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父母怎么引导?

2009-08-21 02:06王桂兰
家庭·育儿 2009年8期
关键词:言行惩罚分析

王桂兰

“说谎”的原因

幼儿出现说谎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现孩子不诚实,不要惊慌,不要斥责,而要认真分析造成幼儿不诚实的原因。然后予以教育。

一般来说,幼儿不诚实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想象与事实混淆。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像才刚刚萌芽,所以,幼儿往往产生混淆现象。把看到的与联想的、真实的与希望的、做过的与记忆的混淆起来,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来。这类说谎纯粹是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一般来说。这类说谎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认知的发展而逐步减少,大约5岁以后就消失了。

2为了某种目的或欲望而说谎。有些幼儿在不良心理和环境影响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欲望,如逃避惩罚,获取父母或老师的欢心,期望获得某些奖励,为引起别人的注意等而不惜说谎。这类说谎反映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类幼儿需要纠正。

3模仿别人学说谎话。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小环境”里不诚实的话多了,不诚实的现象严重了,对幼儿的反面影响就不可低估。家长、同伴是孩子经常接触的人,是孩子学习模仿的重要对象。好的言行影响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坏的言行往往使孩子学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的方法

1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教育功能

儿童的思维具体而形象,用抽象的概念难以把握,然而利用幼儿最喜爱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给孩子读《诚实的故事》或《狼来了》等文学作品,然后引导孩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对话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里蕴含的意义,通过对比故事中人物的不同结局。让孩子体会到诚实是一种美德。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说谎则会失信于人,要让孩子坚信,弄虚作假不会有好结果,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2鼓励孩子诚实的做法

发现幼儿说谎话,要认真观察幼儿的言行,冷静地分析寻找幼儿说谎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纠正,尽量做到对症下药。幼儿不诚实的表现经正确引导后大多能够纠正,这时候要及时鼓励和进一步引导,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平时,对幼儿的诚实表现要善于表扬,以此强化其诚实的品质。

3了解孩子的需要

分析孩子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和玩耍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应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要以孩子的想法来理解孩子。当孩子讲出来之后,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以后可以满足的。

4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幼儿的生活是从家庭开始的,诚实品质的形成也是从家庭开始的。家长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最大,因此,家长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诚实培养诚实。

特别的提醒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不诚实现象在所难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两面行为,既生气又着急,于是往往加大训斥和管教的力度,结果有些孩子的两面行为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因此,纠正幼儿说谎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家长教育的态度不能一味指责。如果对孩子的过错一味指责,很难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

2适当使用惩罚的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是要掌握好惩罚的“度”,许多家长的做法让孩子害怕,而不是心服口服,被逼出说谎的行为来。因此,家长应该反思,调整自己的施教言行。

3不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视而不见,认为“树大自然直”,把本应属于自己的教育职责交给了“时间”,甚至认为孩子说谎是聪明的表现,并以此为荣,这说明家长本身的价值观就有问题,当然很难教育出好孩子。

柏拉图说:“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型,就能塑成什么型。”也正是如此,幼儿诚实品质的教育尤为重要。让我们每一位父母,把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给孩子,陶冶其情操,使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言行惩罚分析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分析:是谁要过节
Jokes笑话
回头潮
言行就像种子等
语录
真正的惩罚等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漫画论语(四)
Units 13—14解题分析