。上天赋予我的一切,我都能平静接纳,倍觉恩慈,没有贪心。只是,我想,若我真的离世,那么,我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未成年的女儿。所以,我想写一本书,留给她,那里将浓缩我对人生的全部思考,以及我想对她说的所有的话。
就这样,我开始创作《仙翅》。本来想写一本书的字数,可是写完了,发现它只能算是一个较长的中篇(其间几经修改,删减了一些内容)。不过,这没有关系。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我已经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小说的主人公是“罗兰公主”,而我的女儿名字就叫罗兰。
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母亲,怀着即将“离世”的心态,全力以赴,为她挚爱的孩子写的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构思了一个叫“罗兰公主”的女孩,远离父母,独自到远方寻找“智慧山”和“自由河”的曲折经历。我把自己感悟和认识到的每一种重要思想,都编成一段神秘奇特的经历,穿插成“罗兰公主”在追寻智慧的旅途上,所遇到的一个个奇妙的见闻。最后,她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智慧山”和“自由河”。在这里,我借“智慧老人”的口,说出了自己对“智慧”的理解。而“自由河”里刻在玉石上的那几行“天书”,实际上就是我对世界和生命的最根本的观点。
智慧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而是最纯真、最朴素、最博大的存在。这是一篇哲理童话小说,也带有寓言的意味。内容决定形式。我想,一个直接诠释人类智慧的故事,最妥帖最方便的,恐怕就是运用这样的形式了。编织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几乎出于本能,自然而然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包括忧伤的基调,纯净的语言,也都好像是水到渠成似的,没有刻意。在这个故事里,除了顽强追寻生命意义的罗兰公主,我还塑造了重情重义的鸟儿“千里雪”,为了帮助罗兰公主,他献出了自己的翅膀,最后还献出了生命。这是一个绝美的关于“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也是我写的时候最动情的地方,几乎字字落泪。即使现在读到这些片段,我仍会唏嘘不止。
虽然这部小说解读智慧,包含哲理,但它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历险童话故事,也可以对它进行深浅不一的分析。实际上,这正是我要达到的效果。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义性和丰富性。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部作品,让我花过如此重的心思,承载过如此重的意义。它基本上就是我留给女儿的思想“遗产”。不过,它能否得到读者的共鸣,我还不能确定。但我能确定的是,在这部童话小说里,我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情感、智慧和生命。所有我怕来不及说的话,我都在小说里说出了。
重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那也是一部哲理童话小说。我至今仍然记得很多年前读《小王子》的震撼。那部小说,饱含了无法言说的宽广而美妙的智慧。它是写给大人的,其实孩子们也能看懂,当然,每个人的感受和收获一定不同。对于我来说,它把孤独、辽阔、优美这三个词汇,融合起来,并推向了极致。而我以为,把这三个词融合起来,用来概括人类在宇宙中的智慧,最是恰当不过的。
圣埃克苏佩里始终有两个双重身份:飞行员与作家。当他在四千米高空驾机飞行时,一定和在地面上行走的我们,拥有不一样的视野、襟怀、思考和感触。他一定触摸到了宇宙的心跳,聆听到了发自宇宙深处的私语。是的,那就是智慧的声音。
我们,像蚁群一样,在地上忙碌,奔波。我们听到的是汽车的喇叭,打桩机的轰鸣,摇滚的喧嚣,新闻播报,流行歌曲,争吵,哭泣,唠叨,笑语,欢腾。自从踏进滚滚红尘,我们已经很难听到来自宇宙和内心的声音了。它们被纷繁嘈杂的尘世淹没了。虽然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渐变得丰富斑斓起来,但我们的内心却日渐干枯荒凉。
所以,在《仙翅》里,我让主人公“罗兰公主”和“千里雪”选择了一个宁静安详的月夜,他们听到了彼此发自心灵的歌声,成了生死与共的知音。在那个月夜里,他们都变成了和宇宙一起共鸣的琴弦。
《小王子》开头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惜,他们当中记得这一点的并不多。)”现在,让我们把心灵上堆积的灰尘擦去。当我们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的时候,我们就又做回了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已经不一样了,他不再天真稚气,而是历经沧桑后,透彻的安宁与平和,并且在这种安静中,深怀感恩,懂得所有的美与价值。
静下来,听一听宇宙的声音,听一听心灵的声音,如果你果真听到了,请相信,那就是智慧的声音。
责任编辑潘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